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柘枝舞之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0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柘枝舞之渊源
分类号: J809.245
页数: 4
页码: 046-049
摘要: 唐宋大曲中“柘枝”一词我们较早见于唐代崔令钦著《教坊记》“曲名”与“大曲名”条目中。
关键词: 柘枝舞 戏剧史 文化史

内容

唐宋大曲中“柘枝”一词我们较早见于唐代崔令钦著《教坊记》“曲名”与“大曲名”条目中。根据所列曲目尚能辨别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自中亚西域地区输入的一些胡曲乐舞,如《南天竺》、《苏莫遮》、《望月婆罗门》、《倾杯乐》、《牧羊怨》、《怨胡天》、《西河狮子》、《拂霓裳》、《兰陵王》、《醉胡子》、《柘枝引》、《胡渭州》、《苏合香》、《柘枝》、《伊州》、《胡相问》、《龟兹乐》、《穆护子》、《突厥三台》、《蕃将子》、《胡僧破》、《凉州》、《醉浑脱》、《石州》、《羊头神》、《西国朝天》、《大面》、《春莺啭》等,从而证实唐朝时期对四夷诸国乐舞与丝绸之路杂戏文化采取广征博采的接纳政策。
  《教坊记》所记唐长安教坊“宜春院”为中国“梨园”之始。对乐舞伎所表演形式除“歌舞”外亦惯用“戏”而称之,如“楼下戏出队”,“至戏日,上令宜春院人为首尾,〓弹家在行间,令学其举手也”,“凡欲出戏,所司先进曲名”,“《大面》——出北齐……因为此戏,亦入歌曲”。据《全唐文》卷三九六所收录崔令钦撰《教坊记序》亦有“戏”之称谓:“凡戏辄分两朋,以判优劣,则人心兢勇,谓之热戏,于是诏宁王主蕃邸之乐以敌之。”另外他文追述:
  晋氏兆乱,涂歌是作,终被诸管弦,载在乐府。吕光之破龟兹,得其乐,名称多亦佛曲百余成。我国家元元之允,未闻颂德,高宗乃命乐工白明达造道曲、道调。玄宗之在蕃邸,有散乐一部,戢定妖氛,颇藉其力;及膺大位,且羁縻之。常于九曲阅太常乐,卿姜晦,嬖人楚公皎之弟也,押乐以进。
  魏晋之前秦苻坚(338~385年)在位时,曾派遣吕光率兵西征,掠回龟兹乐及乐舞伎,此为西域乐舞东渐中原之发轫。据《唐会要》卷三三“西戎五国乐”记载:
  龟兹乐,自吕光破龟兹、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至后魏有中原,复获之。于时曹婆罗门者,累代相承,传其业,至孙妙达,尤为无比。至隋有两国龟兹之号,凡三部,开元中大盛。齐文宣常爱此曲,每弹,常自击胡鼓和之。及周武帝聘突厥女为后,西域诸国皆来贺,遂荐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之乐。
  自十六国时期后凉的建立者吕光(338~399年)奉苻坚之命,率兵攻西域、破龟兹等国后,于“公元568年,北周武帝从突厥娶阿史那氏为皇后,带来龟兹、疏勒、康国、安国音乐。龟兹音乐家苏祗婆将西域琵琶和‘五旦七声’理论带入中原。隋代著名音乐理论家郑译用龟兹‘五旦七调’校勘雅乐,并以‘七调’与十二律相乘,推演出八十四调,极大地丰富了中原汉族传统的乐律理论。”①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非常关注隋唐建朝之前这次重大的音乐变革对后世戏曲旷日持久的影响:
  自从南北朝以来边疆各族入居中原,也就带来了丰富的音乐财富,这给原来汉族的音乐传统也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首先在乐律的运用上引起很大的变化,从苏祗婆的琵琶八十四调理论的形成,到燕乐二十八调的实际运用,这一系列关于宫调理论与实践,对后世戏曲唱腔的结构规律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后世戏曲唱腔中的“宫调”就是从这里发源的,其次在乐曲形式上有了许多创造,如“大曲”,各种舞曲和歌曲,这些曲调对后世的戏曲也有极大的影响,其中有许多曲调后来经过若干变化就成了戏曲曲调中的组成部分。②
  文中所述“燕乐”亦称“宴乐”,原为唐太宗贞观时张文所制音乐。唐代杜佑《通典》云:“贞观中,景云见,河水清,协律郎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制《景云》、《河清歌》,名曰燕乐,奏之管弦,为诸乐之首。”后来唐时分“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序”云:“唐武德初,因隋旧制、用九部乐。太宗增高昌乐,又造燕乐,而去礼毕曲。其著令者十部:一曰燕乐,二曰清商乐,三曰西凉,四曰天竺,五曰高丽,六曰龟兹,七曰安国,八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国,而总谓之燕乐。”本文所考之“柘枝”大曲原本划入中亚之安国或康国乐部范畴。
  据《乐府诗集》所云:“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这是对汉魏大曲的描述。唐宋大曲则指在西域乐舞影响下所产生的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大型乐舞。宋代则有机地融入了戏剧性很强的诗词联体。据《辞海·艺术分册》“大曲”条介绍,唐宋大曲“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为序奏,无歌不舞,称‘散序’;第二段以歌为主,称‘中序’或‘拍序’;第三段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称‘破’”。
