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农场经济稳步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火箭农场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2503
颗粒名称: 七、农场经济稳步发展
分类号: F326;F426;F323
页数: 11
页码: 39-49
摘要: 火箭农场所在地,气候干燥,降雨和降雪都很少,多为沙质土壤,年无霜期在20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建场之初,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各种蔬菜、西瓜、哈密瓜和油葵等。
关键词: 农场党委 生产队 生产经营管理 哈密瓜 副业生产

内容

火箭农场所在地,气候干燥,降雨和降雪都很少,多为沙质土壤,年无霜期在20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建场之初,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各种蔬菜、西瓜、哈密瓜和油葵等。
  1959年,哈密城区和铁路居民粮食蔬菜供应不足,吃菜已成为当时生活的首要问题。为了缓解哈密城区瓜果蔬菜严重短缺的矛盾,农场立即成立种菜队,各生产队成立种瓜、种菜组。当年种菜70公顷,年生产各种蔬菜1425吨,种瓜88.33公顷,年产西、甜瓜1247吨。全部供应哈密大十字果品蔬菜公司、火车站果品蔬菜门市部及哈密铁路生活供应段。1959~1961年,农场三年种植瓜菜466.2公顷,生产供应商品瓜菜9256吨,占哈密市场瓜菜供应总量的2/3。
  在城市瓜菜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火箭农场急城市之所急,大面积种植瓜菜,供应城市。不仅改善了城区人民的生活,而且发展了城郊经济。
  随着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农场党委意识到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种田的重要性。在生产经营管理上,1959年,农场对各生产队实行“三包”,即一包产量,二包财物,三包工资。1962年,农场进一步健全了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以产定工,以工定级,超产奖励,减产赔付的新的工资制度。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的经营体制。实行劳动定额制和小包工制,并加强了计划管理。从1963~1965年,农场党委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对场部和生产队制定了“包、定、奖”生产责任制,即生产队向总场承包总产量、包上交产品和利润,总场向生产队包工资和生产投资。劳力、农具、耕畜、土地、水源长期固定。超产超收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为了便于领导生产、减少核算层次,明确经营核算权责,1965年,农场决定将生产队核算改为分场核算。同时调整了生产队机构,小队并大队,减少管理层次。生产上推行了“一保二多”的管理办法。一保,即保证粮食丰产丰收。二多,即多种经济作物,多找工副业门路。对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比例进行了适当调整,使经济作物由8种增加到14种。这些措施体现出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对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加强经营管理以外,从1963年6月起,农场开展向山西省昔阳县干部学习活动,组织干部全力以赴搞生产,在全场制定了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的规定。各级干部纷纷深入生产第一线,和职工一起劳动、指导生产、解决问题。生产队主要领导全年2/3的时间参加大田劳动,副职干部不脱产。为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农场党委决定总场副场长兼分场场长,总场副书记兼分场书记,把领导干部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一线,抓重点、抓关键。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实现丰产丰收,农场党委还严抓生产技术管理,实行精耕细作。1961年,在生产管理上着重扭转了种地“四不管”现象,即地长不长不管,地平不平不管,地犁的好坏不管,地有墒无墒不管。提出了“八不种”①和“四不误”②,使农业生产管理大有改善。1963年,按照农业技术要求,作物大部分采用条播的方法播种。播前整地做到松、碎、净、墒“四字”要求。各分场、生产队成立了犁、耙、播、镇压等作业组,建立互相检查验收制度。浇水采用小畦灌,加强了浇水责任制,节约用水。1965年,按照农业“八字”方针(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要求和本地自然条件的特点以及各种作物的生理特性,因地制宜贯彻栽培技术,消灭病虫害和杂草。田间管理做到五早,即早中耕、早除草、早定苗、早追肥、早治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63年以后,农场党委在加强生产技术管理的基础上,狠抓科学种田,应用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首先从作物种子抓起,进行良种繁育,推广优良品种,并采用去杂去劣、片选精选、分级保管的方法留种。建立各种作物种子田58公顷。各分场备有种子专用库,制定严格的分类管理制度,指定专人保管,避免种子混杂。
