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发现西部》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81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I267;G634;TU
页数: 4
页码: 25-28
摘要: 1890年12月14日,年方25岁的瑞典青年斯文·赫定初次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塔里木区域的首府——喀什噶尔。
关键词: 探险队 慕士塔格 冰山之父 塔里木 喀什噶尔

内容

1890年12月14日,年方25岁的瑞典青年斯文·赫定初次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塔里木区域的首府——喀什噶尔。
  在喀什噶尔,赫定仅仅留住了十天就踏上返回欧洲的坎坷长途了。这点时间无论对于认识中国,认识塔里木,甚至认识喀什噶尔,都远远不够。
  这十天当中在喀什噶尔结识的几个外国人给赫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国青年乔治·马嘎特尼(马继业)、俄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马嘎特尼后来成了英国首任驻喀什噶尔总领事,也就成了彼得罗夫斯基的对头;而就在赫定游历至此时,彼得罗夫斯基以“新察合台汗”①这个外号知名于社交界。从外交宴会到逛“巴扎”的闲聊,赫定还听了一肚子在塔里木广泛流传的笑话,特别是有关毛驴的。其中的一则就是:有个要去“走亲戚”的穷人嫌自己的毛驴瘦弱难看,便向“巴依”邻居借毛驴。邻居推托“我的毛驴不在家”。但话音刚落,毛驴就在后院驴圈震耳欲聋地叫起来。穷人责难道:瞧,毛驴明明在呀!邻居生气地说:“你这个人呐!你居然相信毛驴的话,而不相信我!”这个故事并不是最逗的,但在笑过之后,却能引人深思。
  ——俄国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的权势,维吾尔人的幽默。这,就是赫定对喀什噶尔的第一印象。
  1894年寒冷的春天,斯文·赫定又到达了喀什噶尔。
  与上次相同,他是在作一次新的穿越亚洲的旅行,喀什噶尔不过是他东行的折返点。但这一次他没有匆匆离去。一个原因,是当时喀什噶尔正在筹备救援那个法国杜特雷依探险队,赫定决定参与其事。另一个原因,是赫定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一再失败,他并不甘心,总想找个天气情况良好的机会,征服这个高峰。而最后一个个人感情上的原因是从不为人所知的。那就是:当时赫定正处在失恋的极度痛苦之中,他想找个离开昔日情人尽可能远的地方,尽情宣泄备受挫折的情感。
  法国人杜特雷依率领一支探险队,于1890年前往新疆和西藏。1893年9月3日离开车尔臣绿洲(即今且末县城)进入昆仑山之后,就失去了踪迹。在喀什噶尔,有关杜氏探险队覆灭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广泛关注。而19世纪“地理大发现”期间,组织对失踪探险队的救援,本是社会良知的体现。可正当赫定一切筹备就绪时,杜氏探险队的法国助手格伦纳特和维吾尔族向导帕皮巴依突然回到了喀什噶尔。探险队的结局真相大白。实际上,这个杜特雷依探险队早已无须“救援”。但这时赫定已经不想尽快离开塔里木了,他让那个柯尔克孜牧人的圣山——慕士塔格——弄得魂牵梦绕,欲罢不能!
  慕士塔格的7880公尺①的顶峰,是那时已知的登山极限之一。但是关于它,有过不少误解,其中之一就是它的名字。这个误解正是赫定本人造成的。第一次绘制地图过程,遥望那个雄伟神奇的冰峰,他问柯尔克孜族的向导:这最高的山峰叫什么名字?向导回答“慕士塔格阿塔”!“慕士”是冰雪,“慕士塔格”就是冰山。而“阿塔”是父亲之意。所以,赫定就将这个难以征服的高山叫做——冰山之父!然而,向导的回答是“慕士塔格—阿塔”,它的准确含义是:“这座山叫做‘慕士塔格’,我的父亲!”“阿塔”——父亲,那不过是向导对赫定的尊称!当然,这里特意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旨在专门纠正一个地名。事实上,“冰山之父”这个名称不但富有诗意,也符合当时赫定的心理追求。
  因为不时发生的雪崩和雪盲困扰,赫定四次攀登“冰山之父”的努力都失败了。然而这个尝试不但影响了赫定以后的探险活动,也为慕士塔格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1989年秋天,在慕士塔格山麓的苏巴什村,我亲耳听90岁的柯尔克孜族牧人回忆起得自父辈们口传的故事:在100年前,山神显灵,挽救了第一个敢于向慕士塔格顶峰挑战的外人。当时惟一的遗憾就是:柯尔克孜老人用“feragis”称呼挑战者,而翻译将它想当然地译成“法国人”。所以这个故事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一年之后在瑞典,我直接向精通维吾尔语—察合台语中的外来语汇的雅林先生请教时才明白,“feragis”在察合台语当中其实是“欧洲人”的意思,实际上它也特指瑞典人!这是瑞典传教士出现在喀什噶尔的19世纪末才流行的词汇。而那个长久留在柯尔克孜牧人中间的与慕士塔格有关的故事,足以说明赫定的到来和首次挑战“冰山之父”,在当地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法国探险队是不需要救援了,第五次攀登冰山之父也因气候不宜而延期。赫定就将关注点从雪线以上的高原,转向广袤的沙漠。正是赫定在征服两座冰峰时的连续败绩,使这个精力过人的青年成了20世纪探险史上最著名的中亚探险家。这两座不可企及的冰峰,一座当然是慕士塔格,另一座是象征性的,借指那个没有接受赫定炽热爱情的瑞典姑娘。1895年2月17日,还有两天就过30岁生日的斯文·赫定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喀什噶尔,走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次需要救援、而又得不到救援的,正是赫定自己!
  从此,西域探险史上最有影响、最有戏剧性的重大事件之一——探险家斯文·赫定的“生死大漠”的故事,就揭开了序幕……

附注

 察合台汗国创立于13世纪。在中亚有相当大的影响。称彼得罗夫斯基为“新察合台汗”,意指彼氏在喀什噶尔是无冕之王。; 这个海拔高程是赫定自己测量的,与现在的通用数据有一些差别。

知识出处

发现西部

《发现西部》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在近十年间写的有关中国西部探险与发现的部分纪实之作,包括世纪之迷、秘境寻真、走向地平线三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