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42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经费
分类号: G623;G633;G634
页数: 7
页码: 551-557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1.地方财政拨款,用于县学校;2.维文促进会拨款,用于会立学校。
关键词: 人均教育经费 勤工俭学 教育事业 教育经费 小学生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1.地方财政拨款,用于县学校;2.维文促进会拨款,用于会立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教育经费由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中央及各级政府重视教育工作的发展,采取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措施,教育经费逐年增加。除县财政局按计划及时拨教育经费外,乡镇每年也为本乡(镇)教育事业划拨经费。各族人民群众自愿捐资办学蔚然成风,每年筹措一定数量资金用于教育事业。县机动财力和预算外收入也部分用于教育事业。按照国家税收政策规定,从1989年开始征收教育事业附加税,全部用于教育。上述措施保证沙雅县教育逐年增加的经费。沙雅县教育投资,群众集资办学金额、生均教育经费均略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990~1992年,人均教育投入分别为45.52元、38.16元、49.04元。
  1990年,中学生人均教育经费322.06元、小学生经费224.37元;1991年,中学生人均教育经费306元、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160.22元;1992年,中学生人均教育经费408元、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204元。
  1958年,全面展开勤工俭学活动,是年,共种植各种作物905亩,产量达88336斤,各项副业收入4692元。1959年,全年各学校共耕种土地3940亩,产粮118200斤,副业收入计9371元。1960年,全年有校办工厂4个(木工厂1个,缝纫厂1个,肥料厂2个),校办农场6个。1961年至1966年,勤工俭学稳步发展。“文化大革命”前期,勤工俭学处于停滞状态,“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教育革命”、“开门办学”等“左”的政策使勤工俭学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自1979年开始,勤工俭学才真正纳入正确轨道,全年各学校依照因地制宜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到1992年底,共有生产基地21905亩,第三产业服务点5个,牲畜800头(只),果园392.7亩,总收入为42万元。1990年,达到小学每班有耕地2亩,中学每班有耕地5亩。在发执照、税收、水费等方面也予以优惠,有力地支持了勤工俭学工作的开展。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