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屯垦戍边,建立胜利六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七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83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屯垦戍边,建立胜利六场
分类号: F426;F323;F326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原新疆民族军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十三师骑兵第三十七团。同年12月,骑兵第三十七团从伊犁地区调防阿克苏地区。1950年3月,二军步兵第五师奉命抽调一批干部到骑兵第三十七团,协助建立党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1951年初冬,第三十七团遵照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发布的生产命令,奉命从温宿县进驻玛滩,进行开发性垦荒生产。
关键词: 农一师 维吾尔族 新疆军区 阿克苏 生产建设兵团

内容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原新疆民族军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十三师骑兵第三十七团。同年12月,骑兵第三十七团从伊犁地区调防阿克苏地区。1950年3月,二军步兵第五师奉命抽调一批干部到骑兵第三十七团,协助建立党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1951年初冬,第三十七团遵照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发布的生产命令,奉命从温宿县进驻玛滩,进行开发性垦荒生产。
  玛滩,相传500年前系游牧民族从伊朗玛达音城迁移至此定居,形成一个部落,沿用原名称“玛达音”,后在长期使用中,口语发生音变,变成了“玛滩”沿用至今。玛滩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阿克苏河和多浪河冲积平原三角洲交汇地带,开发之前,此处沙丘连绵起伏,红柳丛生,荆棘纵横,铃铛刺、野草交叉生长,甘草、野麻、芨芨草铺天盖地,野猪成群,盐碱滩一望无际,地表盐碱壳的厚度达65厘米以上,挖块盐土都可熬盐,人称玛滩有三宝“苍蝇、蚊子、芦苇草”。
  初进玛滩,三十七团在玛滩西北部(历史上为台兰河冲积地带,天山南麓山前洪积平原末端,现七团六连所在地)安营扎寨。没有住房,战士们用红柳、杨树枝、芦苇扎成树草把搭建草棚,挖“地窝子”;没有床,战士们睡野麻床;没有可饮的好水,战士们喝盐碱水。为迅速发展生产,三十七团各民族指战员自己动手打制生产工具。1952年7月,在十三师师长依敏诺夫亲自勘察设计下,决定引阿克苏河水修筑一条8千米长的干渠。此时,正值盛夏,三十七团全体指战员克服重重困难,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较短的时间里,他们用坎土曼等简陋工具挖通了8千米长的干渠和12千米长的八达岭干渠、10千米长的支渠,当年垦荒533.33公顷(8000亩)。
  1953年3月,三十七团调防,所有土地移交阿克苏专区公安处劳改大队。劳改大队从温宿县出发,步行3天到达玛滩。下辖3个生产队、1个副业队。全队近900人,在此建立玛滩劳改农场,场长阿不力孜·莫沙(维吾尔族)。
  1954年5月,劳改农场更名为国营玛滩农场,隶属阿克苏专区。为扩大生产,农场延伸干渠4千米,开挖支渠1条、排渠3条,初步修通了玛滩至阿克苏公路路基,对现有土地渠道、公路、牧场进行统一规划,修建农场办公室、粮仓、农场库房、卫生所等房屋和宿舍数幢。
  1956年3月,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新疆劳改农场和工程队移交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的决定及自治区公安厅和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联合工作指示,经农一师与阿克苏专区商洽,国营玛滩农场全部人员、所有资产全部移交农一师。3月21~23日,正式办理移交手续,其中耕地1063.2公顷(15948亩),新垦土地426.83公顷(6402.45亩),净资产总额914005.19元,所属单位5个,全体人员900余人。3月26日,原国营玛滩农场正式改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胜利六场”,农一师党委任命阿不力孜·莫沙(维吾尔族)为场长,阿不都瓦提依提·艾山(维吾尔族)和李凡林为副场长,崔凤鳌任政治处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胜利六场临时委员会,委员崔凤鳌、李凡林、王迎春、李双喜、侯宪奎、梁彦军,崔凤鳌任临时党委书记。
