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听众的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格尔》论》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718
颗粒名称: 三 听众的作用
分类号: I207;I267;G633
页数: 5
页码: 14-18
摘要: 《江格尔》是活态史诗。活态史诗的存在,不仅要有优秀的史诗作品本身,而且决定性的因素是要有演唱艺人的演唱和积极热心的听众。众所周知,由于既无普通听众,又无民间演唱者,希腊史诗和印度史诗就在民间失传了。艺人的演唱和听众的接受是史诗活在民间的两种决定性因素,听众尤其是重要。没有听众,演唱就不可能存在下去。这也和演戏一样,因为在北京有广大京剧爱好者和观众,京剧就得到保存和发展。
关键词: 卡尔梅克人 演唱艺人 演唱者 江格尔 卡尔梅克

内容

《江格尔》是活态史诗。活态史诗的存在,不仅要有优秀的史诗作品本身,而且决定性的因素是要有演唱艺人的演唱和积极热心的听众。众所周知,由于既无普通听众,又无民间演唱者,希腊史诗和印度史诗就在民间失传了。艺人的演唱和听众的接受是史诗活在民间的两种决定性因素,听众尤其是重要。没有听众,演唱就不可能存在下去。这也和演戏一样,因为在北京有广大京剧爱好者和观众,京剧就得到保存和发展。《江格尔》是歌颂为统一家乡和保卫家乡而去同侵略者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古代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史诗。它是古代民间演唱艺人的集体创作,创作这部英雄史诗的目的,不仅仅是表达他们对英雄人物的感情,表示对统一家乡和保卫家乡的伟大事业的爱戴和崇敬,而且让子孙后代接受他们的旨意,了解、学习和继承祖先的英雄事迹和光荣传统。史诗的主题和审美价值,符合并满足了历代蒙古族民众的思想愿望和艺术追求,《江格尔》演唱已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在古代经济文化落后的偏僻的蒙古族地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极其缺少的条件下,《江格尔》演唱吸引了众多听众的注意和爱好。广大蒙古族人民群众几乎都成为《江格尔》演唱的积极而热心的听众。在蒙古人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卫拉特人聚居区,不论准噶尔或天山南北、伏尔加河下游和顿河一带或者其他区域,不论土尔扈特、厄鲁特、杜尔伯特、和硕特、乌梁海、察哈尔和其他部族和部落的人,不论僧俗、贵族与百姓、富人与穷人,男女老少都爱听《江格尔》演唱。可以说,《江格尔》演唱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娱乐活动。正因为有如此众多的热心听众,《江格尔》从古至今广泛流传在民众之中,以口头形式活在民间。听众决定了《江格尔》存在的命运,没有听众便没有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笔者曾多次到新疆调查民间文学,亲眼看到演唱《江格尔》的盛况。每逢江格尔奇一到,附近人们立刻聚集起来听演唱,蒙古包里坐不下,他们就站在门口听。1982年,笔者在特克斯县城关乡搜集《江格尔》,听到我们去的消息,远近的听众来了上百人。他们争先恐后挤满了江格尔奇演唱的屋子。中午休息时人们都带了食品来聚餐,那天中午一下便杀了3只羊羔,可见他们把《江格尔》演唱看做是一种喜庆活动。当天下午和第二天,江格尔奇继续演唱,听众照样以极大的热情来倾听。据作家和旅行家的记载,19世纪中叶,卡尔梅克人也是非常喜爱《江格尔》演唱。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到卡尔梅克人中考察后,写道:“卡尔梅克人有相信神奇之事的特点,一个个都酷爱神话。有时候,可以一连两三天听他们所喜好的关于神话英雄的丰功伟绩的传说。他们最爱听的是神话故事《江格尔》。”①尼·斯特拉霍夫针对卡尔梅克人说:“每天晚上,猎人们都在听故事,有些故事是如此之长,需要听讲几个星期。”另一位旅行家也记载:“具有口头演唱天才的人,颂扬古代的勇士,卡尔梅克人崇拜自己的英雄,相信一切神奇事物,一天三次不断地听讲关于古代勇士们丰功伟业的传说故事。”这些旅行家讲的都是《江格尔》演唱及其听众的情形。
