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之乡——若羌县若羌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3349
颗粒名称: 红枣之乡——若羌县若羌镇
分类号: D625;D92;F426
页数: 7
页码: 143-149
摘要: 若羌县政协●地理特点
关键词: 阿尔金山 若羌县 总人口 常住人口 月平均气温

内容

若羌县政协
  ●地理特点
  若羌镇位于东经88°10′,北纬39°02′,地处阿尔金山北麓冲积扇中部,若羌河东岸,东北与铁干里克乡相邻,南面是阿尔金山北麓山前冲积戈壁地,西与吾塔木乡相连,距离巴州首府库尔勒市444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9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光热资源非常丰富,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合有效辐射高,光热匹配佳。多年平均气温12.0℃,1月平均气温-7.0℃,极端最低气温-21.5℃(2006年1月9日);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3.8℃(2010年7月18日)。无霜期年平均228天,最长达293天(1997年),最短为142天(1991年)。年平均日照时数3026.9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多3338.8小时(1990年),最少2724.8小时(2010年)。年平均降水量37.2毫米,山区多于平原,南部多于北部。极端年最大降水量117毫米(2005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3.3毫米(200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9%,7月最多。
  境内有218、315两条国道通过,主要道路17条,总长度43.5千米。2011年末开通公交汽车线路3条,运营总里程达8.65万千米,公交运营车辆12辆,其中汽车12辆,万人拥有量为0.46台,年客运量25万人次。
  ●行政特点
  为若羌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是若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022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70人,城镇化率78.4%,另有流动人口1721人。常住人口中(总人口中),男性4257人,占50.04%;女性4251人,占49.96%;18岁以下1894人,占22.3%;18~35岁2333人,占27.4%;35~60岁3539人,占41.6%;60岁以上742人,占8.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319人,占52%;有维吾尔、回、蒙、满、东乡等14个民族,达4910人,占48%。
  ●历史沿革
  现今若羌县城附近为西汉时鄯善国之扜泥城,东汉称罐泥,唐称纳缚波城,675年(唐上元二年),康艳典主持就地重建新城,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该城几经战火,人民离散殆尽,城镇荒废。元朝初期,又在这一带废墟上建造了罗不(布,LOP)城,此城当时是塔里木东南缘的一大城,臣属大汗,居民崇拜摩诃末。这里为东西方交通要道的枢纽,“凡行人渡此沙漠者,必停此城一星期,以解人畜之渴,已而预备一月之粮秣,出此城后进入沙漠。”,明初,这里沦为荒漠。
  近代,对若羌县城旧址的重新利用始于19世纪中期。克里雅(今于田)来的猎人们发现若羌城废墟,消息传开后,和田人陆续迁来居住,当时最早来的移民名叫普拉特伯克。1876年(清光绪二年),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来这里时,这座旧土城内有21户人家,在它的毗邻处还有一座更古老的古城遗址,被称为“奥托古什汗之城”(且尔乞都克古城)废址。若羌县旧土城在县城镇偏北处,无城郭、牙署,官租民房而居。其城方圆约一里许。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在此开办善后,设抚辑招徕局,从吐鲁番和于田移民300多户。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九月,裁撤善后各局,设卡克里克县丞。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5月14日,改升为县。1910年(宣统二年),在距县署二里许(即今县城中心附近)处,修中枢回堡。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修庆祝官一座、社稷坛一座、城隍庙一座、定湘王庙一座。此后,县城逐渐南移。到1918年(民国7年),若羌城镇雏形已基本形成。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通过30多年的改造和建设,县城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11月,经上级批准正式在县城设立若羌镇,下设3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镇属村民委员会。2009年4月,铁干里克村划入铁干里克乡。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12

此辑中,遴选了巴州八县一市中或已声名显赫,或即将“显赫”的村镇24座。行文中,各作者就其村其镇的地理特点、行政特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择善而述,缀以成文,并以图为佐,读之可遍揽24座村镇古往今来之风云际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