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的塑造》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4050
颗粒名称:
页数: 7
页码: 1-7

内容

陈炳文
  1985年秋,乌鲁木齐中学语文教育界曾有过一次轰动效应——“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被人们视为“第三世界”的市十二中高中、初中组中学生“手抄报”分别荣获“全国中学生手抄报二、三等奖”。你可知道吗?该校手抄报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就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王德珍同志。那时,我作为全国中语会理事、新疆中语会和乌鲁木齐中语会理事长,作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曾和我们的同仁们为此而拍手称快过,曾把王德珍同志当作语文教改的先锋人物尊敬过、赞扬过。
  1990年夏,乌鲁木齐市财政系统学校首届德育研讨会胜利召开之时,从教三十多年的高级讲师王德珍老师,又以中专语文教师的身份(那时她已调市财贸学校任教)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科研论文——《任课教师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的关键是教师的魅力和教学的魅力——语文任课教师德育十得》,反响强烈,深得评委和市教委有关负责同志的好评,经评比,该论文荣获一等奖,并名列一等奖中的第一名。我们更为此热烈祝贺过。
  德育研讨会以后,王德珍同志将她已发表过的近四十篇文章进行了一番整理、润色,集成《美的塑造》,伴随着新时代的旋律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美的塑造》的问世,不仅是一位普通的中学女教师的光荣,而且也是我们中学语文教育界引为自豪的喜事。我作为本书出版前的一位热心读者,怀着敬佩的心情向作者致以热烈祝贺,向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同仁们和广大青少年朋友以及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师生们积极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是富有特色的,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意高。“为什么要教语文”、“教怎么样的语文”,迄今为止,还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恐难一时取得完全一致的课题。但王德珍同志,则明确地表明:语文教学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应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语文训练过程之中;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重视智力因素(含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审美观的培养。作者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近几年社会冲击波的冲击,诸如新的读书无用论,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的冲击,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倦怠、焦灼情绪,因而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心理障碍多端,厌学、弃学现象严重。而我们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显得十分薄弱和乏力,教学步履维艰,质量呈滑坡趋势。怎么办?作者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而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作者把语文教学的地位、目的、任务,放在广阔的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之上,放在“育人”这个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之上来加以综合的探讨,应该说这是比一般人的眼光要大、要远,比一般从教者的认识要高、要深。
  二、内容全。本书以教师的魅力和教学的魅力为中心,前后延伸,左右勾联,全方位地探讨语文教学的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规律。在作者的教育体系中,是把德、智、美三育融为一个整体的;而“道的教育”和“美的塑造”在语文课上又不是孤立的、游离的,而是和语文教学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的。就语文教育这个系统而论,作者也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用辩证的观点来加以研究的:从课内的语文教育到课外的语文活动(或称第二课堂);从阅读教学到作文教学;从教法到学法;从教师的立身、立言、立教、备课到育人、传知、引趣、批改作业(含批改作文、讲评作文);从培养“尖子”学生到关心“差下”学生;从普通中学青少年学生到中等专科成人学生;……。本书都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从中揭示出许多具有普遍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的教学规律。从微观方面看,即分开来看,本书各章都是能独立成篇的,而从宏观方面看,即合起来看,全书十多个章又是一个有着彼此相关、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作者力图熔智育、德育、美育于一炉,力图全面而系统地反决她从教三十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美的塑造》,既是一本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法的好教材,又是一本德育教学法、美育教学法的好教材。这种内容方面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我认为是本书的第二个特色。
