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息乐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30
颗粒名称: 一、安息乐舞
分类号: J709
页数: 2
页码: 6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波斯安息乐舞的艺术延伸情况。
关键词: 波斯 艺术延伸 安息乐舞

内容

安息乐舞在中国汉唐时代极为盛行。唐诗人白居易曾做诗《西凉伎》描述了安息乐舞的表演情况:“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见弄凉州低面泣。泣罢敛手白将军,主优臣辱昔所闻。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天子每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忍取西凉弄为戏?”在这里且不论白居易对失去疆土的将士在欣赏安息乐时的心理评价,单从诗句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安息乐是一个狮子舞。狮子是吉祥动物,是西亚的异兽,《后汉书》有关安息使者进献狮子的记载。河北平山县在1977年中山王陵出土的错银双翼铜神兽和错金银神兽,是伊朗狮雕艺术在中国的印证。安息乐舞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原,如唐代杜佑《通典·边防》九说:“前汉武帝时,遣使至安息。安息献犁靬幻人二,皆蹙眉峭鼻,乱发拳鬓,长四尺五寸。”描述了来自安息的杂技魔术演员的形象。安息乐舞极大地影响了汉唐乐舞艺术的发展,丝绸之路传来的西方乐舞与中原乐舞交融形成中国古代乐舞艺术的高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帕提亚人建立的安息帝国艺术不仅仅带有伊朗高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色彩,而且还兼有塞琉古帝国时期的希腊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文化色彩。公元前2世纪帕提亚人将塞琉古人逐出美索不达米亚,到了公元前1世纪米特达拉梯二世的安息帝国疆域拓展到印度河,并为争夺美尼亚,与罗马帝国交锋,这些军事政治背景为安息吸收其他地区民族乐舞文化创造了条件。公元224年阿尔达希尔结束了安息阿尔萨德王朝的统治,建立起萨珊王朝,继续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的传统文化。公元560年,库思老一世统治时期摧毁了〓哒帝国。库思老二世时击溃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叙利亚和埃及。公元614年攻下了耶路撒冷,由此萨珊王朝的文化又带有了东欧、中东、北非、西亚的文化色彩。萨珊帝王的东征西讨的侵略战争也同时为播撒文化种子铺平了道路。中国与萨珊王朝的交往更为频繁,在中国出土的萨珊玻璃器、萨珊银布、萨珊绘画——联珠式鸟兽图样足为印证。萨珊时期的乐舞风格也影响了中国西域库车、喀什、高昌一带居民的舞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