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国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1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国道
分类号:
U416;F426;F293
页数:
4
页码:
728-731
摘要:
【乌红公路】乌红公路即国道314线,从乌鲁木齐起,经托克逊、库尔勒、喀什至中巴边界红其拉甫,全长1863公里,其中在巴州境内384公里,实际长度332公里(与伊若公路重复里程52公里),跨越境内的开都河、南大渠、孔雀河、策大雅河、阳霞河和克孜勒沟等水域。
关键词:
平方米
轮台县
立方米
沥青路面
库尔勒
内容
【乌红公路】乌红公路即国道314线,从乌鲁木齐起,经托克逊、库尔勒、喀什至中巴边界红其拉甫,全长1863公里,其中在巴州境内384公里,实际长度332公里(与伊若公路重复里程52公里),跨越境内的开都河、南大渠、孔雀河、策大雅河、阳霞河和克孜勒沟等水域。
清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率湘军进驻新疆粉碎阿古柏入侵后,修整托克逊至焉耆的大道。民国27年(1938)至民国32年(1943),新疆省动员民工修建迪化至喀什公路。焉耆专区动员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库尔勒县、轮台县和尉犁县2000民工,并捐钱捐料修筑境内榆树沟至轮台县377.5公里路段。由于修路资金和人力有限,所修路段质量无法保障,特别是焉耆至轮台130公里盐渍土路春季翻浆严重,所修临时性木桥千疮百孔。
1950年秋,新疆省人民政府决定,以进疆人民解放军为主,动员民工配合,整修白杨河至喀什公路。焉耆专区所属和硕县、和静县、焉耆县、库尔勒县、轮台县动员民工采集和运输沙石3.51万立方米、粗砾1.54万立方米。195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铁门关筹建水电站,将乌喀公路遮留谷一段规划在电站水库大坝内,乌喀公路铁门关一段改在铁门关东,改线长19.3公里,较原公路缩短13.7公里,1960年9月正式开放通车。1963~1964年,先后完成乌红公路红桥和轮台县阳霞乡9公里段路面的改线工程。1967年5月~1970年,新疆公路局第二工程队在乌红公路巴州境内铺设沥青路面320公里,投资近1000万元。但由于当时正在开展“文化大革命”,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破坏,所铺沥青路面质量不过关。1971年后,库尔勒公路总段进行长达15年的乌喀公路沥青路面补强工作,补铺沥青路面84.84公里,投资167.38万元。补强后,达到路基宽10米、路面宽7米的二级路标准。1979年,焉耆公路段铺筑乌红公路325.8公里~332.48公里一段6.67公里的沥青双层路面,国家投资33.4万元。1985~1987年,库尔勒公路总段在乌红公路轮台县阳霞乡和策大雅乡之间改建公路43.5公里,铺设沥青路面17.7公里,总投资658万元。1990年,乌红公路巴州路段基本实现路基标准化、路面黑色化、桥涵永久化,行车速度由1974年平均时速38公里提高到54公里,昼夜平均行车密度1000辆以上,年运物资上千万吨。乌红公路州内段有二级标准公路322公里,属次高级路面。
【伊若公路】 伊若公路即国道218线,西起伊宁市,经和静巩乃斯林场、巴仑台、焉耆、库尔勒、尉犁至若羌县,全程1074公里,州辖段789.95公里,其中库尔勒公路总段管辖的养护里程677公里。清代以前,库尔勒至若羌沿丝绸之路古道的尉犁、群克、英苏、铁干里、阿拉干、罗布庄一线有一条马车道,全长422公里。民国31年(1942),新疆省政府和焉耆行署组织人力修筑库尔勒至若羌段公路,并命令驻扎在库尔勒的步兵六营官兵参加筑路工作。同时将公路局芨芨槽子建筑处的全体职工归并到库若公路筑路处,当年施工人数近1200人。次年,在轮台县、库尔勒县、尉犁县、若羌县、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征民工一万余人修路,并拨国币1305万元给民工发放伙食费,实际到位经费474.5万元国币。伊若公路塔里木段有细沙地段192公里、碱土地段187公里,筑路石料就地取材困难,最近的一处距路基70公里,只好用红柳或梧桐枝铺筑路基。树枝很快风化和被车辆碾碎脱离路面,公路坑凹不平,汽车时速只有15公里。民国32年(1943)9月,成立若羌县公路段,却无专业养路工,只靠发动民工季节性整修路面,效果很差。民国36年(1947)1月,成立库尔勒和若羌工务段,两个工务段维修路面的任务以铁干里克为界。当年组织库尔勒县、尉犁县、轮台县、若羌县民工1 600人修路,同时征用马车40辆、毛驴150头、骆驼40峰。是年,平整路基379公里(其中压树枝芦苇路面341公里)、新建道班房7间、工务段房1395平方米、标志513块,共耗工日15.7万个。