  王国维在《唐宋大曲考》中承袭崔令钦《教坊记》曲目归属之说,亦将《柘枝》列入“大曲”之中,并论及其性质与出处,如:“柘枝,本唐大曲,至宋犹存。沈括云:‘柘枝’旧曲,遍数极多,如《羯鼓录》所谓‘浑脱解’之类,今无复此遍。”亦云:“大。曲皆舞曲也。”关于“大曲之渊源若何?大曲之名,虽见于沈约《宋书》,然赵宋大曲,实出于唐大曲;而唐大曲以‘伊州’、‘凉州’诸曲为始,实皆自边地来也。……唐大曲如‘柘枝’,《新唐书·西域传》曰:‘或曰柘支,曰柘析,曰赭时’”①。究其“柘枝”的具体地理方位可参阅《新唐书·西域传》:
  石,或曰柘支,曰柘析,曰赭时,汉大宛北鄙也。去京师九千里,东北距西突厥,西北波腊,南二百里所抵俱战提,西南五百里康也。圆千余里,右涯素叶河。王始石,治柘析城……西属怛逻斯城,石常分兵镇之。
  另据《文献通考·四裔考·突厥考》中记载,“柘枝”为“柘羯”,当为石国。向达先生在《柘枝舞小考》中考据:“凡所谓者舌,赭时,赭支,柘析以及柘羯,皆波斯语Cnaj一字之译音。柘枝舞之‘枝’为之移切,柘支国之‘支’为章移切,同属知母字。故柘枝之即为柘支,就字音上言,毫无可疑也。”②“柘枝”之属石国,据《辞海·地理分册》“石国”条云:“古国名。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国王姓石,唐时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石国”所在地的中亚两河(即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为历史“昭武九姓”(即康、安、石、曹、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政权总称),能歌善舞的中亚人民即生息繁衍于此地,并于隋唐时期向我国中原地区输送过康国乐、安国乐、般悦乐及中亚诸国众多的乐舞,还有影响深远的歌舞大曲,其中“胡腾舞”即为“石国胡儿”所表演,另则是本文拟专述的归属“大曲”或“歌舞戏”的“柘枝舞”、“柘枝队舞”与“柘枝队戏”。
  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一“三十四国”中记载他所目睹的“赭时国”,文曰:“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东西狭、南北长。土宜气序,同笯赤建国。城邑数十,各别君长,既无总主,役属突厥。”
  据《大唐西域记校注》诠释:“赭时国:粟特语作C'c,见粟特语《国名表》。波斯语作Chach或Jaj;阿拉伯语作Shash,Sas语义为‘石’。《魏书·西域传》作者舌,《隋书》称石国,《经行记》称石国一名赭支,《新唐书》作柘支、柘析,皆为音译,都柘析城。此名保持到元代,仍作察赤,今塔什干仍为石城之意。此为今塔什干附近的中亚地区名及大城名,其大致范围为锡尔河支流Barak(Parak)河流域,此河现名Chirchik河。”③
  石国或赭时国的胡部乐舞杂戏之所以能传入我国,是因为在唐代,该国原“役属突厥”,后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在中亚两河流域设置羁縻都督府、州有一定关系。
  据周连宽著《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西突厥时代的赭时国”一章考证:唐朝于此年“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授其王瞰吐屯摄舍提于屈昭穆为都督。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大食呼罗珊总督Kutayba曾占领石国。唐玄宗开元初(713年),其君莫贺咄吐屯有功,封为石国王。二十七年(739年)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擒突骑施可汗吐火仙,石国王莫贺咄吐屯参与其役,有功,次年又册为顺义王。天宝初(742年)封其王子那俱东鼻施为怀化王,赐铁券。二年(743年)石国王特勤遣女婿康国大首领康染颠献物,五年(746年)石国王遣使来朝,并献马十五匹,副王伊奈吐屯屈遣使献方物”①。也正是在此种君臣友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石国方才将“胡腾舞”与“柘枝舞”之类的中亚乐舞与方物珍品贡献给唐朝廷。

附注

①黎蔷、宋博年:《新疆民族音乐的兴衰》,载《新疆艺术》,1988(2)。 ②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25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①《王国维戏曲论文集》,146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②向达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0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③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①周连宽著:《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1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西域戏剧的发生;唐宋大曲与柘枝队戏;五台山与西域佛教戏曲;敦煌俗讲乐舞与佛教戏曲等14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