  1964年,农场成立了农业科学试验站,下设良种队,负责农作物和瓜类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改良实验、提纯复壮和推广工作。场部、分场、生产队都建有试验田,并建立技术员责任制,主要农作物栽培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在新技术的推广上,采用边试验、边推广的作法,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当时,粮食作物主要推广的有“陕西红”、“喀什白皮”和“土库曼”等优良春麦品种。经济作物主要有“红心脆”哈密瓜等,“红心脆”哈密瓜肉质浅红,清甜可口,耐储存,深受职工的欢迎,被大面积推广,成为农场瓜类主栽品种。在自治区召开的哈密瓜工作会议上,农场被列为自治区12个哈密瓜生产基地之一。
  1965年,农场引进“310”号高粱优良品种,试种4.67公顷,该品种品质好,单产高,次年在各分场推广种植。引进双杂交白马牙玉米,单产均在4500千克/公顷以上,最高达7350千克/公顷,比当地土种玉米单产高出1倍。全场种植的372.6公顷春小麦,其中“喀什白皮”、“白大头郎”、“土库曼”、“解放2号”品种,平均单产达到4162.5千克/公顷。
  在选育良种的基础上,各分场都重视给农作物追施化肥,当年购买化肥87吨,施肥面积432.67公顷。增产效果明显。在治理病虫害方面,实行预防为主,试用“六六”粉剂进行土壤消毒,以根治地下害虫。
  在坚持科学种田的同时,场党委把积肥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了专业积肥小组,坚持常年积肥和临时突击积肥相结合,坚持家庭养殖和积肥工作相结合,并给生产队饲养员和每个农工下达了积肥任务,付给一定报酬,激发了农工积肥的积极性。1963~1965年,全场共积肥24450吨,其中优质肥14750吨。
  1959~1965年,由于农场加强和改进了生产经营管理,精耕细作,重视和应用科学种田,使农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59年,全场总播面积达到338.33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239.32公顷,总产417.5吨。1960年总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又有增加,当年实现盈利22.1万元。1961年达到了粮食自给,并上交公粮75吨。1962年因受旱粮食比1961年减产110吨,但仍给国家上交公粮75吨,上交油料2.5吨。1963年粮食总产为919.2吨,上交商品粮225吨。1964年粮食总产达到1413吨,上交商品粮350吨。1965年,哈密遇到了少有的干旱,春季气温高,热风多,土壤跑墒严重。山水比往年晚来50天,使农场200公顷靠山水浇灌的地,面临严重的干旱威胁。但是全场职工在“大寨、大庆、红星二场的革命精神”鼓舞下,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树立起了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除了加速井灌区建设外,大抓田间管理,开展群众性抗旱夺丰收的斗争。在生产措施上提出“以样板田带大田,以丰产田保总产”的口号,以点带面。当年,全场粮食作物总播面积为800公顷,其中丰产田、种子田达343.07公顷,占粮食总播面积的42.9%。由于加强了丰产田、种子田的水肥管理,为保障粮食丰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进行大面积复播套种,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当年,在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战胜了旱灾,取得了好收成。因调整了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比例,粮食作物面积有所减少,可粮食产量仍然超过了大丰收的1964年。总产达到1600吨,上交商品粮502.5吨。这一年,粮食总产和上交商品粮是建场以来最多的一年。总收入达到103.6万元,全场年终盈利1.6万元。虽然盈利不多,但这是农场粮食生产和经济收入双丰收的新起点,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为此,年底在哈密地区召开的农垦工作会议上,农场被作为典型代表向大会作经验交流。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1958年11月,由于受“大跃进”“左”的思潮影响,农场调出仅有的三台链轨拖拉机在北戈壁(现312国道北侧)昼夜不停加班加点翻地666.67公顷。在当时盲目冒进思想的指使下,只讲扩大耕地面积,不考虑土壤、水源等各种客观条件,结果次年春,在新开的荒地里,撒播了50吨玉米种子,到秋后颗粒无收,造成重大损失。
