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古罗马乐舞艺术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2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古罗马乐舞艺术特征
分类号: J709
页数: 2
页码: 54-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罗马乐舞艺术特征情况。
关键词: 罗马 乐舞 艺术特征

内容

古罗马建立在意大利半岛上,意大利的地理自然环境比希腊优越,它不像希腊那样被高山峻岭和众多海湾分切成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狭小的地块,纵贯全境的阿平宁山脉将半岛隔开,北部有肥沃的平原,宜于农耕,东部悬崖险滩,南部和西岸有良好港湾,古罗马就从这一端开始接受古希腊文化的传播。
  古罗马的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文化基础之上的,它对古希腊文化的接替始于希腊化时期。所谓希腊化是指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公元前30年罗马彻底战胜希腊的这一段历史。在这一段历史阶段中,古罗马逐渐接替了古希腊的统治地位,成为欧洲的政治文化中心。
  古罗马的历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王政统治阶段(公元前753~公元前510年),第二阶段共和国时期(公元前610~公元前27年),第三阶段是帝国阶段(公元前27~公元476年),这一阶段从渥大维掌权执政到公元193年的二百年间里,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繁荣。
  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前后经历六个世纪,是古希腊文化逐步衰弱,古罗马文化继承兴起的时期。希腊北方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于公元前率军东征,十二年间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等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在世界范围传播了古希腊的文化。亚历山大在埃及建立了亚历山大里亚城,希腊的文化从雅典转移到这里,成为世界文化传播的中心。古罗马通过亚历山大里亚的文化传播,才得以继承古希腊文化。古罗马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主要表现在物质领域,在精神文化上,虽然也有一些著名的诗人如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哲学家卢克莱修等人出现,诗歌、戏剧、雕刻、建筑虽然取得光辉成就,但古罗马文化没有古希腊那样对文化的不断创新精神,以及作品深刻的思想理念。实用、浮华是古罗马人追求的目标,古罗马的不断对外扩张侵略、掠夺,引来大批物质财富,这也都是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的需要。
  此外,古罗马人与古希腊人不同之处在于,古希腊人生活在阳光明媚,气候温暖宜人的自然环境当中,文化艺术追求和谐、宁静、自由的气氛。所有的艺术通过和谐而统一起来,通过和谐来体现艺术的气韵,体现生动的生命力。古希腊艺术像它的传统瓶画“燕子喻春图”一样,充满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朝气,春天的温馨。这种美的艺术的创造只有注重个性,注重自由,注重民主的古希腊公民才能做到,而古罗马人则不同。古罗马人既是农民又是军人。农民出身的军人既有高度的自律性,又有不屈不挠的战斗性。古罗马自有人以来,就制定全民皆兵政策,因为无论老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在军事统治下生活,是不自由的公民。古罗马人自小入伍,就接受残酷的军事训练。战士稍有过失便遭到狠毒的鞭笞,军队中的残酷训练,使古罗马士兵失去了个性展示的机会。另外,古罗马人的常年战争,人命如草,造成了古罗马人及时行乐的宿命思想,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成为普遍生活准则,对艺术没有创新,没有追求,只一味追求低级庸俗色情的娱乐和欣赏粗野、原始、血肉狼藉的角斗游戏。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古罗马人的文化艺术基本没有什么成就,舞蹈艺术更是没有它应有的地位。在古希腊认为优秀的战斗指挥者即是优秀的舞蹈教师,而在古罗马则被认为“真正的君子不跳舞”。但是,君子不跳舞,不说明舞蹈不存在。舞蹈是古代先民普遍日常生活行为,在古罗马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古罗马早期曾有一个称为“莎莉伊”的舞蹈团即是例证。
  罗马人仰慕希腊文化,可没有对古希腊舞蹈文化进行发扬光大,而是把它作为追求刺激、色情、低级趣味的娱乐工具。这也与古罗马统治阶段的尚武的军事扩张有关。残酷的流血战争,形成了古罗马人好战善斗的性格。他们把古希腊轻松、愉快的舞蹈艺术变成了粗俗的消遣性活动。古罗马人喜欢惊险奇诡的杂耍技术等等激性的娱乐。继承了古希腊克里特岛高超杂技技术,又对此进行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技巧创造,使杂技更具有了强烈刺激感官的作用。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