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庭研究的起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58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北庭研究的起步
分类号: F426;G239;TU
页数: 10
页码: 13-22
摘要: 进入民国时期,随着我国考古事业和边政研究的起步,北庭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也开始逐渐起步。这时我国现代考古学已经兴起,黄文弼(1893~1966年),字仲良,湖北汉川人,是自国民政府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西北考古的代表人物。参加过由斯文·赫定和徐旭生分任团长的中国、瑞典联合西北考察团,后又独自率团赴新疆考察,著有三大考古记,即《吐鲁番盆地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罗布淖尔考古记》。
关键词: 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 新疆考古 都护府 自治区

内容

进入民国时期,随着我国考古事业和边政研究的起步,北庭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也开始逐渐起步。这时我国现代考古学已经兴起,黄文弼(1893~1966年),字仲良,湖北汉川人,是自国民政府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西北考古的代表人物。参加过由斯文·赫定和徐旭生分任团长的中国、瑞典联合西北考察团,后又独自率团赴新疆考察,著有三大考古记,即《吐鲁番盆地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罗布淖尔考古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7~1958年,再次率领考古队赴新疆主持发掘,著有《新疆考古发掘报告》,成为我国有关新疆考古的经典著作。遗憾的是,黄文弼先生考察的地点依然局限于天山北麓和罗布泊地区,并未留下任何有关北庭的记录。据云徐旭生曾测绘过北庭城形制图,但并未公开发表,传云原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室,未曾得见。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立的考古机构始于1958年初创之新疆博物馆筹备处,设于乌鲁木齐市西公园,以画家出身的李遇春出任筹备处负责人。当年组织了全疆文物普查,并发表了《新疆吐鲁番、吉木萨尔勘查记》②,李遇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勘察北庭古城的第一人。由于他的努力,1962年北庭古城被公布为自治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此后极左路线日益抬头,中经十年动乱,一切历史研究、考古发掘工作基本上都陷于停顿。包括北庭古城、吉木萨尔千佛洞在内的一切宝贵文物古迹遭到不可恢复的重大破坏,仅有少量抢救性发掘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1980年,自治区博物馆中的考古工作队并入刚刚成立的新疆社会科学院,正式建立了考古研究所,首任所长为穆舜英。其在任期间,考古研究所又脱离新疆社会科学院,改隶于自治区文化厅;第二任所长王炳华在任期间,自治区成立了文物局,考古研究所转隶于文物局至今。在此期间,新疆田野考古有了重大发展。参加这一工作的有四支力量: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考古队,以孟凡人和曾在自治区博物馆工作过的陈戈二人主持的田野发掘最多。主要成果有《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吉木萨尔北庭古城调查》、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吉木萨尔高昌回鹘佛寺遗址》⑤等。二是自治区博物馆,吴震是我国吐鲁番出土文书的重要整理者和研究者之一,所发表的《唐〈高耀墓志〉补考》①乃是有关安史之乱以后北庭局势的重要论文。三是新疆考古研究所。王炳华曾赴天山北麓东段考察,留有《天山东段考古调查纪行》。这次调查乃由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疆考古队进行的,自1983年4月8日至5月10日,自《新疆文物》1987年第3期开始,论文连续发表。著有《丝绸之路与考古文化》,其中涉及草原石人及其他有关北庭故境的游牧民族文物②。蒋其祥除发表有《蒲类州之印小考》③之外,尤以专治古钱币学见长,发表了有关突骑施汗国古币、回鹘古币、黑汗朝古币及察合台汗国古币的重要论文。