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精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48397
颗粒名称:
页数: 7
页码: 4-10
摘要: 据有关史籍记载,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境内始有兵屯(军队屯垦戍边),种地4050亩,随后又有了户屯(又称民屯,移民种地)和遣屯(从内地遣送来的犯人种地)。清宣统三年(1911年),全县共种地4003亩。

内容

据有关史籍记载,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境内始有兵屯(军队屯垦戍边),种地4050亩,随后又有了户屯(又称民屯,移民种地)和遣屯(从内地遣送来的犯人种地)。清宣统三年(1911年),全县共种地4003亩。
  1949年,全县播种总面积6.42万亩,其中粮食面积6万亩,亩产93.5公斤,总产562.5万公斤。1988年,播种总面积22.7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2.5万亩,亩产325.3公斤,较1949年提高2.48倍,总产4078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较1949年提高6.25倍。1951年,播种棉花500亩,亩产皮棉10公斤,总产皮棉5000公斤。1988年,播种棉花2.85万亩,亩产皮棉85.6公斤,总产皮棉220.8万公斤,总产较1951年增加440倍还多。1949年底,全县牲畜存栏总数6.66万头;1988年底,存栏总数20.97万头,较1949年增长2.15倍。
  精河盛产枸杞。1974年,从沙山子八十三团场引进试种枸杞(不到一亩),试种成功后发展很快,1988年已发展到8637亩,总产干果911吨,亩产近200公斤,管理好的可达300公斤以上,亩产值1000余元。主要产地是托里乡。以后,枸杞生产继续扩大,1995年面积达5万亩以上,总产达4000余吨。精河枸杞颗粒大,色泽鲜亮,肉质厚,药用成分含量高,又是滋补佳品,质量居全国之首,产量占全国40%,是全国枸杞生产五大基地之一,是新疆枸杞主要产区。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枸杞已成为精河县农业生产的龙头产品。
  精河县很适合种植棉花,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棉花生产发展很快,经济效益可观。1988年种植2.85万亩,总产皮棉220.8万公斤,为此又相应地建起了轧花厂和棉籽油厂。以后,棉花生产继续扩大,1995年面积达17万亩以上,总产皮棉1400万公斤。这对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枸杞和棉花生产的发展,对加快精河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农田灌溉都是用的弯弯曲曲的土渠,不但渗漏大,浇地也不方便,浇地时都是采用原始办法,临时截堵河水和泉水浇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逐年规划建设,所有干渠和支渠都实现了工程化渠道,既防渗节水,又浇灌方便,且扩大了灌溉面积。截至1988年,全县有大型水利工程6项,包括总干渠、4条大干渠和一座大渡槽;各种引水渠总长1262千米,还有牧区防渗引水渠等。农区基本实现渠道工程化。
  1958年以前,精河县没有电,城乡居民用清油灯或煤油灯照明。1958年底,县城开始用一台18千瓦柴油发电机发电,供县党政机关少数单位照明。1966年,增加44千瓦和60千瓦两台机组,县城居民都用上了电。1967年,开始建成水电站,随后又逐年扩建。1979年,全县城镇农村不但全部实现了照明用电,而且解决了工业用电。截至1988年底,全县已建成大小水电站14座,装机容量4851千瓦,部分牧区也用上了电。
  精河县曾是古游牧地,两千多年前就有塞种、月氏、乌孙等在此地游牧。直至18世纪中叶,这里一直是各游牧民族放牧的地方。清乾隆年间至19世纪,农业开始起步并不断发展,但畜牧业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1949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6%;1988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6%。
  新中国成立前,精河县的工业几乎是空白,仅有为数很少的采盐、木工、铁工、烧酒、水磨、榨油、制砖、豆腐、酱醋、靴鞋等行业的手工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工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落后的手工操作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有了现代化技术设备。到80年代,工业种类已有建材、化工、盐业、皮革、机械修造、木材和木器加工、棉纺、印刷、电力、缝纫、酿造、粮油加工、食品加工、饮料、棉花加工、糠醛、磷肥、塑料制品、微型水泵、织地毯等。
  精河的盐储量丰富,质优色白,每年生产都在2万吨上下,是新疆主要产盐区之一,盐产品主要销往伊犁地区和博乐、乌苏、奎屯、沙湾等县市。精河老产盐区主要是沙泉子盐场,1988年又建成艾比湖盐场,利用湖水晒盐。盐的品种有原盐、再制盐、粉碎盐,还有盐化产品芒硝、氯化镁、纯碱、硫化碱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城内仅有呈十字的两条街,乌—伊公路横贯县城,街道路面是土路,房屋都是土房,市容破旧。农村房屋更是一片古老落后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城镇建设投入大量资金,通过规划设计,街道逐年拓宽、翻修、扩建、铺沥青,架设路灯,安装自来水管道,栽花种树搞绿化,楼房也逐年拔地而起。60年代初期,农村开始搞土地规划,1965年开始搞“五好”建设(好条田、好渠道、好林带、好道路、好居民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改变了整个农村的面貌,过去弯弯曲曲的土渠、土路,分散零乱的农田,低矮的土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工程化干、支、斗、农配套渠系,按规划修筑的沙石路面道路,整齐划一的条田,带、网、片状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宽敞明亮的住房,很多农民还修建了砖混结构的住房;除部分牧区外,所有农民家里都由电灯代替了油灯。
