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兰州湾子、四道沟一小西沟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5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兰州湾子、四道沟一小西沟文化
分类号: F326;F426;F293
页数: 15
页码: 35-49
摘要: 天山北麓东段的考古文化以巴里坤兰州湾子遗址、木垒四道沟遗址和吉木萨尔小西沟遗址为代表。前两个已知最古老的遗址同一渊源,小西沟遗址则是这一文化西播的历史产物。
关键词: 四道沟 出土文物 小西沟 天山北麓 吉木萨尔

内容

天山北麓东段的考古文化以巴里坤兰州湾子遗址、木垒四道沟遗址和吉木萨尔小西沟遗址为代表。前两个已知最古老的遗址同一渊源,小西沟遗址则是这一文化西播的历史产物。
  兰州湾子原始聚落是迄今所知天山北麓东段最为古老的文化遗存,碳14测定距今约3000年左右。位于巴里坤湖东南的交通要冲地带的花园乡村,南距山根仅数百米。本为高出地表两米左右的两座土丘,相距很近,当地人称为“鄂博”①,1958年挖土时发现,1984年发掘后发现有1516米的长方形石围墙和直径约13米的圆形石围墙,文化层厚约2米左右。出土了各种石器和细砂陶器,石器有有孔石器和石磨。陶色为红、褐和灰红双色,均为加细砂陶,其中褐色陶42块,红陶99件,灰红两色陶31块。能看出的器型为罐及钵。器耳均为宽带耳。有少量圈足底。还出现了上面绘有黑三角形图案的彩陶。出土了环首青铜刀一柄,长16.7厘米,环首,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征。还出土了一种巨型马鞍形磨谷器,长达1米余,遗址的文化层起码在1米以上。在进一步的发掘中又发现了面积约200平方米石结构居住遗址,分主附两室,室墙用巨石垒砌,残高近2米,厚2米。出土有人骨架17具,证明遗址曾多次居住,最后毁于大火。长期以来,新疆多种考古普查报告中都沿用内地通行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等传统分期法命名新疆古代遗址,根据我在奇台、昌吉等天山北麓从事考古调查的浅薄经验,纯正的石器时代在新疆似乎很少存在,过去命名的所谓石器时代遗址,几乎大都是金石并用时代的早期遗址,兰州湾子是迄今所知天山北麓东段最古老的遗址,也是石器与青铜器并存的事实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一信念。与此相联系的还有14号信箱古墓地,位于木垒至哈密七角井的公路西南约1公里14号信箱的院落内外,故名。古墓葬有十余座,地表封土已破坏,形制分石棺墓和竖穴积石墓两类。石棺木以厚0.06~0.07米的石板围成,棺内人骨散布较乱,属多人二次葬,随葬品有陶片和石珠。竖穴积石墓长170厘米,宽0.13米,尸骨上压有砾石,随葬品有陶罐和骨、铜、红玛瑙、海贝等所制饰件。无疑是天山北麓东段早期金石并用文化的主要代表。
  木垒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的时间上限仅略晚于兰州湾子,碳14测定早期距今约2800年,晚期距今约2400年,位于木垒县城西南30余公里的东城乡四道沟村,过去老地名叫回回槽子。木垒县就是一座山中的县城,境内所有遗址都属于天山北麓坡前谷地。遗址就位于毗邻古河床的一座小丘上,南北狭长,东西南三面紧靠山丘。西距百米有一条干涸的古河床,一条南北向的水渠从遗址附近通过,依山傍水,地势形胜,当时是四道沟大队第二小学所在地,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1976年秋,四道沟大队第二小学师生在操场修建跑道时发现许多石器。1976年10月和1977年3月,自治区博物馆两次派人实地调查,发掘工作从1977年5月起至7月完成。共开探沟两条、探方6个,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清理了6座古墓葬,出土文物150余件。发现有灰坑、灶址和柱洞等人类居住遗迹,由片状卵石砌成,说明已开始定居,是新疆最早发现的古代村落遗址①分为早、晚二期。