1951年,若羌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整修阿拉干至县城路面150公里。1955年9月,库尔勒专署组织库尔勒县、尉犁县、若羌县和且末县民工整修伊若公路境内段路基和路面43公里,投资5.93万元。1956年5月,对伊若公路焉耆至和静段开始勘测,9月施工,12月底竣工,修筑简易公路长33公里,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完成土方10.4万立方米、沙石1.3万立方米。1957年,尉犁县投资2.94万元,用工1万个补修伊若公路境内段50公里。1964年,开始修建伊若公路伊宁至和静段,从焉耆与和静县交界处起,经巴仑台、巩乃斯沟、东麻扎至伊宁市全长581.8公里。有3300人参加筑路,总投资1648万元。至1967年底,伊若公路伊宁至和静段新建和改建470.3公里,完成路基土方488.6万立方米,石子73.7万立方米,用水泥6323吨、钢材724吨、木材6847立方米,竣工决算2696.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4.34万元,共投入劳力335.4万个工日,修建道班房6500平方米、养路段房屋700平方米。在伊若公路伊宁至和静段修筑竣工后,国家决定再修库尔勒至若羌段路面,至1972年,建成库尔勒至若羌394公里六级路面,因沿线多为碱土和流沙,无石料可采,铺设84公里熟砖或碎砖路面、40公里碱土路面,总投资2500万元。但因碱土路面翻浆,砖铺路面剥落,砖头破碎,伊若公路库尔勒到若羌段路面每况愈下。1977~1979年,尉犁养路段和库尔勒养路段在伊若公路库尔勒至尉犁县境内段铺设沥青路面89公里。1982~1983年,国家投资3006万元,重点修建群克前后27公里盐碱洼地路面,用沙石料将路面垫高1米,并在部分流沙地段铺立苇草挡沙。经改建补强后,伊若公路州辖段有二级公路105公里、三级公路203公里、四级公路369公里,其中次高级路面221公里、中级路面456公里。路基宽7.5~12米,路面宽6~7.5米。1985~1990年,伊若公路库尔勒至和静巩乃斯段已铺设沥青路面,部分沥青路面因路基不符合要求损坏严重。库尔勒至若羌422公里段除已铺设沥青路面89公里外,翻浆地段铺设了沙石料,对流沙地段的治理已见成效。汽车行使由50年代、60年代的时速15公里提高到1990年的42公里。
【大若公路】 大若公路即国道313线,东起甘肃边界的大红沟,西至新疆若羌县,全长521.91公里。大若公路所经之处,为早期丝绸之路新疆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此后千百年来一直为车马人行之道。民国32年(1943),新疆省政府投资修筑大若公路新疆段,但因不能就地取材,人马给养运输困难,仅筑成若羌至米兰80公里简易路面即停工。民国35年(1946),国家交通部将大若公路安西—敦煌金鸿山段定为国道纬5—1线,投资12.94亿元(国币),投入10.1万个工日,设计修9米宽标准路基的公路300公里,7.5米宽路基的公路85公里。但由于施工质量差,试车后离丙级路相差很远,又于当年开工改善。甘肃省敦煌派民工2412人,新疆焉耆专区派1000人参加施工,次年1月竣工。全线耗工17.2万个,耗资16.84亿元。完成土方16.4万立方米,块石7000立方米;开通简易路面198.6公里,建道班房360平方米。1961年和1968年,对大若公路作过部分修整,其中若羌央大什喀克至芨芨台虽划归库尔勒公路总段管辖,但因环境恶劣,未加养护。1988年,中日汽车拉力赛从此线通过,巴州和其他地区的车辆很少走这条道路。