  刚建场时,因条件所限,农场机械化程度很低,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1958年12月,农场从自治区农垦厅购置5台拖拉机。1959年3月,在原三分场一队建立机耕队,有拖拉机手18名。当年,农场机耕地面积提高到80%。1960年4月,农场成立铁木加工厂,主要为机耕队和下属各生产单位服务。1961年,农场又新增加开荒犁45架,钉子耙28架,还有七寸步犁及自制播种摆耧等。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农场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机务管理水平和机耕作业质量也不断提高。大大减轻了农工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初步显示出国营农场机械化的优越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农场还因地制宜发展副业生产。1959年,组织部分劳力挖碱、挖硝、挖甘草和割芦苇。当年挖硝碱90吨,割芦苇250吨。建砖窑一座,砖厂有职工20人,年烧制红砖10万块。
  1960年初,农场各生产队都组织了副业组,修建房屋,并用高粱穗扎扫把,用麸皮和黄豆加工酱油、醋和豆腐。1960年2月28日,农场成立副业队,开始养殖各种畜禽。5月,农场建起了面粉厂,用动力石磨加工面粉,供应全场职工。当年,副业队还组织了179人的挖硝挖碱专业队,年创产值55.84万元,盈利达40万元。当时挖硝挖碱成为副业队收入的主要来源。
  1961年,副业队挖土碱6163吨,挖芒硝709.8吨。此间,还进一步扩大了副业生产门类,开办了制糖、酿酒等。当年副业收入23.07万元,占全场总收入的29.5%,年均每个副业工人创造的产值比农业工人高出5倍。
  1962年,副业生产又增加了制毡、制毛口袋、毛绳子、加工莫合烟、皮条、皮套绳等项目。当年,仅芒硝一项就收入12.24万元。副业收入占到全场总收入的49%。
  在建场初期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农场因地制宜发展副业生产,不仅对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为今后工副业发展积累了经验。1960年,副业队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致使喂养的畜禽死亡很多,给农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这件事情,使农场领导进一步认识到,发展工副业生产,不仅要寻求合适的项目,而且还必须要有懂技术,懂经营的专业人才。
  火箭农场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也比较早。1959年,农场成立了牧业队和奶牛场。牧业队由民族牧工在天山北坡口门子,南坡榆树沟及南麓中英台一带游牧,以放羊为主。各生产队都派专人喂养耕畜,同时家庭养殖业也有了发展。奶牛场成立当年,有土种黄奶牛61头,次年通过购进、繁育发展到159头,年产鲜奶1.8吨。到1962年,全场养马146匹,养牛335头,养羊2621只,其它畜禽1884头(只)。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抵御风沙等自然因素,随着农业的发展,林业生产也逐渐发展起来。1960年2月,农场成立了护林组,下属分场、队设有护林员,专门对栽树、浇水等工作进行管理。1960~1962年,首先在条田、道路、渠边进行绿化,共植树6万株。1963年,农场成立了园艺队,有果园23.33公顷,职工32人。
  农场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发展,改善了职工生活,增加了经济收入,也使农场的经济结构和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改变。
  建场初期,在生产和自然条件都很艰苦的情况下,全场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开荒造田、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化、副业生产和畜牧林果业的发展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农场经济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63~1965年,农场党委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生产发展更快,连续三年获得了大丰收,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上交国家粮食任务,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附注

即指:下潮地不种,地不平不种,改良不彻底不种,墒不好不种,不精选、拌种不种,不准撒种,地犁的不好不种。;即指:浇水不误、犁地不误、打埂子不误、补种不误。

知识出处

火箭农场简史

《火箭农场简史》

出版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记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火箭农场从1958年建场立业到2005年,走过的47年光辉历程,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火箭农场的建立与初期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的火箭农场;归属团兵,农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励精图治,加速发展;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