新疆考古研究所编纂、出版了三部有关新疆考古的资料集成,即《新疆考古三十年》,1983年,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年)》,1995年,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0~1996年)》,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在以上三大主要西域考古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至1988年始北庭古城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以上三大考古研究机构之外,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地理所与地方文物机构也做了大量工作,在地方文物机构中以柳洪亮博士主持的吐鲁番文物局所做工作最为出色。高耀墓志就是由当地文物局独立发掘的④,昌吉州文物工作队配合由新疆考古研究所人员组成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共同完成了昌吉州文物普查,发表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资料》⑤,取得了考古文物的丰硕收获。
  在文献研究方面,进入20世纪,在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北庭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逐渐为世所重。在这方面,日本的起步较我国为早。大正、昭和之际西域学已初步成形,出现了白鸟库吉、藤田丰八、羽田亨、那波利贞等代表人物。30年代初,松田寿男已开始关注北庭,先后发表了《唐代庭州的领县》①、《论唐朝庭州领县的移动》②,后经修改扩大,汇为专著《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1956年初版,1970年增订再版,有陈俊谋汉译本,1987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总分绪论及三大部分。其中第三部第三考为《论唐朝庭州之领县》,下分十一目,分别是:(一)设置庭州的意义,(二)庭州的创建,(三)金满县与轮台县,(四)蒲类县的问题,(五)庭州的实况,(六)轮台县及蒲类县的创置,(七)两个问题,(八)金满、蒲类、蒲昌三县的混淆,(九)务涂谷与金满县,(十)庭州领县的变迁,(十一)结束语。这是第一部有关北庭故境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专著。40年代伊濑仙太郎出现于日本学术界,先后发表了《金山都护府考》③、《关于金山都护府考》④,后来汇为专著《中国西域经营史の研究》,昭和二十年由岩南书店刊行,自第四章到第八章皆属唐代,内容、篇幅皆超出我国同类著作,其中碛西节度使的置废,汤嘉惠兼领安西、北庭两节度,唐与吐蕃、大食斗争的历史演变等皆另具新意,可谓鸿篇巨制。60年代崎昌也加入了东部天山的研究,发表了《高昌国的柳谷》⑤、《可汗浮图城考》⑥等论文,其专著《隋唐时代にトルキぃスタニの研究》(《隋唐时代东突厥斯坦之研究》)中对于姑师、车师、山北六国、可汗浮图等问题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考证。长泽和俊也是60年代崛起的日本学者,发表有《庭州的位置》⑦等,此文后来被陈俊谋译为汉文,载《西北史地》1984年第3期。有关唐朝西域经略的重要著作还有不少,诸如三上次男、护雅夫、佐久间重男合著之《中国文明と内陸アア》(《中国文明与内陆亚细亚》),1974年出版。总分三编,其中与北庭有关的主要集中在第二编以下诸节、第13节唐朝向中亚的发展、第17节隋唐“世界帝国”、第18节粟特人的活动、第19节粟特人的殖聚落。该书视野广阔,但真正深入研究北庭建置的内容不多。以上二书皆无中文译本。安部健夫的《西回鹘国史的研究》,有宋肃瀛、刘美崧、徐伯夫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书中涉及北庭研究的篇章、段落主要集中在第三章《唐代东回纥的西进及其据点》,第四章第二段《北庭回鹘和安西回鹘》。该书虽不乏精粹部分,但败笔不少,然在我国影响很大,不可小视。此外,有关专著还有崎昌的《隋唐时期东突厥斯坦史之研究》(日文)、池田温的《中国古代籍账研究》,有龚潭铣译本,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了繁体版,惜未收入其所附图版。该书继承了日本前辈学者那波利贞、仁井田陞的古文书学研究成果,并予新的发展,成为敦煌、吐鲁番学集大成之作。其所收吐鲁番文书中保存着不少有关北庭研究的重要史料。此外,森安孝夫有关回鹘西迁和吐蕃、回鹘北庭之战的论文在国内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我国西域学研究的奠基人应溯源于清末遗老罗振玉与国学大师王国维,然其著作主要是关于碑刻、敦煌佚书残卷的整理研究,并未直接涉及北庭。