【新青公路】 新青公路即国道315线,自青海倒淌河起,经境内的茫崖、若羌、且末,到和田、喀什,全长3000公里,其中新疆境内一段称茫喀线。巴州辖段自茫崖镇起经若羌至且末西界,全长784公里,是巴州最长的一条沙漠公路。民国31年(1942)7月,且末县组织民工修筑且末县至塔提让50公里路段,但因财力不足,中途停建。民国33年(1944)8月,新疆省政府投资修建且末至若羌130公里简易路面。民国35年(1946)秋,民国政府将茫崖至莎车路段命名为国道纬四线。当年8月,交通部六区局踏勘队用一年时间勘测了若羌经且末、民丰至于田的线路。次年6月,由若羌和于田相向施工。若羌至且末公路长316.6公里,共耗资55.8亿元(国币),耗工29.42万个。民国37年(1948)3月,修通简易路,完成路基土方51.6万立方米、压枝路面155公里、砂砾路面250米,但因路基沙多,石块和土少,行车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6月,新疆公路局组织人员勘测新青公路。次年,国家投资26万元,由若羌、且末两县出民工3000人分段施工,到年底建成简易公路353公里,汽车平均时速30公里。1957年,且末县动用劳力1.09万个工日,耗资3.88万元,添补沙石路面29公里。1964年和1966年,毛泽东主席两次批示修建新青公路,至1979年,经过13年的苦干,国家投资12791万元,开通新疆至青海国道315线公路。1987~1990年,库尔勒公路总段养护新青公路巴州境内段784公里,其中平原地段公路694公里、山区地段公路90公里,公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3.5米。
【乌库公路】 乌库公路北起乌鲁木齐,经后峡,翻越海拔4300米天格尔峰胜利达坂,过和静,至库尔勒市,全程317公里。民国36年(1947),新疆警备司令部命令第六区公路工程管理局踏勘乌库公路。后因治安状况太坏,工程艰巨,修路计划搁浅。
1951年8月9日,新疆交通厅会同新疆军区后勤部组成南北两个踏勘组勘测乌库公路建设线路,确定由和静北进,在天山达坂顶与北段接线,筑路任务由新疆军区二十七师承担。为缩短工期,路基避开石壁,改走河道,河道架设临时性木便桥,至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车。乌库公路巴州段建设投工12.2万个,完成土石方116万立方米。乌库公路由于选线不当,施工质量粗糙,未能经受百年罕见洪水的冲击。到1953年6月,多处桥梁断毁,只好将原路放弃,改建新线。1957年,新疆交通厅成立筑路指挥部,组织施工队伍修筑乌库公路后峡达坂至巴仑台段。1958年6月1日,乌库公路重建施工,投资1667万元,耗用炸药582吨、钢钎84吨,完成土方362万立方米、石方237万立方米、砌路基外沿412万立方米、护坡11.1万立方米。乌库公路通车后,因路面太窄,运输拖挂车无法通过,且路多险坡,盘山道多,耗油量大,行车时间长,故大部分车辆仍绕干沟旧道行走。为改变乌库公路行车难状况,1973年3月,新疆交通厅组织施工队伍开挖后峡达坂隧道,但因地质结构复杂,隧道北洞口表层系碎落塌方层,表层下又为冰加石,施工无法进行,花费66万元停工。1990年,乌库公路巴州辖段巴仑台公路段管养54公里,和静、焉耆公路段管养137公里。公路路基宽7.5~12米,路面宽6~7.5米。
【独库公路】即国道217线,北起独山子至库车,全长560公里。1970年施工,1983年竣工,由武汉公路勘察设计院勘测设计。建成后属三级路标准,次高级路面,路基宽8.5米,路面宽6.5米,最大纵坡7%,回头弯道最小半径20米。独库公路是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筑的,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970~1974年4月,部队和民兵3700人参加施工,投工117.7万个,完成路基168.5公里、路面底层113.7公里,土石料399.8万立方米。1974年5月~1984年,完成阿克苏辖段路基184公里、土石538.83万立方米、25厘米厚沙砾承重层108.5万平方米、5厘米厚级配砾石层108.5万平方米、2.5厘米厚沥青双表路面110.4万平方米、水泥路面120万平方米、25厘米厚沙砾路面18.9万平方米,建道班房51个计9798平方米。1984年,独库公路竣工通车,公路穿越州境158.2公里,但巴州未承担养护任务。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