  因为,听众酷爱《江格尔》演唱,他们非常欢迎和尊敬江格尔奇。江格尔奇历来受到蒙古族各阶层听众的热情接待,被看做高贵的客人。不论在普通百姓家,或者在汗王贵族的府邸里,都请江格尔奇坐在显著的位置上,并杀羊设酒热情款待。然后,听众注视着艺人的演唱。卡尔梅克学者尼·桑嘎杰耶娃写道:
  “在卡尔梅克人家里,江格尔奇受到特殊的厚待和尊敬,演唱成了盛大的事件。听众们期待着歌手,提前给敬爱的歌手作好了准备。江格尔奇还常被邀请到毗邻或更远的盟里或大区里去演唱。
  人们让演唱者坐在最受尊敬的席位,坐在聚会者的中央。他们给说唱者铺开大块的毡子,为了坐得舒适些,又在说唱者的胳膊肘下掖上靠垫和枕头。说唱者周围坐满了听众。
  惊讶、兴奋和称赞的欢呼声,不住地激励着歌手灵感洋溢的激情。对史诗歌篇的高超演唱,听众们的反映异常活跃。”①
  关于听众对演唱艺人的精彩表演的崇拜和支持,卡尔梅克作家巴·道尔吉耶夫有这样的记载:“江格尔奇(指巴桑嘎·穆克宾——引者)讲到了洪古尔统帅如何迎战敌人。演唱者被他所讲述的内容激励着,他卷起黑绸短棉袄的袖管,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了一块鲜红的丝手帕,高高扬起,就像诗歌里洪古尔所做的那样。挤得水泄不通的卡尔梅克剧院演出厅里欢声雷动:对,对,就是这样。”②
  这种热情洋溢的听众或“江格尔迷”对演唱艺人的尊敬和对演唱的喜爱,不仅保证了《江格尔》的传播,而且,极大地鼓励了演唱艺人的情绪,发挥了他们的创造灵感和演唱才华,因而使《江格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充实。
  长期以来,蒙古族各阶层的听众,除了对演唱艺人给予极大的精神鼓励外,还赠送一些衣物和金钱,有的汗王、大喇嘛等还以骏马和元宝奖赏,支持江格尔奇继续为他们演唱《江格尔》。在中国新疆曾有过给予江格尔奇各种荣誉称号和组织跨地区《江格尔》演唱比赛的传统。曾有过南部土尔扈特汗的专职江格尔奇、和布克赛尔王爷的专任江格尔奇、和硕特贝子的江格尔奇等称号。这些各阶层人士,即听众赐给江格尔的荣誉,促使江格尔奇进一步发挥才华,扩大《江格尔》演唱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继承这种鼓励江格尔演唱的传统,中国文化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后奖励了《江格尔》演唱艺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为《江格尔》演唱的继续存在创造了条件。
  听众是史诗《江格尔》的主要传播者。这部史诗在各国、各地民众中的广泛流传,不仅仅是江格尔奇的功劳,江格尔奇人数非常少,他们无法到各个地区去演唱。因此,主要传播者还是听众。听众听演唱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不但要满足自己的艺术享受,而且,将自己所听到的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和乡亲们听。例如,在内蒙古巴林右旗讲述《江格尔》故事的是一位喇嘛,他曾在青海塔尔寺呆过许多年,在那里听过《江格尔》演唱。再如,在蒙古国东方省有一位牧民会讲《江格尔》的故事,因为他年轻时在西蒙古当兵的时候听过别人的演唱。
  听众不仅是史诗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而且,他们还影响史诗的发展和变异,对史诗的创作起一定作用。一方面,听众直接参加史诗某些部分的创作和加工,他们给孩子们和其他人转述《江格尔》时,对原有诗篇进行一些增减,作了不少修改和补充。由于听众的接受力、记忆力、文化素质和创作才能的不同,他们对史诗发展的贡献有大有小。在中国新疆流传的《江格尔》的不少长诗都有多种不同的异文,有的异文是著名的江格尔奇演唱的,但多数是普通听众讲述的。如果把每一部长诗的多种异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听众的水平和他们的创作才能。另一方面,听众影响和促进演唱艺人对史诗某些部分的创作和改变。民间口头史诗的特点,是演唱者与听众直接接触交流,听众随时对演唱艺人和史诗的原文表示态度,有时提出批评和建议,甚至进行讽刺和挖苦,以便启发演唱者进行创作和修改。例如,和布克赛尔著名江格尔奇胡里巴尔·巴雅尔就是善于倾听听众的意见并根据他们的要求创作和改变史诗细节的人。有一次,他到南疆与喀喇沙尔汗的江格尔奇进行演唱比赛时,有一位诺谚和一位大喇嘛先后诘难,问他:江格尔的英雄们抽不抽烟,江格尔的家乡有没有喇嘛庙,是否有人念经。胡里巴尔·巴雅尔当时没有答复,可是在演唱过程中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了吸烟和喇嘛们在寺庙里念经的情节。
