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425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127;F426;F326
页数: 3
页码: 5-7
摘要: 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开创历史的新纪元;至1957年,沙雅县发生了大变革。减租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改善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使生产得到了大的发展。1949年底,全县耕地面积只有19.62万亩,粮食总产12681吨,牲畜年底存栏16万头(只);到1957年,耕地39.36万亩,粮食总产13785吨,牲畜存栏19.42万头(只)。
关键词: 生产力 国民经济 沙雅县 承包责任制 工业生产

内容

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开创历史的新纪元;至1957年,沙雅县发生了大变革。减租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改善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使生产得到了大的发展。1949年底,全县耕地面积只有19.62万亩,粮食总产12681吨,牲畜年底存栏16万头(只);到1957年,耕地39.36万亩,粮食总产13785吨,牲畜存栏19.42万头(只)。全日制小学由1950年前的20所发展到1957年的74所,学生达万名以上。1956年,沙雅建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汉族小学。手工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尤其是纺织业,小农具制造(实际是铁木工匠)业有很大发展。其时,已基本完成对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物价平稳,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干部清廉,人民勤奋,不仅淫、嫖、赌、毒等行为绝迹,就是盗贼也较少见,治安情况良好。1958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掀起了“大炼钢铁”。全县人民齐动员,男女老幼一起上,到山上“炼铁”,耽误了农牧业生产,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所炼的“钢铁”实际是废物。这一劳民伤财的运动,使刚刚恢复的经济与发展的生产遭受到沉重的挫折。继之而来的“大跃进”中又虚夸成风,盲目地、毫无根据地上报生产成绩和产量。在浮夸的基数上征收征购,农牧业生产受到更大的挫折,人民生产积极性也遭到极大的挫伤。与此同时开展的“人民公社”运动,实行不等价的平调,农牧民的劳动果实和劳力皆无偿提供。“共产风”越刮越猛,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生产力受到破坏,各项建设事业被逼下马,经济停滞不前(或倒退),人民生活下降,个别农牧区发生粮荒。1962年后,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经济新政策,生产逐渐恢复并很快得到了发展。1966年,全县耕地面积57.9万亩,粮食总产量33836吨,牲畜年底存栏31.97万头(只),比1957年底分别增加18.5万亩,20151吨和12.55万头。
  1966~1976年的10年里,沙雅县和全国一样开展了“文化大革命”。10年内乱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10年之中,全县粮食产量徘徊在3万吨左右,牲畜存栏数比1965年35.83万头(只)少7.45万头(只),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经济总值、全县人均和农牧民人均收入都下降和停滞不前。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同时,致力于农田的平整、修挖渠道、建筑水库等基本建设中,为力保人民的基本口粮,作出了成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拨乱反正,纠正历史时期的失误之后,全县工作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1978年,贯彻执行农村政策,实行土地由各种形式的承包到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度,开展乡村五好建设等。改变农牧区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对国营商业、工业逐步实行承包责任制,砸烂了大锅饭,使全县农、工、商、贸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到1984年完成整顿乡、村政权建设;全县进行土壤普查,完成了对土壤理化指数的分析与研究及其农业生产区域规划,奠定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完成了牧业的分群承包责任制和调整畜群结构,使畜牧业的发展迈入了正确的轨道。城镇建设开始发展,工业生产开始筹划,到199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190万元,农业总产值24029.88万元,比1978年分别增加16643.13万元和20559.52万元,人民生活开始走向温饱,全县扶贫对象户下降30%以上。
  1984年之后,逐步完成农作物产业结构的调整,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提高对农业的投入,抓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大抓农业的良性循环、生态保护、水利基本建设。到1993年完成了全县排水系统工程和基本完成主干渠道的防渗工程,土地的盐渍化程度下降,灌溉率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在保证粮食生产不减的同时,扩大了棉花的种植面积,沙雅县跃入“全国重点植棉县”的行列。1993年粮食总产量66248.5吨,棉花总产量18478吨。牧业结构调整之后,出栏率大大增加,畜群的更新换代使肉、皮、毛的年产量日益增加,1993年牧业生产总值3987万元。自1990年后,先后建成并投产了县油脂化工厂、玻璃钢厂、铸铁锅炉厂、缫丝厂、棉浆板厂,以及在原来的基础上对面粉加工厂、棉花加工厂、针织厂的技术改造,工业生产跨入新的阶段,改变了沙雅纯农业经济的旧貌。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实施,商业也随之活跃起来,全县零售商品总额达5230万元。
  1992年,县级党政领导制定了经济的发展规划。农业生产的总方针是:稳粮、增棉、促果、上蚕;工业生产的总方针是:每年工业项目投资千万元,每年净增产值千万元以上,财政收入每年净增百万元以上。实践证明,该方针是可行的,而且已经按此方针稳步前进。
  自1984年以来,交通、文化、教育等事业更有了大的发展。1984年前全县没有上等级公路,而今铺成三级公路93公里,县乡公路6条140公里,各种汽车200多辆,开通了往来于各乡场的客运班车。县图书馆藏维吾尔、汉文图书1.5万册,各乡场建立文化中心站,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文化站。有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6所,小学129所,各级在校学生30319人,教师1601人。
  对塔里木石油的勘探证明,沙雅有丰富的油气蕴藏量,现已喷油的高产油汽井即有“塔中一井”、“英一井”、“英五井”等。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石油开发和棉花生产为契机,全县经济向新的时代跨步。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