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3357
颗粒名称: 三、历史沿革
分类号: G634;I267;F426
页数: 3
页码: 151-153
摘要: 若羌县境东北部的罗布泊,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多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关键词: 若羌县 塔里木河 罗布泊 丝绸之路 孔雀河

内容

若羌县境东北部的罗布泊,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多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以上,广阔的湖相沉积区和盐漠,都曾是她的领域范围,面积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自南向北倾斜抬升,被分隔成几块洼地。现在的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而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民国31年(1942),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面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此外,还有阿尔金山北麓各季节性河流河水注入。这些河在注入罗布泊洼地时,在沿途留下一片片湖泊,如众星拱月,环卫着罗布泊,其中最大的为罗布泊南面的喀拉和顺湖与台特玛湖。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与罗布泊之间都有河道沟通。当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流入台特玛湖后,可沿塔里木河尾闾下延散流河床向东流入喀拉和顺湖。喀拉和顺湖和罗布泊之间,有一条40公里长的河道,出口处河宽800米,河床深1米,入罗布泊时呈散流状,河床深30~50厘米,两湖高差为10米。
  罗布泊的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称,自先秦以来,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得名,如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此外,还有辅日海、临海、纳缚波等名。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罗布”,是地名,古维吾尔语意为聚水之地;“淖尔”,系蒙古语,意为湖泊,二者总语意为聚水之湖。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楼兰道。地处交通要冲的楼兰,在古代曾是亚洲腹地的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南道、中道的必经之地。楼兰作为中国、波斯、罗马帝国等中亚细亚各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处于丝路要邑的地位。内地丝绸、茶叶、瓷器的向西输出,西域的良马、葡萄、珠宝等特产的东运,最早都是穿过楼兰进行的。汉代为了加强对这条古商道的保护,曾在沿途建立了烽燧亭障和屯田据点。据史书记载,若羌县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北有楼兰道,此道出玉门关后北上后坑,向西经都护井,抵羊塔克库都克,沿罗布泊北缘汉长城,经楼兰古城、营盘去渠犁(尉犁、库尔勒地区),史学界称为丝绸之路中道;除此道外,尚有出阳关沿阿尔金山北麓经伊循(米兰)、泥(若羌),傍车尔臣河西去且末的南道。当时丝路古道上是“商旅使者,相望于道”,一度盛况空前。
  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还有更为古老的“玉石之路”,它是丝绸之路的先驱。早在公元前13世纪,玉石之路开始形成,以质地温润、光泽晶莹的和田玉为代表的昆仑玉石就已输入中原。若羌县境内的玉石之路有两路:一路从且末进入若羌县境后向东北方向经罗布庄、罗布淖尔到敦煌;另一路向东南经瓦石峡、若羌、米兰至敦煌。这两条贸易古道,也是后来丝绸之路所大致经过的路线。
  公元3世纪后,楼兰古道随着楼兰绿洲的衰退,逐渐被废弃。但西出阳关经若羌至和田的交通路线,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历史上,从若羌经罗布庄,沿罗布泊西缘和孔雀河南岸到库尔勒地区的沿线,水草丰茂,为古代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很久很久以前,罗布泊曾经有汪洋一碧的湖水,有新鲜跃动的生命,有世代生息的罗布人,丝绸之路在这里繁荣了几百年。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而今,罗布泊是死亡之海,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失踪,旅行家余纯顺在这里遇难,漫漫黄沙吞没了文明与生命。1972年,罗布泊滴水无存。近百年内,罗布泊因来水断绝,渐趋缩小,直至干涸。1921年,塔里木河在尉犁县改道涌入孔雀河,东注罗布泊洼地,形成了近代罗布泊。1930年至1931年,罗布泊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55公里,面积在32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椭圆形。1942年以后,孔雀河水径流减少,罗布泊湖体收缩。1952年,尉犁县拉伊河口英曼里一带筑起大坝,塔里木河入故道东南注入台特马湖。至六十年代初期,塔里木河下游修筑水库,孔雀河上先后筑起多道堤坝,罗布泊断绝来水日趋干枯。1972年,卫星影像显示,罗布泊已成为广袤的干湖盆,在湖盆的边缘,各种结构的盐壳,形成白色的环条纹,其形关颇似人的耳轮,故据此称之“大耳朵”。
  过去,在罗布泊周围,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野猪、羚羊、黄羊、野兔等,如今,除偶尔见到几只疲于逃亡的野骆驼之外,再没有任何动物和鸟类会光顾这个“死亡之海”。自罗布泊北端湖缘至南端湖岸线,实际步行纵穿距离为106公里;横穿罗布泊,实际里程为53公里。以1972年罗布泊干涸时间为界线,近26年间,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身徒步穿罗布泊获得成功。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过敦煌时,在《大唐西域记》中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2007年终于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干尸,但最后经过波折的DNA鉴定却断定这具干尸不是彭加木。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余纯顺就是上海人)
  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3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附近寻宝,结果一去不复返,最后3人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1997年,昌吉有4个人开着大卡车,到罗布泊南岸的红柳沟找金矿,结果没有了消息。1998年,有人在红柳沟附近找到了4具尸体和一部烂车。
  2005年末,敦煌有人在罗布泊内发现一具无名男性尸体,当时据推测该男子是名“驴友”,法医鉴定其并未遇害。这具尸体被发现后,也引起了国内数十万名“驴友”的关注,更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寻找其身份的倡议,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确定了该男子的身份,并最终使其遗骸归回故里。经查明,该男子是2005年自行到罗布泊内探险,但为何死亡,却一直是个谜……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12

此辑中,遴选了巴州八县一市中或已声名显赫,或即将“显赫”的村镇24座。行文中,各作者就其村其镇的地理特点、行政特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择善而述,缀以成文,并以图为佐,读之可遍揽24座村镇古往今来之风云际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