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柘枝队舞之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01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柘枝队舞之形成
分类号: J809.245
页数: 6
页码: 049-054
摘要: 本节对柘枝舞的演变进行了鉴别和梳理并解其奥秘。
关键词: 柘枝舞 戏剧史 文化史

内容

中亚石国“柘枝舞”东渐我国中原地区后,其乐舞是如何演变,以及逐渐转化为“柘枝队舞”的历史,尽管有许多诗文予以证实,但是毕竟脉络不甚清晰,仍需要我们认真鉴别与梳理,以解其奥秘。此据唐代崔令钦著《教坊记》所述:
  戏日,内伎出舞,教坊人唯得舞《伊州》、《五天》,重来叠去,不离此两曲,余尽让内人也。《垂手罗》、《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阿辽》、《柘枝》、《黄獐》、《拂菻》、《大渭州》、《达摩支》之属,谓之“健舞”。
  另据唐代段安节著《乐府杂录》“舞工”条目载:“舞者,乐之容也……即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健舞曲有《棱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软舞曲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五三中亦载:“开元中,又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枝》、《团乱旋》、《甘州》、《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大祁》、《阿连》、《剑器》、《胡旋》、《胡腾》、《阿辽》、《柘枝》、《黄獐》、《拂菻》、《大渭州》、《达摩支》之属,谓之健舞。”
  从上述唐宋文献可知,当朝乐舞艺术主要分为“健舞”与“软舞”两大类,而《柘枝》归属“健舞”,其变种《屈柘枝》则划入“软舞”。常任侠先生曾著文考证“健舞”之渊源,并发现“健舞名称的起源,它与西域乐舞,不无关系。健舞中的《胡旋》、《胡腾》、《柘枝》、《剑器》都来自西域胡族,《拂菻》来自拜占庭,《达摩支》应传自印度。在南印的西丹巴拉姆(Cidambaram)湿婆舞王庙(SivaNataraja)的东边牌楼(TheEaStenGōpuram)石壁上,就雕刻着108种舞姿,都是女舞,它的名称是TandavaLaksanam,译意就是健舞”①。
  历史上经横亘欧亚大陆之“丝绸之路”输入我国的石国之《柘枝》有多种,如《单柘枝》、《双柘枝》、《屈柘枝》、《柘枝令》、《柘枝调》、《柘枝引》,《柘枝大曲》遂演变为《柘枝队舞》与《柘枝队戏》等,对其形成与发展以及艺术形态的探析,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舞蹈史”、“中国音乐史”与“中国戏曲史”乃至“中国文化史”有关学问章节的构建。
  早在唐代,中原地区宫廷、私邸就盛行蓄养“柘枝伎”的风气,由此而涌现出许多富有表演艺术才华的“柘枝”艺人,此从白居易诗《柘枝伎》、《柘枝词》,张祜诗《李家柘枝》、《观杨瑗柘枝》、《感王将军柘枝伎殁》,许浑诗《赠萧炼师》,李群玉诗《伤柘枝伎》中均可获悉。据记载,盛唐时期的那胡、杨瑗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前后的梨园艺人,后来出家当道士的萧炼师于贞元初“自梨园选为内伎,善舞柘枝,宫中莫有伦比者”。卢肇诗《湖南观双柘枝舞赋》云:“潇湘二姬,桃花玉姿。献柘枝之妙舞,佐清宴于良时。”系指此地柘枝伎桃花与玉姿。另如锦城之官伎灼灼更是舞柘枝高手。
  《柘枝》自中亚流传于中原与江南,至宋朝宫廷舞队“小儿队”中还专设有更具规模的《柘枝队》,舞人身穿绣罗宽袍,戴胡帽,蹬长靴,饰璎珞,全然胡伎服饰打扮。宋代被谑称为“柘枝颠”的寇准,在家中蓄养柘枝伎达24个之多。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柘枝旧曲,遍数极多,如《羯鼓录》,所谓《浑脱舞》之类,今无复此遍。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当年为寇准家侍奉的一位老柘枝伎曾言及能连续舞柘枝“尚有数十遍”。