早期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及铜器。石器80余件,大多是磨制品,有石球、石锄、石锛、石纺轮、磨谷器、刮削器、石杵等,磨制石器古石器总数的78%,其磨制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打制和压制的石器占22%。骨器40余件,有骨针、骨梳、骨纺轮、骨饰件等。其中出土的骨针磨制加工极为精细,针孔透剔,针尖锋利,还出现了仿金属工具制成的三棱形单翼、扁平双翼倒勾形镞,说明骨器制造已达相当水平。陶器40余件,早期多为夹砂细陶,陶色多为赭色和赭红色,器形有单耳罐、双耳罐、平底钵、浅腹盆等,陶器为手制,有的器内壁留有泥条盘筑痕迹。质地坚硬,火候较晚期高,器形规整,陶色多为赭色和赭红色。器耳为宽带式大耳,有的器口戳孔,多圜底器。除彩陶外均为素面,彩陶为黑彩。纹饰有网纹、菱形纹、弧线和回形纹等,朱彩纹饰,有垂帐纹、纵横条纹、长短条纹。器型以圜底双耳罐为主。晚期陶器的陶质多为夹砂粗陶,陶色多褐色或褐红色,出现了单耳陶罐、双耳陶盆等不同的器型。其中一件残高约3厘米的陶狗,张嘴竖耳,似在狂吠,为早期陶器精品,说明四道沟文化时期,狼已被人类驯养为狗,成为狩猎、放牧的主要助手。出土铜器10余件,冶炼技术较高,其中有铜刀、铜笄、铜饰件。
  以上出土文物分别属于不同时代遗物。其中石球是天山北麓东段广泛发现的一种围猎工具,在奇台、吉木萨尔等县都有广泛发现。使用方法是上系革带,围猎时掷出,以落地石球为支点,革带纵横交织,将被围野兽绊倒擒获。石纺轮则是织羊毛的一种工具。马、牛、羊、狗等畜类骨骼残骸与石锄、磨谷器等则已兆示着畜牧业与农业已同时并存,成为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早期遗址。
  在这一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件造型精致的石祖,是一种石雕的男根,质料为石英粗砂岩,通长16厘米,根部直径7厘米,顶端有3条竖形尿道,根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却是一种精心磨制出来的圣物,反映在社会制上父系家长制的正式确立,这件石祖就是反映父系祖先崇拜的祭祀圣物,全国罕见。在这个遗址2号墓中还发现了十分鲜见的彩绘狩猎纹棺墓,属于晚期遗址。墓主人为老年男性。随葬品有弓、箭、镖、木碗、陶碗、铜、石饰件以及丝织品、皮靴、铁、木等残器物件共二十余件。木棺长2米,棺底、棺盖用长方形框制成,六块刨光木板同棺底、棺盖组成一个完整的木棺,彩绘狩猎图即绘在刨光板上。彩绘主要使用红色颜料,很少用黑色。图中有人物、动物、穹庐、符号等,人物有男有女,有孩子,或坐或立;动物以大角羊和鹿为主,均为奔跑状;画面原始粗犷,用笔简拙,类似岩画,内容是墓主人结婚、育子和正常的游牧生活。木棺底部的六根方衬上,平铺着一层有手指粗细的木棍,木棍上置尸体和随葬品。墓主人是一老年男性,随葬品有陶器、木器、铁器、铜器、石器、皮制品、丝棉织品等,这是新疆发现的第一座彩绘狩猎纹棺墓①。
  比较以上兰州湾子一四道沟文化,共同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以对钻方式磨制的带孔石器、褐红色陶胎上饰黑彩的圜底彩陶,绘紫红彩的倒三角形纹饰,发达的骨器、石器与特色铜器共存,其中三角纹是一种最常见的母体纹样,具有丰产符号的意义。四道沟遗址的出现反映了兰州湾子文化的向西扩散。它不仅是兰州湾子文化的正统继承,而且是它的成熟发展。
  兰州湾子一四道沟文化不可能向东方扩散,向西方扩散则进入奇台、吉木萨尔境内。奇台县金石并用原始遗址有坎儿子、水磨河和半截沟遗址等,所出遗物都兼具游牧、农耕的双重特征,例如坎儿子遗址中具有游牧特征的黑陶圜底罐与大型马鞍形磨谷器共存,水磨河遗址中则围猎工具石球与石纺轮共存,其中半截沟尤具有代表性。位于半截沟乡所在山前地带的不远的一处南北向的土梁上,东侧有一小溪,西侧有一干涸河床,文化层厚约1米①,经发掘,出土石器皆为磨制,有锤斧、石锤,石环,都是中间穿孔,两面对钻,又有敲砸而成的小石臼、小石杵、石球以及金属器等。