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交流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0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交流概述
分类号: J709
页数: 4
页码: 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交流概述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艺术研究 交流概述

内容

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上来看,丝绸之路在古代一直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地区、各种宗教、各种文化艺术相连接。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文明的中轴之路,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世界上各个最古老的文明得到相互交流,也使东西方文明互相传播,进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回顾历史,在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上,曾有过许多不同民族的乐舞交流事例,也出现过许多宗教乐舞传播的盛况。东西方乐舞艺术从表面上看,它们的面目迥然不同,但从共时性看,他们之间又有着互相牵连的、必然的渊源关系。
  火的发明与使用,点燃了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的几条大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早期文明,它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这些文明从人类社会一开始,便展开了交流活动。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是继古埃及、古巴比伦之后的又一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灿烂文明呈辐射型向世界扩散,辐射途径就是丝绸之路。根据考古挖掘证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夏代,中国的文明史就已开始,与此同时,在两河流域北部出现了亚述国家,地中海东岸出现了腓尼基,爱琴海出现了克里特岛的文明。在世界上这些最古老的文明国家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乐舞文明也达到了很高程度,如迄今7000年,中国出现了古笛;迄今6000年,苏美尔已有了带有共鸣箱的名为“里拉”的琴(一种作为祭祀乐器的五弦竖琴),也出现了皮鼓。埃及乐器中已出现古竖琴、笛子和双管木笛。合唱时,按节拍击掌,独唱已能表现抑扬顿挫的旋律。在中国,音乐已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八度音基础上,无半音。克里特岛出现祭祀舞蹈。①在中国的商代,已有了成型的宫廷乐舞。如夏王朝禹帝的乐舞《大夏》,商王朝商汤的乐舞《大〓》等。还有一些宗教祭祀乐舞,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也已从石器乐器转换成精美的青铜乐器。希腊的克里特岛有着战争祭祀舞、女子花环舞,以及接受古埃及乐舞影响的杂技舞蹈。这些古老的乐舞文明伴随着古老的商业贸易往来,民族迁徙而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从而推动了欧亚大陆乐舞艺术的交流。自有史以来,世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如希腊和罗马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中国文化圈这些不同的文化圈很早便开始了交流,它们不仅在圈内进行交流,而且还积极致力于圈外各种交流。季羡林先生说:“这样四个文化圈,又约略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体系:一个是西方文化体系,指的是从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的欧美文化,一个是闪族、印度和中国的东方文化体系。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这两大文化体系表现出来的情况依然是互相学习、互相渗透、交光互影、独立发展。”①
  沟通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相互交流的途径就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的古都长安、洛阳,西达罗马,东抵日本,南至印度,贯穿欧亚两洲。丝绸贸易是文化交流的推动力,在丝绸之路上中国同西方的乐舞交流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先秦时期,中国同西方的乐舞交流尚处于间接性的接触性交流,交流范围小,规模不大。自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使节商旅,文人艺术家往来络绎不绝,乐舞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乐舞艺术交流的形式有三:(1)随中外使臣往来;(2)随皇家公主外嫁,如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105年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猎骄靡,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翁归靡;(3)随佛教东传。汉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乐舞交流形成一个高潮,推动了汉代乐舞交流的发展,形成了汉代突出的乐舞特色,即“百戏”、“俗乐”,为中国传统乐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代,政治上的分裂动荡状态,导致了东西南北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随着佛教日渐成为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的重要精神支柱,佛教乐舞迅速普及中国,“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佛教乐舞和传播佛教的重要工具,这些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石窟壁画上都留有生动的形象资料。
  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富民强的时代,隋唐宫廷乐舞中的“十部伎”、“九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等乐舞包含大量的外来因素。隋唐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乐舞交流最为活跃的时代,它不仅以“长龙吸百川”的宽容心态容纳一切外来艺术,而且还无私大度地将消化、整理、变化的中西乐舞艺术传向东亚、东南亚各国,从而推动了这些地区乐舞的形成与发展。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之后,宋代宫廷里的队舞继承了唐代宫廷燕乐舞的传统,当然也不排除它与外来乐舞艺术交流的因素,但相对汉、唐时代规模已变得相当小。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使中国与日本、朝鲜、阿拉伯、波斯、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如东亚之国日本、韩国。在韩国至今仍保留上演着经由中国学习的西域乐舞“柘枝舞”,日本基本上照搬了唐代宫廷“燕乐”的表演形式与内容,并用中国周朝时的宫廷乐舞“雅乐”名字命名之。阿拉伯的乐舞艺术形式也影响了中国乐舞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如源自于阿拉伯国家的“木卡姆”传至西域,成为今天新疆地区的著名传统乐舞“十二木卡姆”。因此,阿拉伯的木卡姆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十二木卡姆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总之,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各族人民文化艺术的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乐舞交流是世界上各种文明交流中的一个亮点。本书试图沿古丝绸之路的沧桑历史探索中西乐舞艺术交流的状况,在探索中西乐舞艺术交流历史的同时,还对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古国乐舞艺术的生成、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作一探索,以便对各个不同民族文化圈内的乐舞文化,以及圈与圈之间的文化交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附注

①【德】维尔纳·施泰因:《人类文明编年纪事》,《音乐舞蹈分册》。 ①季羡林:《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史》,12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