  1956年6月,胜利六场召开临时党委扩大会议,讨论研究了农场生产规划,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为加快胜利六场的建设,农一师从各农场陆续抽调职工编入胜利六场。同年8月中旬,218名河南支边青年进场,全场总人口1750人,其中职工750人。为合理使用人力和物力资源,9月1日,胜利六场进行建制调整,成立了4个农业生产单位和3个基建队、1个畜牧队、1个副业加工队和机耕小队,并成立医务所和警卫排等。
  当年下半年起,胜利六场集中全部人力进行开荒,职工们风餐露宿在开荒工地上,克服蚊虫叮咬,点着篝火,搬沙包,平碱沟,挖树根。没有菜吃,就用盐水代替。为抓进度,许多职工双手打满了血泡,鲜血染红了坎土曼把子仍不放下工具。1956年10月,农场购进两台德特—54型拖拉机,代替了部分人工田间作业。当年开荒改建土地533.33公顷(8000亩),种植作物1449.46公顷(21472亩),其中首次种植棉花182.24公顷(2733亩),总产皮棉6786千克,单产37千克/亩;总产粮食799吨,单产48.33千克/亩,实现生产总值49.45万元,财务盈利1.65万元,实现建场开门红。
  为实现农场正规化建设,1956年秋冬,自治区荒地勘测设计局土壤详测第五队和兵团测量队相继来到胜利六场进行土壤调查和地形测量,测绘了胜利六场土壤分布图、地形图,编写了土壤详测报告。经农一师党委决定,会同阿克苏专署成立了国营胜利六场规划设计委员会。1957年初,农一师荒地勘测设计队来场进行农场的全面规划设计,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师勘测设计队绘制了胜利六场水文地质图,收集了气象、农、林、牧及其他有关技术经济资料。1957年9月3日,胜利六场规划设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对场界和原住该区域的维吾尔族农民用地调整作出了三项决议,决议规定:胜利六场场界为东至排碱渠(多浪河故道),南至阿克苏河岸沙滩三沟坎,西至阿克苏哈拉塔乡耕地边,北至沙丘沿多浪河边。并确定国营胜利六场场间土地规划第二方案。11月1日,根据场界测量成果,胜利六场规划设计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并邀请阿克苏县哈拉塔乡群众代表进行现场定界,双方代表在胜利六场有关区域、土地、草场、水源说明书上共同签字,初步完成了场界划定工作。
  根据勘界后的规划,胜利六场土地总面积124.05平方千米(186083亩)。通过胜利五渠,从阿克苏新大河引水灌地。全场规划8个作业站、26个生产队,耕地划分为30个轮作区,26个条田,实行棉花、谷物、水稻轮作制,每个条田面积一般为40公顷(600亩)。
  1957年,为迅速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胜利六场首先组织了3个基建队,集中开垦第二、三作业站,当年开荒735.73公顷(11036亩),洗盐碱地429.3公顷(6440亩),并在开垦的土地上试种水稻200公顷(3000亩)。由于气候干旱、缺水及农业技术措施不力等各种因素,只有一部分水稻试种成功。但实践证明,在重盐碱地上种植水稻,不但可以改良土壤,而且洗盐效果好,为农业生产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科学道路。
  5月初,全场又紧急组织700多名劳力,仅用8天时间,挖土方6万立方米,开挖了一条4千米长的引水干渠,并修建了北一支渠。针对场土地盐碱重的特点,1957年,胜利六场开挖向场外延伸的3条大的干排和6条支排,总长达81千米,排水控制面积达4000公顷(60000亩),使地下水位下降了1.5~2.5米,有效地遏制了土地盐碱化。
  为适应迅速扩大的农业生产。同年,场成立了农机小队,有机务人员17人,大中型拖拉机6台及配套农机具4台架,机械总动力207千瓦,农机作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年底,胜利六场的耕地面积增至1905.6公顷(28584亩),粮食总产631吨,单产698千克/公顷;棉花总产99吨,单产346千克/公顷。

知识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七团简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七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从各个层面全面反映出农一师七团各级党组织领导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开发建设新疆,捍卫祖国统一和巩固边防的辉煌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