陶器都是手制夹砂陶,以素面、红褐色为主,灰陶较少;釜、罐类在颈部饰有一圈附加堆纹,其上再按成小窝,个别陶片有一乳突或透穿一小孔,器形主要有双耳釜、罐、盆、钵等,以圜底为主。在陶衣上以深红色或紫色彩描绘出倒三角加网状花纹,与四道沟属于同一文化类型。②在奇台与吉木萨尔两县交界的白杨河东岸,地理坐标:东经89°17'00",北纬43°48'02",海拔1210米,今属奇台县东湾乡白杨河村,面积约5000平方米,位于山前冲积扇面的一道西南一东北向的狭长低矮土梁上,西临白杨河。土梁北部已为农户王金全住宅,南为麦场,南端有一座石堆墓,直径约6米,石块多陷没于地。土梁中部东侧因农民挖土而成的剖面上发现了0.3~2米不等厚度的灰层,灰层中有红、灰陶片和牲畜碎骨,曾出土过石器,有石锄、石磨盘、石磨棒、戒石杵等。调查时采集到一些遗物,主要为手制的夹砂陶片,陶色多为红色,部分表红里灰,一些陶片上施夹红衣或有烟黑迹,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种绘有紫红彩的彩陶,纹饰虽稍模糊,仍可辨识有X形粗线纹,粗线左右加横点,具有浓厚的四道沟文化特征。又出现了为钻孔锄形器一件,略呈倒梯形状,中间钻孔,背面刃部有使用过的磨擦痕迹,正面刃部大面积的崩残,肩部两面皆崩裂,裂疤较大,残长14厘米、宽1.1厘米,最大厚度4厘米,孔径3.9厘米。其中尤以钻孔石器最为突出。
  吉木萨尔县境内的金石并用早期遗址,也是发祥于天山北麓的树木蓊郁、水草丰美的山前地带,以今位扼天山南北交通要冲的泉子街一带为中心向外辐射。主要遗址有小西沟、乱葬岗、刘家槽子、白杨沟等。尤以小西沟遗址最为古老,时间仅次于巴里坤兰州湾子和木垒四道沟。是迄今所知,天山北麓第三个最为古老的文化发祥地。
  吉木萨尔小西沟遗址,当地人俗称贼疙疽梁,东临桦树沟,西临大龙沟支流长山渠,建于天山北坡一个谷间高地上,位于吉术萨尔县城以南24公里,距泉子街乡西北约5公里,属泉子街镇西北小西沟村地界。地理坐标:东经89°07'40",北纬43°48'52",海拔1380米,文化层堆积之厚,吉木萨尔境内诸古代遗址罕有其匹,且有上下之别。早在60年代初,我在奇台中学任教时期就已注意到这座遗址,收集到一座黑陶烧制的陶灯(已遗失)。1987年我与历史所陈志烈、司机刘同仁一起,专程赴吉木萨尔山前地带,考察了小西沟遗址,发现文化层堆积很厚,是一座十分鲜见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遗址。1983年以王炳华为领队的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疆考古组途经其地,发表了《天山东段考古调查纪行》(一)①。198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队主持了吉木萨尔县的文物普查,县文管所李功仁参加了这次普查。1988年公希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资料》②,进一步肯定了“从现状以及遗物观察,该遗址有两种时间有早晚,文化内涵不同的遗存。其上层似为古城遗址,下层为彩陶与石器共存的早期文化遗址”,并正式定名为小西沟遗址。1990年6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地理研究所“西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与人地关系研究”课题组阚耀平、阎顺二人到此做了详细地层分析,根据采集的孢粉和木炭碎屑,进行了碳14测定。1992年公布了考察成果《吉木萨尔县小西沟遗址的初步调查》①。遗址土层堆积厚达五层,表层厚约1米,二层为基本文化层(灰烬层与烘烤层),厚约30厘米,有些地点为二层,中间夹5~25厘米的黄土。三层为黄土,厚度1.1米。四层为棕黄色黏土,厚度2米。五层由胶结不好的灰色砾石和砂组成,厚度大于10米。上层为古城遗址,年代为2039±104年B、P,相当于西汉;下层为彩陶与金石共存的早期文化遗址,年代为2340±80年B、P,时间仅次于兰州湾子、四道沟两座文化遗址,位居第三②。说明该遗址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废弃于东汉中期以后,在年代学上对小西沟遗址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小西沟遗址出土文物极为丰富,除当地文物局提供的大量文物之外,2004年冬,2005年初,我又两次赴这座遗址考察,尤以第二次在县委的大力支持和朱丹同志全程陪同下,深入到所在村庄调查访问,收获最巨。③出土物非常丰富,虽然时间上稍晚于巴里坤兰州湾子和木垒四道沟,其历史价值却远远超过了以上两座遗址,是全疆十分罕见的具有长期历史延续性的古代遗址。见《小西沟遗址出土文物表》。