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西陲边政史的著作乃曾问吾的《中国经营西域史》,显现于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七七事变前夕,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曾问吾,兴宁人,中央大学政治系毕业,通回鹘文。该书民国24年(1935)11月定稿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边务研究所,25年(1936)正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分上、中、下三编。上始于汉通西域,下迄于民国,乃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西陲边政史专著。全书分导言、上、中、下三编,附地图27幅。其中《唐朝经营西域》被列入第三章,内容涉及安西、北庭二军府的建置沿革、兴废,及唐与西突厥、吐蕃、大食之间的复杂斗争,基本上勾画出唐代西陲边政史的主要轮廓,虽然仍比较粗糙。其中涉及北庭历史的主要集中于第三章下属之第五节与第九节。第五节题目为:《唐朝统治西域之政策二——建立军府》,(一)建安西大都护府,(二)置四镇戍兵,〇附录:碎叶镇之考证,(三)四镇戍兵之恢复,(四)增置北庭大都护府,(五)置安西、北庭两节度使,〇附录:安西、北庭两节度使建置沿革。第九节以《唐失西域》为题,下属细目为:(一)吐蕃陷陇右,(二)吐蕃陷北庭。可见对于唐朝北庭研究较详,而对回鹘别失八里时期的研究甚略。但此书之外,国内有关研究即成绝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学术研究再次活跃起来。方豪的《中国西域经营史略》①,但卷帙不多,基本上未越出曾氏藩篱。当时民族史研究勃兴,边政史研究一度失去独立学科的地位,被掩盖在民族史范畴中进行。因此,进展不大。曾参加中国、瑞典西北考察的我国考古大师黄文弼的四大巨著《吐鲁番盆地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罗布淖尔考古记》、《新疆田野发掘报告》都相继出版,可惜的是,黄文弼的一切有关新疆的考古活动都未涉及北庭。1958年新疆博物馆筹备处创立于乌鲁木齐市西公园,李遇春出任筹备处负责人。当年组织了全疆文物普查。1962年北庭古城被公布为自治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此后极左路线日益抬头,中经“文化大革命”,一切历史研究、考古发掘工作都陷于停顿,包括北庭古城、吉木萨尔千佛洞在内的一切宝贵文物古迹遭到不可恢复的重大破坏。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后,重新焕发了我国的科研潜力,出现了我国史学界美好的春天,北庭才重新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先后出现了众多学者的有关论文,将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北庭古城的重要的历史、考古、文化价值逐渐得到广泛的承认。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有关北庭建置的专题论文依次为:薛宗正1979年发表的《北庭故城和北庭大都护府》①,1980年唐长孺的《敦煌吐鲁番史料中有关伊、西、庭节度留后问题》②。第一部有关北庭的专著乃孟凡人所著《北庭史地研究》,属中亚文化系列丛书之一,1985年4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北庭研究的重要界碑,尽管仍属起步阶段。内收涉及北庭的论文14篇,其中13篇都同北庭研究有关。依次为:《车师后部史研究》、《略论山北六国与车师六国》、《可汗浮图城略考》、《唐北庭都护府建置沿革》、《唐庭州北庭历任刺史都护节度使编年》、《唐轮台方位考》、《论唐朝征讨阿史那贺鲁之役》、《唐北庭城与外界的交通》、《唐代回鹘控制北庭的过程》、《论别失八里》、《后汉书·班勇传补注和跋》、《旧唐书·阿史那社尔传注释》、《阿史那献辑传注释》、《〈旧唐书·郭虔瓘传〉注释》、《唐轮台方位考》、《唐代北庭城大事记注释》等。同年出版的重要专著还有郁贤皓的《唐刺史考》,总五卷,其中第一卷列有北庭都护府条,详细考证了历代都护、庭州刺史,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北庭历史人物的考证精品。③最早出现的有关北庭建置史专题论文有郭平梁的《唐朝在西域的几项军政建置》④、《阿史那忠在西域》⑤,杨建新、芦苇的《唐代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⑥,鲁才全的《关于唐代庭州的几个问题》⑦。此后薛宗正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北庭的专题论文,诸如《金山都护府钩沉》⑧、《从出土文书看唐代碛西的汉文教育、儒学和汉方医学》⑨、《唐代碛西二府建置沿革考索》①、《唐代碛西的汉传佛教与道教》②、《唐碛西节度使的置废——兼论开元年间唐朝对突骑施、大食政策的推移》③、《唐安西、北庭行营建置述略》④、《庭州、北庭建置新考》⑤、《安史乱后的安西与北庭》⑥等,并在以上论文的基础上,1995年出版了专著《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⑦,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之一。