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591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426;F592;K825
页数: 5
页码: 52-56
摘要: 栩栩如生的徐悲鸿骏马图雕,宛如一群长啸奔腾的龙驹,仿佛要从富丽堂皇的雪岭宾馆门前的雕座上奔向辽阔的原野。
关键词: 副站长 旅游团 暖水瓶 边防检查站 霍尔果斯

内容

栩栩如生的徐悲鸿骏马图雕,宛如一群长啸奔腾的龙驹,仿佛要从富丽堂皇的雪岭宾馆门前的雕座上奔向辽阔的原野。
  进得大门,踏着猩红色地毯登上二楼便是灯火辉煌、装饰豪华的有月门相通的大小餐厅。小餐厅内,两张大型米黄色圆桌的茶色有机玻璃转盘上摆满了佳肴。客人已经坐满,从他们潇洒的仪表、谦和的言辞、面溢的红光可看出,他们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物。今天,1991年11月8日,他们为共同的事业——中苏旅游事业——谈判的成功而相聚庆贺。
  他们难得相聚,聚一次也尽是恭谨的联络感情的话语。惟独主宾席上首让人触目的两位“橄榄绿”嘴巴闭得紧紧的,脸上挂着真诚的微笑。两人的年龄不相上下,都是40多岁。左首那位上校叫贾文魁,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边防代表。他洒脱地坐着,左手两指夹着香烟,古铜色脸上那目不斜视的老是眯着的双眼,好像在谋划着什么。他的右首是略瘦黧黑的高挑个儿的中校李鹰,是他的代表助理、边防检查负责人。
  大餐厅的宴席刚刚开始,客人陆续入席。面对月门坐着的李鹰,一看入席的全是苏联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是11月8日入境的3个苏联旅游团共100多人为庆祝十月革命74周年,今晚在这里聚餐集会。
  两个国家,两个宴会,不同的庆祝,巧遇在中国雪岭宾馆。方兴未艾的旅游事业架起了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善在国门做友好工作的李鹰在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脑海里立刻爆发出两朵灿烂的火花:一是建议东道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兼伊犁旅行社总经理叶肯尔拜代表伊犁旅行社向旅游团致以节日的祝贺;二是向第一个参加旅游团来华的苏方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军官家属、副站长阿列克·郭尔巴夫上尉的妻子维拉表示欢迎和致意。
  叶肯尔拜总经理端起酒杯祝酒,热烈祝贺苏联十月革命节,祝贺旅游团朋友在中国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此时,李鹰心里惦记着的是他们的同行朋友——苏联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副站长阿列克·郭尔巴夫上尉的妻子维拉。
  11月6日,中苏两国为发展国际旅游事业,约定在中国霍尔果斯会谈。按照惯例,在哪国会谈,哪国的会谈人员必须在本国的边防检查站边防代表或代表助理的监护之下才能到界桥迎接。李鹰为代表助理,当然的监护人。在接上苏联谈判人员乘车返回的路上,负责苏方谈判人员监护的苏联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副站长阿列克·郭尔巴夫上尉转身指着后边跟上来的国际班车,兴奋地对李鹰说:“喔——,我的妻子维拉在这车上,参加旅游团到中国旅游来了。”李鹰礼貌地立即表示:“非常欢迎!我因公务不能亲自接待,请原谅。我让我的同志和朋友接待,给予关照。”随即来到检查厅,在阿列克·郭尔巴夫上尉的引荐下,与维拉握手见面。
  匆匆一面,事过几天,如今不期在宾馆邂逅。几天来,他就一直为没向他的朋友的妻子维拉表示问候惴惴不安。不料,天赐良机,今晚将如愿以偿。然而,在这觥筹交错的众多的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苏联人中,怎么去找记忆中形象已模糊的维拉!这使他焦灼不安。
  6月28日,新疆塔城的一对50多岁的汉族夫妇,已办好手续准备去苏联探望30年代在苏联定居的父母,突然接到父亲病故的电报。签证过境时间未到,提前3天来到口岸。苏方检查站站长卡丘辛少校得知后,视其情况,疏通关节,准其过境。
  11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县在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首都伏龙芝种菜的57名菜农回国,北京时间22点到达苏联霍尔果斯口岸时,早已下班多时。天气很冷,没地方吃住。阿列克·郭尔巴夫与口岸查验部门联系,对其进行了查验。没有班车,他找了辆载重20吨的卡玛斯车将他们送往界桥,使菜农免除了冻饿之苦。
  1988年一次会谈,赠送给苏边防副代表维辛涅维茨基上校一只新疆产的暖水瓶作为纪念品。下一次会谈时他对我方代表说:“你们的暖水瓶质量好,24小时还能泡开茶。我们的暖水瓶12小时就不行了。我向我们的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我们准备进口你们的暖水瓶。”结果真的进口了我们的暖水瓶,由年出口5万只、18万只、20万只、40万只向上增长,后来发展到新疆暖水瓶厂和苏联联营建了两个暖水瓶分厂。
  ……
  桩桩件件,阿列克·郭尔巴夫几年来和他的同事们,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贸易发展做了多少益事。今天,他的妻子作为边防军人的家属第一个来到了中国,情意不能不表。如果今天找不到维拉,不能在这神圣的节日里向她致意,我李鹰心中的负疚感不仅会加重,甚至将是一生中的遗憾!
  他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旅行社副总经理王保胜到外厅找了两遍未找见。
  他只好端上酒杯来到旅游团宴会中间。脚还未定,话还未表,旅游团朋友们的眼光就被他那身橄榄绿,以及洋溢着友好的潇洒神情所吸引。他没带翻译,他讲汉语。外办的一名导游帮他译成维吾尔语,苏联的一位女领队再翻成俄语。当苏联朋友听到他代表边防检查站首先祝贺各位旅游愉快,在中国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纪念苏联人民的伟大节日,为中苏人民的友谊“达得那(干杯)”的时候,全场起立,频频举杯。
  继而,他抱歉地说:“维拉就在席间,因只见过一面,未找见。现在,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我的朋友、苏联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阿列克·郭尔巴夫上尉的夫人维拉女士致意!”
  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此时,维拉女士羞答答地站起,隔着三张桌子红着脸向他走来。边走边说:“塞巴(谢谢)!塞巴!”全厅的苏联朋友把羡慕的眼光唰地投向了维拉。
  维拉,二十七八岁,1.60米左右的个子,身材苗条,金黄的短发,腼腆雪白的瓜籽脸上嵌着一对迷人的蓝眼睛。一个地道的俄罗斯少妇。
  李鹰把维拉、女领队邀到主宾席,她们受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旅总经理马尔旦·艾依提和我国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边防代表贾文魁上校的欢迎。
  维拉、女领队本来不喝酒,但受了这欢乐气氛的感染也喝了白酒。大厅的朋友们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几位女青年跳进雅座邀请中国友人,马尔旦·艾依提经理、贾文魁上校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舞姿随着歌声,歌声伴着掌声。宴会厅气氛特别热烈,而此时李鹰的心情,比这场面更加热烈。

知识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霍尔果斯的早晨》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本书是反映霍尔果斯口岸重新恢复开放后的报告文学集。包括“国门卫士”、“国门第一哨”、“国门一条街”、“西部北斗”等16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