  以上出土物中以石器、陶器为主,石器种类有石磨、石球、石皿、石杵、石锄等,除石球一种属于围猎工具外,余皆为与农业有关的磨制石器,并达到较高的水平。其中大型磨谷器一件,长达0.58米,似为新疆已发现的同类磨谷器之最,又有石锄一件、有孔石器一件,都是生产工具,说明小西沟一带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当地居民也是兼用肉食、粮食,早已开始了半定居生活。出土陶器更多,手制、轮制俱全,根据烧制的火候和用料的不同,又出现了较为粗糙、火候不高的灰陶、灰红陶与陶器工艺较为发达的黑陶、红陶的区别,还有少量夹砂彩陶,多为罐类残片,特点是红衣黑彩,彩纹隐约可见几何形线条,这些都属较为早期的陶器,其中有一手制的夹砂灰陶,表面粗糙,口沿见一周小孔,耳坠在内,具有浓烈的木垒四道沟文化特征。器形已从圜底改为平底,已出现了钵、罐、瓮、杯的区别,以鼓腹、敞口、单耳为特征。黑陶的烧制已较为进步,尤以小西沟遗址北出土的一件小型红陶罐最为精致。①出土的石器中除石球一种属于围猎工具外,余皆为与农业有关的磨制石器,并达到较高的水平。参稽此前发表的有关考古报告,遗址中还出土了马、羊、骆驼等大量兽骨,说明当地居民已是粮食、肉食相兼,除经营农业外,还有发达的畜牧业。陶器工艺手制、轮制俱全,能烧制成黑、灰、青,灰红、红等各种颜色与瓮、罐、杯、盆、钵等各种器型。这些数量众多的陶器,显然出自不同的历史时期,证实了这是一个具有长期延续的遗址。
  除小西沟遗址之外,吉木萨尔境重要的金石并用时期原始遗址还有乱葬岗、榆树庄子、上套子沟台地和刘家槽子等古代遗址。
  乱葬岗遗址,原定名为乱杂岗①。位于五塘沟口,似应正名为五塘沟口金石并用时期遗址,地理坐标:东经89°11'36"、北纬43°46'23",海拔1490米。距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东南约4.5公里,公成村西约1公里处的一条南北向的低矮黄土台地上。已被泉子街镇至公圣村委会的乡村公路横切为二,文化层剖面十分清楚。1982年附近农民在此挖土又揭露出大面积的包含有陶片、石器、畜骨等遗物的灰层。厚度三五米不等,可粗略分为五层,含有夹砂红、褐色陶片、彩陶片、牲畜残骨、炭粒、白色碳化粉粒、石块、石核、石片等,2005年我与朱丹详细考察了这一遗址,发现不仅有石器,也有金属器,并采集了较为完整的石器数件。所发现的大型马鞍形磨谷器同小西沟遗址形制相似而略小,尚有双向钻孔的环形石器及马鞍形磨谷器等。陶片皆为手制,胎壁较薄,颈部有附加捏纹或链状纹,所烧制的灰红陶,火候不高,非常粗糙,也与小西沟的同类器形相同。地理位置也相距不远,分明属于同一文化系统。
  南距乱杂岗约1.5公里就是榆树庄子遗址。这次考察的另一重大收获就是在距五塘沟不远的上套子沟河边台地上发现了一处新遗址,以薄胎彩陶为其文化的突出特点。以上三个遗址都分布在泉子街小西沟至五塘沟一带。
  刘家槽子遗址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处,二工学校东北刘家槽子北端。现为干涸的河滩,已辟为林带,宽约百米,其上游处河道分为东西二岔,遗址便坐落在二河交叉处的土梁上,遗址南北长约百米,宽20~30米不等,地表文化层石砾遍地,有石磨盘、磨棒残片和一些粗砂红、褐陶片和塌陷的灰坑。遗址西南对岸台地上也有粗砂质褐色陶片分布。此处距山前地带较远,应属小西沟古文化的远缘辐射范围。