  听众中出艺人,听众鉴定江格尔奇的成败。过去在蒙古族地区,没有专门培养和训练江格尔奇的机构,也未形成较规范的训练方法,大多数人都是从小听江格尔奇的演唱,反复背诵唱词、模仿演唱方法以至能够完整地演唱某些章节,最后成为牧民们公认的江格尔奇。在蒙古族民众中,学唱《江格尔》的人很多,学唱中能否受到群众经常性的鼓励和认可,直至被广泛承认大概就要看个人天赋了。当然,个别人受著名江格尔奇的点化推举也是有的,但多数演唱艺人是自学成名的。“江格尔奇”这个称号,是不能自封的,需要经过一定的鉴别。关于卡尔梅克著名江格尔奇巴桑嘎·穆克宾(1878—1944)在年轻时代得到江格尔奇头衔的经过,尼·桑嘎杰耶娃写道:“州呼拉尔教长桑杰酷爱民间口头诗歌作品,尤其喜欢《江格尔》,在指定的听这位年轻说唱者演唱的时间,村里的年迈的代表(他们曾经有机会听过许多天才的江格尔奇的演唱),民间口头创作的鉴赏家和行家,附近几个盟的居民,影从云集而来。巴桑嘎·穆克宾把史诗国宝木巴众勇士的英雄诗篇一连演唱了两天。他还可以把《江格尔》继续演唱下去,但听众的时间有限。他演唱的英雄史诗很受欢迎,为了表示对他的谢意和赞扬,听众送给他一件短棉袄,赏给他3个卢布。于是,他得到了迈上独立演唱生涯的祝福,也赢得了享有‘江格尔奇’头衔的权力。”①
  英雄史诗《江格尔》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只能通过听众来体现。听众接受了史诗深刻的内涵以后,在具体行动中实现史诗创作者和演唱者的意旨。卡尔梅克学者阿·科契克夫谈到听众对《江格尔》的态度时,写道:
  “民间艺人的演唱艺术能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常常为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所感动,发出同情或赞赏的呼声。有时唱到特别激动人心的情节时,他们甚至会激动得跳了起来,把帽子抛到地上。”②由此,我们可以见到广大听众对《江格尔》的热烈欢迎和欣然接受的动人情景。听众不仅在思想上接受史诗,而且在行动中也体现了史诗所弘扬的价值观念。例如,卡尔梅克著名江格尔奇鄂利扬·奥夫拉和巴桑嘎·穆克宾等人都曾到苏联红军部队中去演唱过《江格尔》,他们激发了军人在战斗中的勇敢精神、自豪和坚忍不拔的气质。
  在演唱《江格尔》中,各地都有一些听众和演唱艺人最为熟悉和最为喜爱的诗篇。例如,在新疆的江格尔奇普尔布加甫的演唱中,听众最爱听、他本人最喜欢演唱的是《征服哈图哈尔·桑萨尔之部》。鄂利扬·奥夫拉及其听众最喜欢的长诗是《宝林格尔之子萨纳拉远征之部》(又译为《萨纳拉迫使扎干台吉汗归降江格尔之部》)。据记载,艺人在演唱自己心爱的这部长诗之前,通常要问:“喂,怎么样?咱们让宝林格尔之子萨纳拉远征去吧!”听到他的话,听众往往热烈欢呼。

附注

 转引自《卡尔梅克文学史》第一卷,厄利斯塔,卡尔梅克图书出版社,1981年。原文见《果戈理原稿》,圣彼得堡,1910年,第418页。; 《卡尔梅克文学史》第一卷,厄利斯塔,卡尔梅克图书出版社,1981年。; 《卡尔梅克文学史》第一卷,厄利斯塔,卡尔梅克图书出版社,1981年。; 《卡尔梅克文学史》第一卷,厄利斯塔,卡尔梅克图书出版社,1981年。; 阿·科契克夫:《英雄史诗〈江格尔〉研究》,厄利斯塔,卡尔梅克图书出版社,1976年,第146页。

知识出处

《江格尔》论

《《江格尔》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7

《江格尔》是著名的蒙古族英雄史诗。本书系统论述了《江格尔》悠久的民间流传历史、演唱艺人以及丰富的文本资料和研究概况.全面阐述了《江格尔》产生的文化渊源、社会原型以及形成的时代和条件,深入探究了《江格尔》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发展与变异的种种趋向以及成熟的语言艺术,为《江格尔》的研究构建了宏大的理论体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