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唯一号: 320031020210000254
机构名称: 水泥厂
文件路径: 3200/01/object/PDF/320010020220000051/001
起始页: 0247.pdf
地址: 县城汉城东街
起始时间: 1965年

机构描述

水泥厂:厂址在县城汉城东街,1965年建厂,属县水电局管辖,1971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建厂初期,仅有2台石碾子、2头毛驴,年产水泥几百吨,标号达不到325号,吨成本260元。 在“文化大革命”中,全厂职工抵制错误思潮,坚守生产岗位,努力生产水泥,使吨成本下降到130元,保证了农牧业生产建设的需要。1968年、1973年自治区先后两次在该厂召开小水泥现场会。1977年,被国家建材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泥厂提出“降低成本求生存,提高质量求发展”的口号,挖潜革新,改造设备,到1982年,整个生产工艺流程配套成龙,实现了机械化,当年企业第一次摘掉亏损帽子。1983年扭亏为盈,生产水泥9195吨,吨成本下降到91.21元,实现利税10.3万元,被哈密地区命名为“先进企业”,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党支部”的光荣称号。 1985年,全厂有正式职工94人,年产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袋装水泥8000吨,产值36.7万元,产品除满足本县农田水利和基本建设需要外,还销往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木垒和伊吾等地。 该厂主要生产机械和设备有液压式机窑、原料磨、水泥磨、双嘴侧吸包装机、斗式螺旋输送机、颚式破碎机、高压静电吸尘器等,固定资产总值126万元。

知识出处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1993

《巴里坤县志》实事求是地记载了从古至今巴里坤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风土人情的变革、发展,客观地反映了巴里坤的全貌和地方特色,如实地记述了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失误,为今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料,对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对各族人民愤发图强、艰苦奋斗、振兴巴里坤草原,将有极大的启迪。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