  从文献资料记载的柘枝伎服饰打扮与化装表演,亦可窥视到风格浓郁的西域与中亚草原民族乐舞之遗风。如刘禹锡《观柘枝舞》诗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张祜《观杨瑗柘枝》诗云:“促叠蛮龟引柘枝,卷檐虚帽带交垂。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白居易《柘枝伎》诗云:“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
  《席上腐谈》一书记载:“官妓舞柘枝,戴一红物,体长而头尖,俨如角形,意即是今之罟姑也。”另据唐宋诗文所描述,当时的柘枝舞工装扮之紫罗衫、红锦靴、卷檐虚帽等均为中亚一带少数民族传统服饰。
  从唐代薛能《柘枝词》三首中我们还可窥视到“柘枝舞”与“西羌”、“拓羯”的血缘关系,以及此种中亚乐舞在描绘边地战争武事时所“发扬蹈厉”之功能。“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诗中“贰师”系指西汉大将军李广利,《史记·大宛列传》云:“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归士不过什一二。”其诗又云“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则形象记载了汉军西征途中架设“楼台新邸第”,令其军伎“歌舞”柘枝之情景。
  另外从陈旸《乐书》卷一八四中所云:“《柘枝舞》童衣五色,绣罗宽袍,胡帽银带。”以及《宋史·乐志》:“柘枝队衣五色绣罗宽袍,戴胡帽,系银带。”从中可知柘枝伎不仅戴胡帽,还腰系银带,颇具草原骑士风格。在长安光福寺一座唐代开元九年(721年)刻石残碑上有两位头戴胡帽、蹬长靴、脚踩莲花,束腰抛带对舞之“双柘枝”画面亦为当时胡舞东渐之艺术写照。
  《柘枝》演出化装颇为考究,据张祜《李家柘枝》诗云:“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著身。”说明乐舞伎表演必须化装。另如路德延《小儿诗》云:“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锡镜当胸挂,银珠对耳悬。头依苍鹘裹,袖学柘枝揎。”此载少年艺伎习演《柘枝》之情景,其发辫挂饰均有规定,特别是扮饰“苍鹘”者更能透露其戏装之信息。另见和凝《宫中曲》诗云:“身轻入宠说恩私,腰细偏能舞柘枝。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可见柘枝女角面妆同样颇为讲究,在两眉之间贴花钿,眉毛画得黑如墨之风尚盛于朝野。
  从历史文献资料可知,《柘枝》表演亦不同于一般的胡舞演出,它有着严格的组织形式,和凝有《解红》诗云:“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诗中“瑶池”相传为西王母的住处,位于昆仑山中,“小仙子”当指西域乐舞伎,在“百戏”演罢后登台献演。由此亦可推断《柘枝》舞与《解红》曲均与古代丝绸之路与西域乐舞戏有关联。
  《柘枝》有着固定的表演艺术程式与结构,白居易《柘枝伎》诗云:“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鼓乐先奏数声,以示开场,然后舞者才“紫罗衫动柘枝来”。另见白居易《醉后赠李马二伎》诗中所描绘表演《柘枝》所设置的莲花台及生动的场景:“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有风纵道能回雪,元水何由忽吐莲。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柘枝伎在莲花台上表演显然受其印度佛教乐舞之影响,唐代曾流行的《屈柘枝》与《双柘枝》均以此为背景。《乐府诗集》所载《柘枝词》云:“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
  《柘枝》伴奏乐器主要为鼓乐,唐诗中即有“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舞停歌罢鼓连催,软骨仙蛾暂起来”;“滕阁中青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等等诗句,有关鼓乐伴舞表演之文字记载比比皆是。
