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原地区乐舞戏曲艺术的西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08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原地区乐舞戏曲艺术的西传
分类号: J809.245
页数: 5
页码: 380-384
摘要: 自远古至近世,历代中国王朝都颇为重视与毗邻四夷诸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隋炀帝曾为炫耀皇威国势,进行过一次规模盛隆的西巡。于隋大业三年至河西“燕支山”下召见“西蕃胡二十七国”使节,观赏各地献演的乐舞杂戏,《隋书·音乐志》云:“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据汉唐历史文献记载,中原汉风乐器中有大量传至西域诸国与河西走廊一带,如《隋书·音乐志》所述:“得胡戎之乐,因又改变,杂以秦声。”由此说明“西凉乐”实以中原旧乐为基础兼容其西域胡乐而形成。其乐器据《通典》载,除了西域诸乐器之外,还出现有钟、磬、弹筝、筝、笙、箫、横笛、卧箜篌、铜钹等汉风乐器。
关键词: 西域 戏剧史 文化史

内容

自远古至近世,历代中国王朝都颇为重视与毗邻四夷诸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隋炀帝曾为炫耀皇威国势,进行过一次规模盛隆的西巡。于隋大业三年(607年)至河西“燕支山”下召见“西蕃胡二十七国”使节,观赏各地献演的乐舞杂戏,《隋书·音乐志》云:“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据汉唐历史文献记载,中原汉风乐器中有大量传至西域诸国与河西走廊一带,如《隋书·音乐志》所述:“得胡戎之乐,因又改变,杂以秦声。”另如《旧唐书·音乐志》云:“盖凉人所传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由此说明“西凉乐”实以中原旧乐为基础兼容其西域胡乐而形成。其乐器据《通典》载,除了西域诸乐器之外,还出现有钟、磬、弹筝、筝、笙、箫、横笛、卧箜篌、铜钹等汉风乐器。
  历史有据可寻,西域诸国、诸乐部曾融入许多与道教文化有关系的汉风乐器,例如《龟兹乐》乐器编制中有“笙”、“笛”、“箫”、“铜钹”等;《康国乐》中有“长笛”、“铜钹”等;《疏勒乐》中有“横笛”、“箫”等;《安国乐》中有“笛”、“箫”、“铜钹”、“歌箫”等;《天竺乐》中有“笛”、“铜钹”等。其中还有许多“鼓”类乐器,有些为西域本地所产,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则来自我国中原地区。
  另外通过姜伯勤先生的学术论文《敦煌壁画与粟特壁画的比较研究》所提供的图片与文字记录得知,在中亚撒马尔罕郊外阿弗拉西阿勃康国都城遗址壁画中也有一些汉风乐器,其画面绘有一只满载艺伎的船,一位中国古代仕女悠闲地弹奏着古筝,由此他得出结论“粟特地区在7世纪还流行着唐人伎乐”,并说“从粟特壁画中伎乐形象的分析,可以看见在粟特地区流行着粟特文化、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乌兹别克斯坦女学者普加琴科娃与列穆佩亦对此地汉风乐舞壁画兴趣浓厚,他们进行实地考察后描绘道:
  北墙上的画面:左边是水,右边是陆地。在粼粼的波光之上有两只小船,一只上坐着几个男子并载有物品,另一只上(已经远去)坐着几个中国女子。女乐师们弹奏着弦乐器以安慰悲伤的公主。可以猜想画中这位姑娘正被带往异乡。①
  河西走廊黑水城自古为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枢,后来被确定为西夏故都,元朝时仍为蒙古王公的夏宫所在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朝觐忽必烈时,曾参观过这座神秘的古城,称其城为“伊齐纳”。此城位于当时的唐古忒省境内,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管辖。据文献记载,此城毁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1907年,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组织了以科兹洛夫为首的探险队两次来到黑水城盗宝,据冯沅君在《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一文中记载:“1907年至1908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考察蒙古、青海,发掘张掖,黑水故城获西夏文甚伙。古文湮沉,至是复显。此刘知远戏文残本四十二叶(页),即黑水故城所得古书之一也。”郑振铎在《刘知远诸宫调》一文中也写道:“古代的黑水城,便是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在1907年到1908年间发掘过的一个古城。由于这次的发掘,使这个湮没已久的黑水古城的名字重复显赫地出现于人间。这次发掘的规模相当大,所获得的古物及西夏文的经卷、文书极多,其中也有若干汉文的书籍在那里。”②据山西师范大学戏剧研究所教授黄竹三考证,于黑水城所发掘的“姬氏刊历代美女图”(亦称《四美人图》)、《徐氏刻义勇武安王位》、“刘知远事戏文”(亦称《刘知远诸宫调》)均为古代山西临汾“平阳书坊”珍贵版刻:
