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 2014》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9247
颗粒名称: 【沿革、区划】
分类号: F426;D92;C55
页数: 102
页码: 95-196
摘要: 吉木萨尔,蒙语意为“沙砾滩河”。另有一说,“吉木”系唐代在此所设“金满”县的译音,“萨尔”为突厥语“城”之意。
关键词: 十七年 吉木萨尔县 别失八里 北庭都护府 吉木萨尔

内容

吉木萨尔,蒙语意为“沙砾滩河”。另有一说,“吉木”系唐代在此所设“金满”县的译音,“萨尔”为突厥语“城”之意。
  汉代随着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汉朝政府开始对西域广大地区的控制,并在天山南北开始屯田。东汉永平十七年(74),汉政府派戊己校尉耿恭统领数百人屯田于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
  唐贞观十四年(640),唐政府在今吉木萨尔县境内设立庭州,辖东至蒲类海(巴里坤湖),西至石漆河(精河),北临沙漠,南倚天山的广大区域。建州初,设金满、蒲类、轮台三县,州治金满城。长安二年(702),武则天政府为北庭都护府,府治北庭城(金满城),它既是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构,为天山北麓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金满县的建置随着都护府建置规格的升高而撤销。唐景云二年(711),北庭都护府升格为北庭大都护府,下设2个都护府,23个都督府,下辖伊州、西州、庭州三个州,成为唐朝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管理天山以北起蒲类海,西至咸海广大地区的军事政务,受其节制的军队有10万余众。
  贞元六年(790)秋,北庭为吐蕃、回鹘交替占有。咸通七年(866),回鹘占有北庭,县境为其属地,始终受唐朝控制,沿袭至唐终。
  唐亡后,庭州之地和高昌王国皆成为辽国的领地和属国。
  宋建炎四年(1130),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别失八里(即北庭)之地为西辽所有。
  太祖二十年(1225),唐庭州地为窝阔台所有。宪宗元年(1251),在北庭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至元八年(1271),元朝建立,在别失八里逐步建立军政机构,驻以重兵。至元十七年(1280),并在畏吾境置镇北庭都护府。至元十八年(1281),又置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二十年(1283),设立别失八里宣慰司。元贞元年(1295),设立北庭都元帅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县境为别失八里国统辖。永乐十六年(1418),此后县境为瓦剌游牧地。
  清初为噶勒丹多尔济游牧地。清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的叛乱,重新统一西域后,在各地设置多种军政、行政机构,加强管理。
  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济木萨巡检,管理民屯粮食收支、监放军粮与地方防务。
  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政府开始在济木萨屯田,设屯田绿营兵775人,屯田二万亩。乾隆三十七年(1772),纪昀、余永斋等到济木萨勘定提督后营兵驻防地,看到北庭古城毁坏严重,无法修复,故放弃。遂在济木萨修恺安城,并先后在济木萨境内沿官道修筑育昌堡、时和堡、惠徕堡,内设参将、守备、千总、把总衙署,经营屯田,管理卡伦,并分驻提标绿营兵千人防守,其在军政上受乌鲁木齐提督统领,民政上归镇西府奇台县管辖。
  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政府撤销济木萨巡检设县丞,隶属迪化州阜康县。县丞辅佐知县管理四十里井以东至白杨河、大泉之间的民政。
  光绪二十年(1894)重建恺安城,改名孚远城。光绪二十八年(1902),济木萨县丞升格为县,以城名为县名,名孚远县,治所孚远城,隶属于镇迪道迪化府,后隶属于迪化道。
  1950年成立孚远县人民政府,隶属迪化专员公署。195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孚远县更名为吉木萨尔县,隶属于乌鲁木齐专员公署。
  1958年5月,吉木萨尔县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
  2013年,吉木萨尔县下辖6镇3乡:吉木萨尔镇、三台镇、泉子街镇、北庭镇、二工镇、大有镇、庆阳湖乡、老台乡、新地乡。境内有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一〇七团。县人民政府驻吉木萨尔镇。   (县史志办)

知识出处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 2014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 2014》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2014)多角度、全方位、真实地记载了2013年昌吉州各县市联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充分展示了昌吉州各县市联社各族干部员工的精神风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