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再度振兴时期的实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2918
颗粒名称: 三、再度振兴时期的实践
分类号: F426;F326;A849
页数: 8
页码: 214-221
摘要: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农垦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成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农垦思想也全面形成。全国农垦系统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拨乱反正、正本清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使农垦事业出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是邓小平农垦思想得到最充分实践的时期。
关键词: 国营农场 责任制 联合企业 农垦企业 邓小平

内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农垦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成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农垦思想也全面形成。全国农垦系统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拨乱反正、正本清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使农垦事业出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是邓小平农垦思想得到最充分实践的时期。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关于农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其中包括:国营农场要搞多种经营,变成农工商联合企业;农垦企业要实行财务包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农垦科技,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抓紧、抓好农垦教育,加强干部、职工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农场干部要实现“四化”;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强屯垦戍边,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新贡献等等。他的这些思想都得到了实践。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对农垦系统贯彻落实邓小平上述思想的过程予以概述。
  1978年9月15日,邓小平视察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时提出:“农场不仅要搞粮食,要变成农工商联合企业,基本是农业加工,农业的技术改造,它可以搞种子基地,可以搞种子工厂,搞肥料工厂,农业最终是要工业化的。”9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人民公社、国营农场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座谈会,确定了试办单位,研究了试点办法。
  1979年起,我国农垦系统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关于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的暂行规定》。指出:从1979~1985年,对农垦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亏损不补,有利润自己发展生产,资金不足可以贷款的财务包干办法。这改变了国家对农场统收统支的财务制度,克服了农垦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这个制度一直实行到1993年。5月,农垦部成立。7月,国务院转发农垦部《关于尽快把国营农场办成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座谈纪要》。8月,农垦部颁布了新的《国营农场工作条例》(试行草案)。9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时期办国营农场的方针和任务是:“努力办好国营农场,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目前仍然亏损的农场,要限期扭亏为盈。搞得好的,盈利多的,职工收入可以增加。1985年以前,国营农场利润不上缴,用以扩大再生产,搞好多种经营,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销自己产品的商业,尽快建成农工商联合企业,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①1980年3月,中国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在北京成立。此后,农工商联合企业大发展。到1984年,全国的国营农场基本上都建立了农工商联合企业。这就调整了农场的产业结构,改变了多数农场单一经营农业的状况,提高了农垦企业的整体效益。
  1981年8月,邓小平、王震、王任重等视察新疆石河子垦区、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等地。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标志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恢复。
  1981~1982年,内蒙古、黑龙江、湖北、新疆兵团等垦区的部分国营农场,借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开始实行大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在农场统一领导下,把各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包干到户,实行定额上缴,费用自理。分配办法是缴够国家的,留足企业的,剩下都是职工自己的。1983年2~3月,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在广东湛江举行。会议指出:农垦企业要吸取农村联产承包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推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营农场和广大职工要求实行大包干的,都应积极支持。当年,大包干责任制在全国各大垦区农场普遍推行。
  1983年8月7日,邓小平视察黑龙江垦区友谊农场。他听取垦区生产建设情况汇报时说:“你们不仅要作商品粮基地,还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饲料工业。不然的话,搞那么多粮食,运输也是个大问题。不光交粮难,运输也难哪!”①关于种子现代化建设问题,他说:“要引进国外繁育良种的技术,下决心,三五年内把种子工作搞好。有了种子公司还要立个种子法,要规定不论农村或农场,都必须用种子公司的种子。这是增产的最经济措施。”②关于机械化提高后,农场劳力相对剩余问题,他说:“你们分离出这么多劳动力,要注意大搞多种经营哟,要多发展林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加工业,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③关于院校建设、职工教育、提高干部素质问题,他说:“你们抓对了,但要抓紧、抓实。还要使各级领导班子年轻化……农场级干部活动在第一线,工作任务重,很辛苦,更需要年轻力壮些,尽快争取平均不超过40岁才好。”①
  1983年8月15~26日,全国农垦工作汇报会在新疆石河子市召开。会议研究了如何打破办场的老模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包干到户发展到试办家庭农场的问题。会议认为:农场的症结是“一死二穷”,决定在国营农场内部实行职工家庭承包,试办家庭农场,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的新路子。会议部署了各垦区试办家庭农场的工作。11月19日,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关于在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意见》。12月,颁发《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意见》。同月,颁发《国营农场实行“大包干”办家庭农场有关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意见》。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1号文件,即《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机械化水平较高,不便家庭承包的,也可实行机组承包。”②此后,全国各垦区家庭农场大发展,迅速变成全国国营农场联产承包的主要形式。8月14~15日,胡耀邦视察黑龙江垦区前进、洪河、兴凯湖3个农场,就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改革管理体制、垦区的生产建设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8月23日~9月2日,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在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加快农垦企业改革的意见》、《积极发展和认真办好职工家庭农场》、《国营农场职工家庭农场章程》(试行草案)等文件。
