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诞生并成长于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十三师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8261
颗粒名称:
一、诞生并成长于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分类号:
A841;D231;K825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的前身,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它是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闽西土地革命风暴的兴起应运而生的。
关键词:
红一方面军
毛泽东
红一军团
红二十五军
中国工农红军
内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的前身,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它是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闽西土地革命风暴的兴起应运而生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党政权。这个政权对外实行反苏、亲帝政策,对内竭力维护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血腥地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断然作出决定,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同年10月初,起义军在南下广东途中遭到重创。保留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入湘南,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并与当地农民一起举行了湘南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因当时攻打长沙失利,9月20日,部队向井冈山转移。秋收起义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进攻城市为主,因缺乏战斗经验,终遭挫折。但这次起义公开打出了我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建立了工农革命军,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地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毛泽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于10月7日,率部在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军与毛泽东所率领的部队在井冈山宁冈县砻市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辖3个师,共约1万人。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朱毛会师后力量壮大了,接着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在湖南平江举行起义,组成红军第五军。12月11日,红五军主力700多人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并编入红四军,进一步壮大了红军力量。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1928年12月,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开始了土地革命。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向闽西进军,并以红四军的名义宣传红军的土地革命政策,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部队在长汀等地开展群众工作,建立了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推动了闽西革命形势的发展。当时,龙岩、长汀等地区的农民依托红军的力量,纷纷组织赤卫队、暴动队,揭竿而起,打土豪、分田地,掀起了气势磅礴的群众土地革命运动。在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斗争中,龙岩青年农民罗元发、长汀青年船工刘云彪等有志热血青年,积极投身家乡的土地革命斗争并参加了红军。参军后,他们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经受了革命战争的严酷考验,成为我军一代杰出的英模人物,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0年6月,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和中共闽西特委在福建长汀县举行联席会议。根据6月会议的精神,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三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为红军第一军团),全军共两万多人。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担任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此间,红五军和红八军在湖北大冶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兼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在湖南浏阳与红三军团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朱德任总司令。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中央决定红军进行战略性转移。10月中旬,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21日,红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8万余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为了在长征中探清北上路线,摸清敌军军事部署、兵力和堵截实况,以便顺利行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决定成立直属侦察连,任命刘云彪为连长,肖锋为指导员。该连是组成农十三师前身较早的一支武装力量。
在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直属侦察连在刘云彪的领导下,担负着前卫和侦察任务,他们机智勇敢地穿插于敌人前沿阵地,及时摸清敌情,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主力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城、飞夺泸定桥等重大战斗。在战斗中,侦察连不断发展壮大。1935年1月,红一军团侦察连扩编为骑兵侦察营,营长梁兴初,副营长刘云彪(三个月后刘云彪任营长),教导员蔡顺礼。
由于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减员较多,中央决定红军部队进行缩编。1935年9月,将中央纵队和第一、第三军(即红一军团、三军团)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陕甘支队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部队会师。1936年红军扩编后,又恢复了红一军团红一师的番号,下辖三个团,一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罗元发。
1936年2~5月,红一军团侦察营在陕北参加东征和西征战斗。2月,在东征战斗中,骑兵侦察营一连在山西孝义县的战斗中歼敌一个营,俘敌5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多支。接着骑兵营在洪洞县伏击敌骑兵,缴获战马200多匹及大批枪支弹药。随后,骑兵营又在闻喜县东镇歼灭河南军阀商震部一个营,俘敌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东征作战,沉重打击了山西军阀阎锡山,揭露了敌人卖国和内战的反动面目,宣传了我党的抗日主张,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以后我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打下了基础。5月,骑兵营接受一项特殊任务,赴甘肃会宁、静宁接应红二、四方面军。营长刘云彪命令骑兵一连连长范长彪率全连人马西征。部队带着毛泽东给朱德和贺龙的亲笔信以及一批食品、衣物等,从吴起镇出发,一路拼杀300余千米,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西征作战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1936年5月,红一军团骑兵侦察营扩编为骑兵团,团长刘云彪,政治委员彭胜和,副团长唐建民,参谋长李钟奇。
农十三师前身在革命战争年代另一支较早的武装力量是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五团。这支部队最初为鄂豫皖苏区的农民赤卫队,1933年6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手枪团,1934年10月改编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五团。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由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举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1月26日,红二十五军途经河南方城县独树镇,准备向伏牛山挺进时,蒋介石下令调鄂豫皖边的东北军第六十七军3个师会同第四十军和陕军一部,向红二十五军发动大“围剿”。徐海东多次与程子华、吴焕先研究后提出“先疲后打”的作战方针,决定先吃掉敌人一部,待抓住有利战机再全歼敌人。按照既定作战方针,红二十五军将领身先士卒,带领全军指战员英勇灵活作战,沿着山地西进,利用有利地形,在敌人重兵包围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经8个小时战斗,歼敌1800余人。这次战斗是红二十五军一次重大的、关系生死存亡的战斗,红军虽付出了伤亡300余人的代价,但最终挫败了敌人的围歼计划。红二十五军历经千辛万苦,于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所率领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永坪会师壮大了西北地区红军的力量,为迎接中共中央和红军陕甘支队的到来创造了条件。9月18日,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红二十五军经过长征后只剩下5000人。会师后,二二五团编入红十五军团。11月3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归属红一方面军的统一指挥。
1936年2月,二二五团随中央红军东征至山西,在孝义县兑九峪战斗中,其主力担任主攻,歼敌一个营,缴获大批武器弹药。6月,在西征中,二二五团参加了解放定西、盐池等战斗,扩大和巩固了陕北根据地。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红一军团侦察连、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五团在长征途中与兄弟部队一起不畏艰险,冲锋陷阵,终于夺取了长征的胜利。陕北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在刘志丹的领导下,打破了国民党的围剿,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把革命大本营奠基在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出处
《农十三师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全书分铁马金戈的光辉历程、挥师挺进新疆,驻守哈密、“文化大革命”中的哈密垦区、富民兴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共9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