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多种经营,开办文教卫生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山农场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8462
颗粒名称: 四、发展多种经营,开办文教卫生事业
分类号: F426;R197;F293
页数: 5
页码: 11-15
摘要: 1959~1962年,红山农场在大搞开荒造田、水利开发建设的同时,白手起家,逐步发展到开办工副业、商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事业。建场初期,农场利用原建新社的铁木工人员和设备,在几间民房中办起综合加工厂。厂内设有铁木工坊、粉坊、油坊、皮坊、毡坊等,手工制作铁、木工具和家具,年加工近百件(套)。年生产皮绳300多条、皮大衣480件(套)、毛毡750条、毡筒320双。皮件和毛毡制品主要供给集体和卖给私人使用。
关键词: 巴里坤县 供销社 生产队 卫生院 职工群众

内容

1959~1962年,红山农场在大搞开荒造田、水利开发建设的同时,白手起家,逐步发展到开办工副业、商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事业。建场初期,农场利用原建新社的铁木工人员和设备,在几间民房中办起综合加工厂。厂内设有铁木工坊、粉坊、油坊、皮坊、毡坊等,手工制作铁、木工具和家具,年加工近百件(套)。年生产皮绳300多条、皮大衣480件(套)、毛毡750条、毡筒320双。皮件和毛毡制品主要供给集体和卖给私人使用。粉坊以豌豆、马铃薯为原料用石磨加工,年产粉面约18吨、粉条3吨。油坊用传统工艺年榨菜籽油约5吨,主要供应各大队食堂,少部分卖给职工。加工厂逢年过节屠杀牛、羊,用于改善群众生活。1963年,综合加工厂又增加了缝纫组,年经营收入近20万元。集体食堂所用面粉由生产队用石磨加工。当时虽然加工设备落后、技术低下、质量欠佳,但对于保障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9年3月,农场成立副业队,有职工20多人,在哈密以挖掘固体芒硝为主。因芒硝销售渠道不畅,次年,副业队迁至哈密七角井盐厂,建起了第一家以盐业生产为主的基地。到1963年修建宿舍10余间,职工增加到36人,开挖盐池12个,年产食盐629.5吨,创产值近万元。
  1959年4月,农场在巴里坤县博尔羌吉镇西3~4千米处建立煤矿,矿长杨生贵。有工人10余名,开挖竖井1对,井深40多米。当时生产条件十分简陋。工人脚踩壁窝上下井,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钻头在宽1米、高1.6米左右的煤道中开凿块煤,用牛皮篓背或拖至井口下,井上工人用手摇轳辘单班提升,日产原煤约14吨。1963年,新开挖煤井一眼,井深50米,用畜力转拉提升代替了人工手摇轳辘,年产原煤807吨,年盈利0.57万元。当时,虽矿井设备简陋,挖煤方法原始,但基本解决了职工冬天取暖所需用煤。
  为了尽快改变生活条件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1961年,农场各生产队均抽出10多人组成基建组。先修建地窝子,后建筑无砖基的土木结构住房,建造生产队办公室、库房,场部道路两侧修建商店、邮电局、银行等,当年完成建筑面积约8530平方米,其中地窝子面积3412平方米。1962~1963年,全场完成房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农场商业起步较早,1958年8月建场时,为方便职工生活,石仁子供销合作社在场部建供销社,配售货员3名,隶属农场供应股管辖。当时,虽然日用品缺,商品供应紧张,烟、糖、肥皂、布匹等均凭票供应或计划分配,但是,日用品基本保证了群众最低生活需要。1963年,供销社扩大经营范围,主要零售日用百货、针织、副食品、布匹和五金等商品,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供销社下设理发店、修理铺。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种类逐渐增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当年全场社会零售商品总额达10多万元。
  为了使农场适龄儿童都能及时入学,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9年1月,农场接管了巴里坤县设立的三仙户小学,有教学班4个,教师4名,学生150人。随后,为照顾场区边远学生入学,在三大队二分队(农九队)开办三仙户小学附小。聘用教师2名,设置一至四年级,共有学生59名,实施复式教学。1960年3月,三仙户小学附小命名为三大队小学。同时,农场开设了民族马背小学,哈萨克族木尔扎汗担任教师,有民族学生14名,老师骑马轮流到各毡房分科教学。
  1959年冬闲时节,根据巴里坤县扫盲工作的指示精神,农场各分队开办扫盲识字班。各班有45岁以下学员20多人,并制定互帮互学、检查汇报、多识字奖励等制度,全场有80%以上职工参加识字学习,一般学员均学会500~1500个字。1960年3月,扫盲识字班停办。继扫盲识字班后,各分队常年坚持举办扫盲夜校,对16~40岁年龄段文盲进行持久扫盲。1962年结合扫盲工作,农场开展速成扫盲。
  为了保障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农场成立后,在三仙户民房内开办卫生院,院长李良俊,有医生、护理人员共5人,有病床2张。当时医疗设备极其简陋。1961年,农场新建卫生院房屋8间,设有门诊室、化验室、治疗室、中医治疗室等,除医治常见病外,还能及时抢救危重病人。1962年,哈密卫校毕业生王爱国、刘宗玲分配到农场卫生院,医护人员增至14人。王医生年轻能吃苦,每逢牧民进入冬牧场,他就经常顶风冒雪为牧民巡回治病,深受哈萨克牧民的爱戴。随着卫生院规模扩大,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使职工有病就医不出场,方便了群众。
  建场初期,农场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发展多种经营,对于改善职工群众生活,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教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农场社会事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红山农场简史

《红山农场简史》

出版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出版地:2009

《红山农场简史》是一部展现红山农场47年发展的历史文化成果。《简史》再现了三代屯垦戍边的红山人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可歌可泣的奋斗足迹,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