  《柘枝》演出过程如和凝《宫词》诗所云:“地衣初展瑞霞融,绣帽金铃舞舜风。吹竹弹丝珠殿响,坠仙双降五云中。”卢肇《湖南观双柘枝舞赋》诗:“缥缈兮翔风,婉转兮游龙。”“将腾跃之激电,赴迅速之惊雷……来复来兮飞燕,去复去兮惊鸿。”《柘枝舞》结尾行礼谢幕之举,可见张祜诗云:“舞停歌罢鼓连催,软骨仙娥暂起来。”“一时欻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关于《柘枝》乐舞表演之原始形态,舞蹈史学家王克芬有一段精彩的文字描述:
  嘭嘭的鼓声引出了美丽的舞人,那新颖多变的舞姿,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优美。她展臂如飞,巾裙飘扬,窄长的舞袖,时而应着鼓声翘起,时而低垂拂着华美的地毯。那穿着锦靴的双脚,随着快速复杂的节奏踏舞,金铃随拍响动。时而侧身偃卧,身随节转,有如跪蹲“涮腰”,时而背转身去,现出娇美的身影。入破以后,鼓声紧催,舞姿急剧变化。动作的幅度很大,致使宽领的舞衫脱出半肩。舞动十分激烈,汗水浸透了衣衫。那灵活、妩媚的眼神十分动人。那深深的下腰动作,似无骨般柔软,令人惊叹不已。舞蹈结束时,舞者斜身一拜,向观众行礼后退场。①
  在《柘枝》舞基础上有所发展的可见《柘枝令》云:“回头下望尘寰处,喧画堂箫鼓。整云鬟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蟠桃仙酒醉升平,望凤楼归路。”然而《柘枝令》仅为《柘枝》大曲中一部分。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云:“《柘枝》旧曲,遍数极多,如《羯鼓录》所谓《浑脱解》之类。”其“柘枝大曲”展演依次为:首吹《柘枝令》,次吹《射雕遍》连《歌头》,次吹《朵肩遍》,次吹《扑蝴蝶遍》,次吹《画眉遍》。
  另根据文津阁四库本《鄮峰真隐漫录》所收录,还有篇幅宏大的《柘枝队舞》,为进行深入的学术比较研究,有必要将全文立此存照:
  五人对厅一直立,竹竿子勾念。
  伏以瑞日重光,清风应候。金石丝竹,闻六律以皆调,僸佅兜离,贺四夷之率伏。请翻妙舞,来奉多欢。鼓吹连催,柘枝入队。
  念了复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舞了竹竿子又念:
  适见金铃错落,锦帽蹁跹。芳年玉貌之英童,翠袂红绡之丽服,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国之人。宜到阶前,分明祇对。
  念了,花心出念:
  但儿等名参乐府,幼习舞容,当芳宴以宏开,属雅音而合奏。敢呈末伎,用赞清歌,未敢自专,伏候处分。
  念了竹竿子问念: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献呈?
  花心答念:旧乐何在?
  竹竿问念:一部俨然。
  花心答念:再韵前来。
  念了后行吹《三台》一遍,五人舞拜起舞后行再吹《射雕遍》连歌头舞了,众吹歌头。
  □人奉圣□□朝□□□□主□□□□□留伊得荷云戏幸遇文明尧阶上太平时□□□□何不罢岁□征舞柘枝。
  唱了后行吹《朵肩遍》,又吹《扑蝴蝶遍》,又吹《画眉遍》,舞转谢酒了,众唱《柘枝令》:
  我是柘枝娇女□,□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头戴凤冠,□□纤腰束素。□□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
  又唱:回头却望尘寰去,喧画堂箫鼓。整云发,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蟠桃仙酒醉升平,望凤楼归路。
  唱了后行吹《柘枝令》,众舞了竹竿子念遣队:
  雅音震作,既呈仪凤之吟;妙舞回翔,巧着飞鸾之态,已洽欢娱绮席,暂归缥缈仙都,再拜阶前,相将好去。
  念了后行吹《柘枝令》出队。
  经比较研究所知,上述的宋代宫廷《柘枝队舞》已不同于唐代《柘枝》乐舞,而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有角色、有情节、有歌有舞的表演艺术形式。该队舞由五人组成,类似金院本中的“五花爨弄”,可谓引戏、末泥、副净、副末、装孤等五种角色表演形式之前身。其中的“竹竿子”实为引舞人或引戏人,其任务主要在表演节目之前报幕及念诵致语,还有介绍内容,指挥舞队或勾队入场,并且与台上演员问话作答。另外则在表演完毕后再念骈语向观众致意,指挥乐队退场。此角色始终手执竹竿监场,故名“竹竿子”。又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介绍:“竹竿子”亦名“参军色”,尤能证实此为整个舞队之导演或指挥性质之戏角。