  早在本世纪之初,即1907~1908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即在古西域黑水城(今甘肃省境内)发现金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书坊所刻《刘知远诸宫调》,这是现存诸宫调刻本中最早的一部,是研究诸宫调形成发展,以及对戏曲影响的珍贵材料。①
  另外也是在黑水城发掘出土一部由西夏党项人骨勒茂才编著的胡汉文对照的古代辞书《番汉合时掌中珠》,这对我们研究汉地道教与胡地佛教文化交流史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②。正是借助于此部辞书,方才得以解开西夏“天书”之谜,才陆续出现如《文海》、《音同》、《五音切韵》等重要的西夏文字典。通过此书我们亦可窥视古代西夏与中原地区乐舞、说唱与戏曲交流之真情实景。值得重视的是《番汉合时掌中珠》还出现有描绘宫廷乐舞与民间说唱戏弄的文章辞令。今存俄罗斯“俄京研究院亚洲博物馆”(亦称“东方研究所”)的西夏汉文本《杂字》亦为1909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在黑水故城所获珍贵文物。
  唐、宋、元代,华夏之“傀儡戏”与“影戏”不仅流行于河西走廊,还远播于西域与西亚地区。如在新疆吐鲁番古代高昌之“阿斯塔那”206号墓,即唐代左卫大将军、都管曹郎中张雄夫妇合葬墓,从中清理出大量彩色绢衣木俑以及木构戏台。据金维诺、李遇春在《张雄夫妇墓俑与初唐傀儡戏》一文中记载考古发掘之详情,尤以出土的唐代百戏乐舞绢衣彩绘木俑引人注目,据该文记载:“男绢衣木偶共出土7个,完整的两个。头戴乌纱帽,身着黄绢单衣、白裤,系黑带,穿乌皮靴,或歪嘴斜目,或翘唇瞪眼,具有明显的嘲弄表情。虽然面貌奇丑,但是似弄愚痴而引人发笑。”“17个绢衣彩绘女俑,不是一般的舞俑。这些女俑不但具有不同的装饰打扮,不同的俯仰转侧情态,而且还有女扮男装的。一个眉贴翠钿,面施圆靥的女性面孔,却戴着乌纱帽。帽前正中雕绘山形,山两侧云朵飞绕。另一个同样眉目清秀,‘樱桃小口’的少女也头戴介帻作男装,而脑后发髻隆起,露出女相。这类木偶不直接雕绘成男角,而要刻画成女扮男装,正是当时演出就有由女优扮演男身的缘故……其他15个女俑,也都是眉间画花钿,朱唇两边点星靥,发髻各不相同”的傀儡乐舞戏俑。其中有表演“弄参军”戏的;有“女优装扮生、旦角色演‘合生’”的;有“8人或16人的队舞”饰演“俳优之戏”的;还有“表演《泼胡王乞寒戏》”的。二位学者根据古代文物与文献资料对照核实后论断:
  这些绢衣木俑,男的“滑稽戏调”,女的“秾华窈窕”,无肃穆忧戚之情,有嘲弄欢欣之态,不似一般殉葬明器,却与唐代有关傀儡的记载,无论在装饰、制作,还是仪表、表情等方面,都可以相互印证……因此,无论从制作或形象,都证明这些绢衣木俑是表演歌舞戏弄的傀儡……这批初唐傀儡的出土,在戏剧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③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墓中与上述傀儡戏弄木俑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木构建筑模型残件,其中有雕梁、画柱、斗拱、回廊,经组合为一体竟然可形成供傀儡木俑表演的木构戏台模型。此种舞台建筑样式恰似唐宋时期道教祭祀活动中所供木偶戏表演之“祭盘”,由此亦可进一步证实中原乐舞戏剧艺术西渐对西域与中亚地区文化之影响。
  西亚之小亚细亚(今土耳其)自古迄今流行着中国“影戏”。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在历史上曾称为君士坦丁堡,为东罗马或拜占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与我国各朝代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我们可从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一书中获悉:
  在中世纪中期,一名多少懂一点汉语的波斯普通商人是怎样把汉语中的一些措辞、谚语、谜语,当然还有中国乐曲从北京带到了君士坦丁堡。在“中世纪”,中国文化从东向西缓慢地取代了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形成了我们文化的基础。①
  翻开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方知在人类历史进程西方诸国通过各种途径,曾不择手段地大量输入东方中国的乐舞戏曲作品。譬如借道中亚、西亚与南欧流徙于海外西班牙爱斯高里亚(Escorial)圣·劳伦佐(Sanlorenzo)图书馆的明代中国戏曲选刻藏本《风月锦囊》、《全家锦囊》(前编、续编),内含大量乐舞、杂曲、说唱与41出戏文、传奇、杂剧曲目。另有一位俄罗斯汉学家在丹麦皇家图书馆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发现湮没已久的明代中国戏曲散曲选集《乐府玉树英》、《乐府万家新》、《大明天下春》,其中收编许多散曲、杂唱、诗词、俗语,以及100余出戏曲剧作片断。
  还有自明清时期,西方来华文人与传教士陆续将中国传统戏曲剧目与小说、曲艺作品翻译介绍,并推演于欧洲诸国之历史史实,其详情可参阅王丽娜编著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②。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清代康熙年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约瑟夫·普雷马雷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翻译后介绍至巴黎。1762年,英国汉学家德罗莫夫主教托马斯·帕西将此剧又译为英文,并易名为《中国孤儿·历史悲剧》。在此之后,法国作家伏尔泰、德国诗人歌德也曾亲自动手改编过《赵氏孤儿》。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西方诸国珍藏的此剧译本多达17种。在历史上被翻译引荐至西方诸国的中国古典名剧还有如《西厢记》、《汉宫秋》、《窦娥冤》、《望江亭》、《秋胡戏妻》、《倩女离魂》、《救风尘》、《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另外还有中国传统的神仙道化剧如《铁拐李》、《岳阳楼》、《黄粱梦》、《灰阑记》、《误入桃园》等译本,从而雄辩地证实华夏传统文化与道教思想对世界的巨大辐射力。
  我们沿着联结亚、欧、非洲的“丝绸之路”一直向西走去,沿途不仅能俯拾丰富多彩的华夏物质珍品,而且还能随处可遇绚丽多姿的中原精神瑰宝,如在河西走廊逢年过节可以倾听到道教色彩颇浓的劝善惩恶的各类宣讲宝卷;可在敦煌莫高窟看到宣扬儒道孝义精神的《目连缘起》、《目连救母》经文与变文讲唱本,以及消灾灭祸的“儿郎伟”与“驱傩辞”;在新疆库尔勒巴州博物馆,笔者颇为惊奇地目睹到西域古楼兰国且末苏伯斯坎古遗址出土的古抄本:中原【曲子词】《大石调》与【董西厢】《仙吕调·赏花时》等戏文曲艺残片,这两件珍贵文物所标识的书写时间为元代初年。上述众多历史事实均说明具有强大兼容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确实已经西渐,并对西方诸国、诸地区、诸民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附注

①〔乌兹别克〕普加琴科娃、列穆佩著:《中亚古代艺术》,60页,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②谭正璧、谭寻苋辑:《评弹通考》,21、22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 ①黄竹三著:《戏曲文物研究散论》,10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②[西夏]骨勒茂才著:《番汉合时掌中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③金维诺、李遇春:《张雄夫妇墓俑与初唐傀儡戏》,载《文物》,1976(12)。 ①阿里·玛扎海里著:《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 ②王丽娜编著:《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北京,学林出版社,198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西域戏剧的发生;唐宋大曲与柘枝队戏;五台山与西域佛教戏曲;敦煌俗讲乐舞与佛教戏曲等14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