一、哈拉帕文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35
颗粒名称: 一、哈拉帕文明
分类号: J709
页数: 2
页码: 66-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印度哈拉帕文明的历史沿革情况。
关键词: 印度 历史沿革 哈拉帕

内容

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印度各类文化的源头。由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最初是在哈拉帕发现的,因此,这一时期文明也称做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属于青铜器文化时代,大约指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这时哈拉帕已出现早期奴隶制城市文明,哈拉帕人已学会进行各种金属的冶炼和制造各种生产工具,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建筑技术已达到很高程度。城市中有象征政治和宗教的城堡,还有大砖砌成的城墙,城墙外有壕沟,城内有浴池、粮仓、居民住宅等。它的兴起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它早早开始了海外贸易,通过海路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等流域以及西方国家进行交往,出口的商品有木材、棉花、香料、象牙、珠宝等。进口的商品有铜、银、宝石、大麦、食油和羊毛纺织品,城市的文明和商业贸易使印度河流域出现最早的一批城市,并出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制度。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比,古印度不像那两个地区那么富裕。
  在哈拉帕出土的文化遗物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图章,上面绘有动物和人物图像,有学者认为那些图章可能是古印度商人的家族标记,或宗教护身符等。图章上刻有铭文,虽然各国学者都在研究,但都未破译出其中含意。解不开文字之谜,人们只好凭借图章上的图像去猜测古印度文明和宗教起源。印度河印章上的图像大多数是动物,其中最多的是公牛,特别是瘤牛——背上长着一块隆肉的公牛,它代表雄性繁殖能力,古印度人又将这种牛称做“梵牛”,也即神兽的意思。印度教中的湿婆神就是一头瘤牛。
  印度河文明的图章上还有人物图像,有的人长着公牛的角,有的人在静坐修炼。除此之外,还有对菩提树的崇拜,在古印度菩提树是圣树,妇女们求子求孙都要跪拜菩提树。在新德里博物馆收藏着一块印度河文明的印章,上面有一菩提树,一女神站在菩提树杈上,她面前半跪着一位崇拜者,女神和崇拜者都戴着一个牛角头饰。印度河文明的印章没有雕琢的痕迹,印章上的人物和动物造型逼真、自然,又不失独特风格。
  在印度河流域文化中除了一些印章之外,还有大量的陶俑和青铜、石雕小像,陶俑中有各种动物和人物——母神。
  在印度河流域的古遗址中还出土了两个舞蹈者塑像,一位是女舞者,一位是男舞者。女舞者是青铜圆雕小像,高4.25英寸,舞女长得像黑人,嘴唇很厚,她的头微微上仰,右手叉腰,左手臂自然下垂,左脚前伸,双腿膝盖徽屈,好像是在摆舞姿造型,又好像是练完舞之后,站在一边喘气歇息,观赏着别人排练。她身材纤细,富有曲线,造型逼真。另一男性舞者是一尊深灰色石灰石雕刻,他脖子粗大,有肌肉线条,造型自然逼真。这两尊舞者塑像均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的产物,现收藏在新德里国立博物馆中。从这两尊塑像的形态造型来看,早在印度河流域的早期城市中已有了相当发达的舞蹈表演艺术了。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