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雁池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唯一号: 320036020210000073
实物名称: 红雁池
文件路径: 3200/01/object/PDF/320010020220000030/001
起始页: 0024.pdf
类型: 河流
分类号: P941.77
主题词: 中国—自然地理—河流

实物简介

清风吹拂、池水扬波。几只鸿雁离不开这风水宝地。它们漂流在池水里,高高地昂着头,让池水拨动趾蹼,让清风吹着头颅。它们欢游其中,不忍离开,这就是红雁池。 红雁池位于乌鲁木齐南郊,距市区约6千米。红雁池是一个天然洼地,池东南有几股含盐较高的泉水流入,加上周围山上的雨雪水,积水深达10余米,水面0.6平方千米。池四周是白茫茫的盐碱滩,周围的石、土均是红褐色,又加上鸿雁年年栖息于此,故名红雁池。 红雁池闻名于世的原因,因为它是新疆的第一座水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苏联水利专家特列古布工程师建议修建。民国三十年(1941年)新疆建设厅厅长李溥霖偕苏联专家共同踏勘,同年秋组织施工,技术由苏联专家布列夫主持。先开挖水库,后引渠放水,将乌鲁木齐河水注入红雁池,次年在红雁池北面挖隧洞160米,又将和平渠水注入红雁池。最初红雁池水库很小,设计库容800万立方米,实际蓄水仅500万立方米,提高水位仅8米。引水渠长3.6千米,设计流量3立方米/秒,实际过水1.5立方米/秒。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盛世才看希特勒进攻苏联奏效,变脸反苏,竟然要以“阴谋大暴动案”逮捕苏联水利专家。是年5月,苏联专家回国,红雁池水库工程秋季扫尾,勉强蓄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张治中主政新疆,批准扩建红雁池水库。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水库完成蓄水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建成200米过河渡槽一座和46千米输水渠一条。红雁池水库的始建解决了乌鲁木齐人民冬季和枯水期的用水难题,为乌鲁木齐合理用水走出了第一步,红雁池不愧是乌鲁木齐给新疆人民示范的第一只鸿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鲁木齐大办水利。1953年3月红雁池扩建引水5.59千米,水渠452米,泄洪渠1700米,水闸一座,加高水库大坝16米,坝高程达1008米,坝延长420米,蓄水库容5300万立方米,加输水能力14立方米/秒。1976~1979年,建引水渠隧道696米,将乌拉泊水库和红雁池水库建渠相连。 每年汛期前,将乌拉泊水库水调入红雁池水库,使乌拉泊水库腾出防洪库容,增加了乌拉泊水库的防洪安全。红雁池水库放水渠过水能力达到60立方米/秒。现在的红雁池,四周林带翠绿,鸿雁婉转歌唱,红鸥追伴逐欢,红鸦绕水三歌,野鸭、鸳鸯诸多水禽安详地栖息。鸿雁将好消息告诉世人,这里才是乌鲁木齐思古发幽的水乡。

知识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乌鲁木齐风物录》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地:2006

本书主要记录了乌鲁木齐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胜地、特色饮食、流行工艺、历史文化、文物集锦、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城市交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