  50年代,农村弯曲的土路只能走马车,运输主要靠畜力木制二饼车。60~70年代,改用拉拉车和胶轮大车,也是靠畜力。80年代,逐步代之以汽车、拖拉机等,部分畜力胶轮车和拉拉车也同时使用。至1988年,全县有各种机动车1212辆,有国道公路干线一条,174千米;修筑乡村简易公路433千米,乡村之间道路四通八达,都可以通汽车。特别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兰新铁路西段已于1989年9月铺轨到精河县,对振兴精河经济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988年,全县客运量达55031人次,货运量达25.8万吨。
  1988年,县邮电局下属支局3处、邮电所2处、代办所1处。城乡有邮政投递网点455个,邮路总长556千米。全县10个乡镇场(含农五师3个团场)的58个行政村、88个生产队(连)中,通邮的有119个,捎转27个,一个以县局为中心,以支局为骨干,联结全县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邮政网络已全面形成。电信业务也有很大发展,有电传机、载波机、五单位自动发报机、15瓦电台等。60年代中期,精河县就已开通全县农村电话;大河沿子、沙山子、永集湖、阿合奇农场、精河牛场,以及农五师所属八十二、八十三、九十一团场,都设有电话交换机。1988年,精河县对外直达长途电话线路发展到13条。
  清光绪六年(1880年),精河始设义塾,又称义学,共3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称小学堂,每所有教师1名、小学生12名,共36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有各族小学校9所,学生900余名。1988年,全县有各族小学校47所、教学点23处,共计小学生13061名;有初中10所、高中3所,共计中学13所,中学生7950名(其中高中学生1141名);总计中小学生21011名,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23.4倍。普及初等教育和扫除文盲教育(简称“两教”)也搞得比较出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1985年检查验收,基本合格,发给合格证书,成为北疆地区第一个完成“两教”任务的县。其他文化事业,如广播、电视、电影、图书、文艺、科学技术、体育等方面,同样有着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只有县卫生院1所,医护工勤人员6名,其中医生1名。1988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0处(包括各乡镇场医院和牧区卫生院),医护人员273名,床位206张。此外,还有遍布农村牧区的村级卫生所或个体诊所,其中有乡村医生46名。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场卫生院不同程度地购置了各种医疗设备。1959年初,成立中西药采购站,后发展为药材公司。上述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对整个城乡人民的防疫、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彻底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状况。
  198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589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较1980年的2654万元增长122%;社会总产值为9295万元,较1980年的3818万元增长170%;工农业总产值762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888万元、工业总产值2733万元),较1980年的2456万元增长210%。
  198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044万元,较1980年的2210万元增长1.3倍,较1952年的44.3万元增长114倍;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各地,集市贸易日益扩大繁荣。
  1988年,全县农牧民人均年收入746元,较1980年的197元增长549元,增长279%;职工人均年工资1389元,较1980年的678元增长711元,增长10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住房和吃、穿、用等条件不断改善之外,从80年代初开始,电视机、电冰箱等也逐渐进入普通职工和农牧民家中,部分农民还拥有自己的拖拉机、载重汽车和小汽车。据县商业局和县广播电视局不完全统计和重点调查,1988年全县居民家庭有电视机7200余台(平均2.8户有1台)、洗衣机6000台、收录机4600余台、电冰箱358台。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的历程中,尽管有过失误,甚至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重大失误,但整个社会是在不断前进和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全县各族人民正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各个不同战线上团结一致,开拓前进,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新精河而奋斗。

知识出处

精河县志

《精河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精河县志》全面、翔实地反映精河县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实事求是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精河县历史发展的画卷,广泛涉猎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地理的各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是一部集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精河县的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