  家庭农场的兴办,在组织上结束了高度集中的生产经营体制,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分配上结束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取消了等级工资制,实行了大包干等分配办法;在资金上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鼓励职工实行生产费和生活费两费自理,兴办开发性家庭农、林、牧、渔场。这就从根本上冲破了国营农场旧的体制,改革了国营农场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职工收入与劳动成果直接挂钩,大大激发了农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全国农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了多种经济成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明确指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农垦部也明确提出,国营农场可以采取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1986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农垦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指出:“农垦工业、商业、服务行业要实行‘全民、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办集体工业、商业,鼓励和扶持职工个人办厂、设店、开作坊。农场原有的某些小型工、商业,可以承包给职工集体、个人经营。服务行业可由职工家庭自营。”此后,各大垦区按照这个文件,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集体、个体、私营、“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各垦区改革了分配方式,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起来。
  1987~1988年,全国农垦系统改革了企业领导体制,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传统的农垦企业领导体制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场(厂)长负责制,它存在责权分离、党政不分的弊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1984年,农垦系统开始在11个垦区100多个企业试行场(厂)长负责制。1987年9月,农业部在安徽召开全国农垦企业推行场长负责制工作会议,要求在全国各垦区推行这一制度。1988年,60%以上的农垦企业都实行了场(厂)长负责制,并实行了场(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终结审计制,在企业内部普遍建立了目标管理体系和网络。
  1988年1月,农业部决定借鉴城市企业改革经验,在全国农垦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主要内容是:各级农垦主管部门简政放权,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承包的内容包括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国有资产增值、上缴利润、职工收入、文明建设几项指标。承包的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一般以前三年平均数和适当增长比例为基数。通过平等竞争,公开招标,答辩评审,择优选拔。承包期3~5年。承包经营改变了党政不分、职责不明的状况,理顺了国家与农垦企业的关系,使原来的行政管理变成了合同管理,使企业干部由任命制变成了聘任制,企业变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
  1988年2月2~3日,王震视察粤东垦区时,专程到中国农垦南方公司所属深圳牛奶公司、中国农垦果菜公司考察。指出:发展特区农垦,要培养一批对外开放,适应特区经济建设的人才;要为内地农垦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办法。
  在邓小平农垦思想的指引下,在实践邓小平农垦思想的过程中,我国农垦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1996年,全国农垦独立核算企业从2410个增加到5414个,其中国营农场从2067个增到2128个,工业企业从218个增到1188个,建筑企业从29个增到116个,运输企业从30个增到45个,商业企业从66个增到1937个。总人口从1095.84万人增到1238.91万人。土地总面积从2990.66万公顷增到3922.39万公顷,耕地面积从428.4万公顷增到470.04万公顷,胶园面积从30.1万公顷增到37.75万公顷。国内生产总值从120.97亿元增到622.3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从85.04亿元增到1390.9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从47.43亿元增到649.95亿元,工业总产值从37.6亿元增到740.99亿元。
  在农产品产量方面,粮食产量从648.5万吨增到1551.34万吨,棉花从7.42万吨增到50.95万吨,油料从8.54万吨增到32.96万吨,糖料从94.29万吨增到676.27万吨,干胶从9.5万吨增到31.44万吨,粮食商品量从197.66万吨增到1106.45万吨,牲畜存栏总数从1322.83万头增到1683.28万头,肉类产量从18.44万吨增到71.96万吨。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原煤从375.95万吨增到902.15万吨,发电量从4.71亿千瓦小时增到30.53亿千瓦小时,化肥从4.3万吨增到17.4万吨,水泥从31.92万吨增到473.77万吨,布从9755万米增到2.67亿米,机制纸从5.94万吨增到58.43万吨,机制糖从10.5吨增到75.25万吨,饮料酒从3.7万吨增到98.62万吨,食用植物油从3.41万吨增到32.25万吨。
  出口商品额从2.8亿元增到80.32亿元。年财务盈亏从亏损9123万元变为盈利9600万元。职工年均工资从486.5元增到4031元。农垦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定购粮的1/10,商品率高于全国农村35个百分点,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出口大豆占全国的1/3,棉花、机制糖、对虾、羊毛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10,乳制品产量占全国的1/3,大中城市的消毒奶85%以上由农垦供应。
  在社会事业方面,农垦科研稳步发展,现已建成较完善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和网络。在教育事业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网络。在卫生事业方面,垦区的医疗设施建设、地方病防治以及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农垦文化事业也得到发展,文学艺术、新闻报刊、广播电视、群众文化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繁荣景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垦组织,特别是边疆垦区的农垦组织,高举着爱国主义的旗帜,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维护政治稳定、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保卫祖国边防,改造罪犯,安置内地移民,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垦系统的广大干部和职工,正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农垦经济体制,为了实现农垦跨世纪的战略部署,努力促进农垦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力争使我国社会主义农垦事业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

附注

《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农垦工作文件资料》1983~1990年,第162页。;《农垦工作文件资料》1983~1990年,第163页。;《农垦工作文件资料》1983~1990年,第163页。;《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983~1990年,第163页。;《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8页。

知识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一书准确界定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科学含义,客观描述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历史发展,如实反映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内在逻辑,全面概括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基本观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