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蕴县人民医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富蕴县志》
唯一号: 320031020210000523
机构名称: 富蕴县人民医院
文件路径: 3200/01/object/PDF/320010020220000163/001
起始页: 0537.pdf
起始时间: 1962年

机构描述

富蕴县人民医院是在富蕴县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的。1962年自治区卫生厅下文正式成立富蕴县人民医院,医院占地4.4万平方米。1964年又新建1幢316平方米土木结构门诊用房。县医院初步设立了住院部、手术室、产房、化验室、X光室、药房、财务室和门诊部。工作人员也由1962年底的17人增加至1964年底的22人,在此期间一批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也先后分配到县人民医院,同时购进了一批医疗设备。至1965年县人民医院已发展为一所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能成功地开展各种下腹部手术和剖腹产等难度较大的手术。X光室除了开展透视业务外,还开展了拍片业务。到1965年底县医院的业务用房已达996平方米,总资产已达33万余元人民币。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医院领导和一批技术骨干受到了批判、冲击,有的被关、被斗、使工作到很大影响。医院管理混乱,发展缓慢。 1972年,上级给县医院配发一台200mAX线诊断机,同年修建了1幢180平方米土木结构的X光机房和化验室,次年投入使用。1977年开设了中医科和制剂室,并首次制成合格的5%、10%葡萄糖注射液和0.9%的生理盐水等大输液制剂。从此结束了富蕴县医院无灭菌制剂的历史。同时增设了心电图室、口腔、眼科等新业务科室。 从1978年到1998年,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86年县医院已有主治医师4人、医师8人、医士13人、护师(士)23人,全院职工已达78人。1981年门诊病房安装了暖气,科室设置仍设门诊部、住院部、门诊设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室,1982年增设了理疗室。住院部分内儿科、外产科,有病床50张。1986年住科院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楼房建设面积为2993平方米,病床增至80张,500毫安X光机安装就绪并投入使用。科室组建有:理疗科、药剂科、内儿科、传染科、外科、妇产科、检验科、放射科。 进入90年代,县医院以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医院为契机,狠抓内部建设,从1991年4月至1993年10月,新疆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先后派出9批医疗队,共计39人(次)来县医院帮助指导工作,使县医院的管理及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11月15日,新建的门诊部投入使用,门诊部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777平方米。1994年7月,经自治区卫生厅考核验收,县人民医院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医院”。从1996年起,县医院把创建县级二甲医院作为全院工作的主线,采取先软件、后硬件,先基础、后尖端的总体建设思想,医院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飞速发展。1997年7月,经地区等级医院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以总分904.6分的成绩,达标为县级“二甲”医院。到1998年底,县人民医院的科室设置有信息科、病理科、急诊科、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医疗设备科、财务科。成立的委员会有:医院控制感染委员会、药事委员会、职工代表委员会、院务委员会、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全院在职职工1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81%。卫生技术人员职务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8人、初级62人、其他7人。按文化层次分为:大学本科8人,大专7人,中专54人,高中以下18人。

知识出处

富蕴县志

《富蕴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3

这部志书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富蕴县从古到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风土人情的变革和发展,记载了勤劳勇敢的富蕴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历程,真实地记述了富蕴县有史以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富蕴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