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拉瓦克佛寺遗址的雕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代雕塑辑佚》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6146
颗粒名称: 4.拉瓦克佛寺遗址的雕塑
分类号: F426;F127;F832
页数: 1
页码: 6-6
摘要: 拉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东北,在玉龙喀什河对岸的沙漠中,属于阗国,时代约在五世纪左右。该佛寺以佛塔为中心,塔基亚字形,高约30呎,塔身径约32呎;在塔之西南还另有一小塔。两塔之外,有边长141×163呎,厚3呎的方形围墙,东南壁中间开寺门(插图3)。这种形制,在犍陀罗和印度均可找到它的原形。拉瓦克佛寺遗址出有大量泥塑佛像,仅沿东南侧、东北侧和西南侧围墙内外就发现80余躯近于圆雕的等身佛立像(上半身毁),大像之间还配置有诸种富于变化的小佛像和小菩萨像(图版17、18、19)。
关键词: 玉龙喀什河 犍陀罗 佛寺遗址 二佛寺 大谷探险队

内容

拉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东北,在玉龙喀什河对岸的沙漠中,属于阗国,时代约在五世纪左右。该佛寺以佛塔为中心,塔基亚字形,高约30呎,塔身径约32呎;在塔之西南还另有一小塔。两塔之外,有边长141×163呎,厚3呎的方形围墙,东南壁中间开寺门(插图3)。这种形制,在犍陀罗和印度均可找到它的原形。拉瓦克佛寺遗址出有大量泥塑佛像,仅沿东南侧、东北侧和西南侧围墙内外就发现80余躯近于圆雕的等身佛立像(上半身毁),大像之间还配置有诸种富于变化的小佛像和小菩萨像(图版17、18、19)。这种配置形式似与表现佛教故事有关,虽然它和犍陀罗佛塔塔基浮雕佛像形式相近,但是已经脱离了装饰境界,而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对象。它与米兰第二佛寺遗址一样,表明西域南道当时崇拜塔与崇拜像是并行的,所以对塑像也就特别重视。具体来看,这些佛像的衣纹,一般仍可见到犍陀罗的遗风,不过多数像衣褶较密,呈平行细线,注重表现肉体,左手多下垂持衣端,凡此种种,又都是东北印度佛像的特点。拉瓦克佛寺遗址所出佛头与米兰第二佛寺遗址相近,同样都属于犍陀罗后期理想化的形式(图版21、22、23)。此外,拉瓦克佛寺遗址还出不少模制小佛像。最普遍的形式是模制莲花中坐佛像,这种小像有的贴在佛像项光上,有的只作为一般装饰(图版25)。另一种是模制带翼状焰肩的佛坐像(图版24),佛像的衣褶和焰肩有犍陀罗风格,同时这种翼状焰肩还可追溯到西方的古典艺术,它对后来中国内地与高昌地区火焰背光的出现有一定的影响。除上所述,日本大谷探险队收集的模制坐在鹅车上的月天像(图版26),也很精美。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雕塑辑佚

《新疆古代雕塑辑佚》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7

本书将国外著录的新疆古代雕塑艺术品择要收集成册,内容从西域南道的雕塑、西域北道的雕塑、高昌地区的雕塑多方面展现新疆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