  表演中的“花心”,因舞队经常成为正方形,中间部位的主要演员即“花心”,他们时时要与“竹竿子”问话作答,或朗诵诗以及扮饰角色。宋代队舞的致语之后都有“清歌妙舞,何不献呈?旧乐何在?一部俨然。再韵前来”等诸如此类的“竹竿子”与“花心”的套路对答。接着则是乐队、舞队、个人、集体的音乐、歌唱、舞蹈、诗词等形式的交替表演,显然已在原唐宋大曲基础上有所发展。
  在“竹竿子”与“花心”,以及其他角色的致词、骈语与唱词中所出现的诸如“僸侏兜离,贺四夷之率伏”,即指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所带回中原之“摩诃兜勒”大曲谐音。“四夷”亦包括西域诸国遣使。“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国之人”,更为明确“柘枝”西来之历史。队舞中行吹之《三台》为《教坊记》中《突厥三台》或《三台盐》之简称,这一切均说明柘枝艺人所献“清歌妙舞”为“旧乐”基础上改编之“再韵”。
  回顾历史,毕竟沿“丝绸之路”东渐的古代《柘枝》经过几百年的演化,已逐渐消融于中原汉风乐舞大曲之中。从文中所见,除了《柘枝令》、《三台》与《射雕遍》之称谓,以及“金铃错落、锦帽蹁跹”之乐舞还遗存着西域胡风,其他如《朵肩遍》、《扑蝴蝶遍》、《画眉遍》及其诗文中的“金石丝竹”伴奏下的“荷云”、“飞鸾”之乐舞已具地道的华夏神韵。另外从艺伎原有的窄袖胡靴改为凤冠与绣罗宽袍,亦能真实形象地反映出胡舞华化之历史过程。
  据《乐苑》与《唐杂说》记载:《柘枝曲》为羽调,《屈柘枝》为商调,《五天柘枝》为角调,此说明《柘枝》所含各种音乐曲牌形式。其表演艺术过程之吹奏与舞曲反复用“遍”,证明它与唐宋大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沈括《梦溪笔谈》称“遍”为“解”,谓“每解有数叠者,裁截用之,谓之摘遍”。另据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言及“摘遍”主要指“大曲中的曲调”,亦“以声与舞为主,而不以词为主,故多有声无词者”。《柘枝队舞》之“遍”正是本着此艺术法则而得以证实唐宋大曲之演变轨迹。
  艺术史学家常任侠在《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唐代的健舞与软舞”一章中对宋代舞队与后世元明清戏曲做过一番比较,其结论认为《柘枝舞》中开场时的“竹竿子”与“花心”的问答,“此即以后元明杂剧与传奇中的上场诗,以及家门的起源”。在表演结束时,由“竹竿子”念七言诗与骈语数联“遣队”或“放队”,“此即后世剧曲中的下场诗的起源”。另外他还认为“在元剧中以副末冲场,也就是竹竿子的化身”。虽然唐宋大曲与乐舞多已消亡,“唯于词曲中存有《柘枝令》的牌名而已。词兴而乐府亡,大曲、诸宫调、院本兴而词亦衰。较近于民间文艺的剧曲一盛,则过去的乐舞亦渐归消沉,但其血肉已融化在后世戏曲之中,孕育新的面貌出现”。故此他认为《柘枝队舞》此种乐舞大曲形式,“已下开宋元以来戏曲的先路,从历史的发展看,舞乐大曲,正是中国戏剧史的发展中的一个环节”①。

附注

①常任侠著:《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18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①王克芬著:《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1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①常任侠著:《丝绸之路与西城文化艺术》,174、175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西域戏剧的发生;唐宋大曲与柘枝队戏;五台山与西域佛教戏曲;敦煌俗讲乐舞与佛教戏曲等14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