  吉木萨尔以西,虽然仍有散见金石共用时代遗址分布,但相对较少,且文化特征已属另一体系(例如阿拉沟)。可见天山北麓东段的古代文化最早发祥于巴里坤、木垒一带,后来逐渐向西扩散,吉木萨尔古文化代之而兴,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化的新兴中心。从巴里坤兰州湾子、木垒四道沟到吉木萨尔小西沟出土文物具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诸如大型磨谷器的出现反映早期农业的出现,大量畜骨说明家畜驯化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陶器烧制方法,尤其是粗红陶、灰红陶器具有惊人相似性,以单耳陶器为其共有器形,以及石器与青铜器的共存等,说明上述地区大体是在同一文化的覆盖之下,虽然仍存在着地方性的文化差别。

附注

羊毅勇:《兰州湾子鄂博遗址》,《新疆日报》1979年4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管会:《木垒县四道沟遗址发掘报告》(羊毅勇执笔),载《考古》,1982年第2期。参阅羊毅勇《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新疆日报》,1979年4月22日;戴良佐《四道沟氏族文化遗址》,载《庭州纵横》,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黄小江:《木垒县彩绘狩猎纹棺墓》,《新疆日报》1979年4月22日。;奇台文化馆文物专干徐文治最早接到当地报告,来到这座遗址,取回遗物,交我处理,我当时已调奇台师范任教,判断遗址的重要性非常,建议上报自治区博物馆派人发掘,主持这次发掘的著名考古学家陈戈当时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工作,赴奇台发掘前曾专程赴奇台师范及我家,邀请我也参加这次发掘,我因尚有教学任务,自身又无法定文物干部身份,未参加此次发掘,但发掘前后详情,悉所周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奇台县半截沟新石器时代遗址》,陈戈执笔。《考古》,1981年,第6期。;《新疆文物》,1987年,第3期。;《新疆文物》,1989年,第3期。;《新疆文物》,1992年,第4期。;《吉木萨尔县小西沟遗址的初步调查》,《新疆文物》,1992年,第4期。;小西沟古城所在的自然村汉、回杂居,经详细访问当地书记及70岁以上老人,该遗址遭受破坏主要发生于两个时间段:一是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积肥运动。二是20世纪70年代再次兴起积肥热潮。出土文物主要集中于北城墙附近,破坏最大的也在这一地区,其他地区保护尚好,仍有出土文物的可能。;器形很小,胎薄,陶面极为光洁,制作精致,应为小西沟文化高度发展时的产物。原罐持有者在北城墙积肥时发现,我们登门拜访时主动捐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队:《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89年,第3期。所记之乱杂岗实为乱葬岗的讹写。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北庭古城所在的新疆吉木萨尔县是天山北麓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古金附国、汉金蒲城、唐北庭军府驻地的庭州、北庭回鹘,到察合台蒙古都城别失八里,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一直闪耀着多元文化的奇光异彩。本书通过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综合考察,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以吉木萨尔为中心的天山北麓东段古代文明的起源、变化、发展、繁荣、陨落的全过程。在“大北庭”的宏观历史背景下,结合整个西域史和吐鲁番学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作为“小北庭”的今吉木萨尔县古代历史文化。本书版本采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