  三、观点新。为了探索现代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现代语文教育的艺术,本书作者既注意继承发扬我国从古到今的丰富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又注意学习借鉴当代国外有益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并力图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审视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精心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比如,作者认为“成功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苛求,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的磁化,‘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师生间要做到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以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形象,塑造美的灵魂”。又比如,作者把“语文教师德育十得”,概括为二十个字:“渗透”、“迁移”、“揉进”、“溶入”、“寓合”、“融合”、“楔入”、“调遣”、“潜移”、“默化”;把这“十得”引申为:①长期刻苦努力造成的个体修养,是教师魅力的基础,有利于“渗透”德育,把社会和学校的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动机。②“以身立教,言必行,行必果”,是教师魅力的捷足,有利于“迁移”德育,启迪学生,使之有法可效。③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有利于“揉进”德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④关心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教师魅力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溶入”德育,克服厌学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由被迫到自我的升华。⑤尊重学生、相机引导是教学的魅力的关键,有利于“寓合”德育,创造全新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教学秩序。⑥“启发式”教学,是教师魅力的钥匙,有利于“融合”德育,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启迪心智,培养有创造精神的人才。⑦生动形象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课堂艺术是教学魅力的翅膀,有利于“楔入”德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⑧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安排教学内容、教育活动,是教学魅力的风帆,有利于“调遣”德育,发现、珍惜、促进学生个性中的优良特征。⑨开辟第二课堂,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课外语文活动是教学魅力的桥梁,有利于“潜移”德育,开阔学生的眼界,多方面地吸取知识营养,以适应现代化需要。⑩“见缝插针”,不失时机地进行“缝补”,是教学魅力的纽带,有利于“默化”德育,结合时代精神,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除此之外,作者还总结出“留有‘空地’,使其‘自垦’,是教学魅力的姐妹,有利于‘滋润’德育,做到教有‘空白’,学有想头”;“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表达是教学魅力的伴侣,有利于‘穿插’德育,培养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从而正确认识社会,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知、情、美’的结合是教学魅力的益友,有利于‘辐射’德育,使学生的心灵领略美的世界,从中得到陶冶、净化、鼓舞和启迪”,等等。也许上述有些提法还不一定尽如人意,但客观地说,这些观点,无一不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无一不凝聚着作者几十年教学的心血,无一不闪烁着作者殚思竭虑的智慧之光。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作者这些观点,是因为这些观点都是作者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是给人耳目一新,启人思考、发人深省的有益的经验。唯其具有观点新这一特点,也就是本书出版的价值所在。
  四、语言美。本书讲的是“美的塑造”,讲的是教师和教学的魅力,而作者使用的语言也是美的,也是富有感染力的。全书行文流畅,文字清新,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一些板着面孔抽象地说教的书不同,本书引用了大量生动感人的“优化教育”的事例,穿插了许多富有情趣的德育小故事,以及精选了一些学生优秀习作的片断和作者本人撰写发表的论文的某些片断。
  五、实用强。本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那就是它具有鲜明的实际应用价值。作者力图从教学实践中概括出规律性的理论来,又力图以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新的教学实践。因之,书中一事一议,一理一例(或多例),既有一般的理论原则,又有个别的具体做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精选教例时,着意对目前语文教学中还比较薄弱、比较困难的作文指导、作文评改、语言教学等方面的一些成功的教例作为重点之一,进行了令人信服的介绍与阐释。这样做,教师便有理可依,有法可循(或借鉴),既能开拓思路,又能有所启发运用于实践。重视理论的探讨,却又不停留于抽象说教,而是把理论导向实用;重视实际应用,却又不就事论事,而是置之于理论指导之下,这就使本书具有认识的和实用的双重价值。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深切体会的那样,“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教学魅力的核心”,本书“立意高、内容全、观点新、语言美、实用强”等特色的核心也就是“热爱”。王德珍老师对边疆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中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痴情,对青少年学生的关心,是她三十多年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动力,是她不断追求、不断奋进的源泉,是她虽年老体衰仍发挥余热、意气风发继续教改、辛勤笔耕的精神支柱。从某一意义上说,《美的塑造》,就是王德珍老师“热爱”的美好心灵的真实反映,就是王德珍老师“真诚”的善良热情的纯净结晶。如果有人要问我怎样才能读好、用好这本书的话,我可以坦率地回答你,那就是要像王德珍老师那样,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刻苦钻研、灵活创造、开拓奋进。
  本书出版之前,作者王德珍同志嘱我为该书写序,我欣然应命,写了上面一些话,聊当序,请读者指正。
  1991年3月9日
  于新疆教育学院

知识出处

美的塑造

《美的塑造》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2

王德珍同志将她已发表过的近四十篇文章进行了一番整理、润色,集成《美的塑造》。本书所集文章,论述了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规律及如何搞好教学、启迪学生“美”的思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