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萨珊乐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31
颗粒名称: 二、萨珊乐舞
分类号: J709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波斯萨珊乐舞的艺术延伸情况。
关键词: 波斯 艺术延伸 萨珊乐舞

内容

中国古代盛行打毬乐,原是马上打毬的游戏,后演变成为宫廷乐舞。“打毬乐”源自于萨珊时期的波斯,“打毬的人都骑马,以鞠杖争击波罗毬,以先击中网囊的获胜,称作头等,得筹则以龟兹部鼓乐唱好,以示庆贺”①。打马球是一项男女皆宜的竞技娱乐活动,也是广泛流行于拜占庭、中亚、中国、印度、朝鲜、日本的一种国际娱乐活动。由萨珊波斯传来的打毬活动在唐代变成了艺术活动,如唐诗人皇甫松《抛毬乐》:“红拨一声飘,轻毬坠越绡。带翻金孔雀,香满绣蜂腰。少少抛分数,花枝正索饶。金蹙花球小,真珠绣带垂。几回冲蜡烛,千度入春怀。上客终须醉,觥筹自乱排。”抛毬乐已从马上下来成为酒宴歌舞。唐诗人李瑾言进一步描述,如《水殿抛毬曲二首》:“侍宴黄昏晓未休,玉阶夜色月入流。朝来自觉承恩最,笑倩傍人认繍毬。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裀揉进绣鸳鸯。如今重到抛毬处,不是金炉旧日香。”将单纯的抛毬变成有歌有曲的娱乐活动是中华文明包容、消化能力强盛的体现。唐花蕊夫人在《宫词》中描述:“小毬场近曲池头,宣唤勋臣试打毬,先向画楼排御幄,管弦声动立浮曲。”抛毬戏盛行于权贵阶层,中宗、玄宗喜欢抛毬戏,到了宋代宫廷乐舞中还专有女子抛毬队舞的表演。此后,这一乐舞还传到了朝鲜半岛。
  公元627年,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发生尼尼微之战,从此萨珊王朝衰落,最终屈服于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