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唐代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为题的系统研究,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弥补了这一专题研究的空白。与此同时,新疆大学资深教授苏北海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致力于西域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平反昭雪直至逝世,苏北海教授先后出版了两卷集《西域历史地理》及《新疆岩画》等专著,其中《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涉及北庭内容尤多,内收重要论文有《西突厥初期的王庭位置考》、《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州县考》、《唐朝在吐鲁番盆地的国防措施》、《唐轮台城位置考》、《唐代四镇伊西节度使考》⑧,然其推断往往过于草率,难以使专家学者信服。在此期间,内地关注古西域史的学者早已蔚为大观,但以北庭为题的论文仍然鲜见,吐鲁番学家陈国灿《安史乱后的唐二庭四镇》⑨为有关论文之一。可见直至这时,我国专注于北庭研究的专家学者仍属凤毛麟角。可喜的是,北庭所在的吉木萨尔县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州却形成了自身的地方学者群,其中吉木萨尔县的王秉诚、昌吉的戴良佐研究最称勤奋,各有论著行世。王秉诚相关论著有《天山脚下的历史名城——北庭》(《西北史地》1983年第2期),《关于金满县残碑若干问题》(《西北史地》1989年第2期)、《再探“务涂谷”与“金满城”地理位置——兼与孟凡人先生商榷》(《西北史地》1992年第3期)、《北庭名称小考》(《中国文物报》1989年12月15日)、《北庭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战略地位》(《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1期)。戴良佐有《庭州纵横》①,内分考略篇、史事篇、文物篇、旅游篇,但大多属通俗文章,重要论文尚有《东疆古碑巡礼》(《新疆文物》1988年第4期)、《唐代庭州守捉城略考》(《新疆文物》1989年第1期)等,以及古钱学专著《古钱币探索》(新疆钱币学会编印,2005年)等。此外,吉木萨尔县政协还办了多期《北庭文史》,其中最重要的一辑为1999年出版的《北庭攒珠》。昌吉回族自治州其他各县也各自编纂了地方史资料,其中不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还出版了《庭州文物集萃》一书,汇集了包括北庭古城在内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重要文物发现。

附注

北庭的重要地位,已为当时国民政府当局所重视。民国33年(1944)改区为乡镇,村级建制未变,即县、乡(镇)、村三级行政机构。其中一区就被改名为北庭镇,下辖5村。;《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考古》,1982年,第2期。;《考古》,1983年,第7期。;《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载《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新疆文物》,1989年,第3期。;《史学杂志》,41卷,第7期,1930年7月。;《史学杂志》,42卷,第6期、8期,1931年6月、8月。;《史学杂志》,53卷,第7期,1942年7月。;《东洋学报》,30卷,第3期,1943年8月。;《中央大学文学部纪要》,第20期,1960年11月。;《东洋学报》,46卷,第2~3期,1963年9~12月。;《史学杂志》,第5卷,第12期,1956年12月。《古代学》,第9卷,第1~2期,1960年9月。;收入《边疆文化论集》,第2集,1954年7月,1965年以“方豪六十自定稿”名义出版。;《新疆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后又收入林幹所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郁贤皓:《唐刺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新疆历史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新疆历史论文续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新疆历史论文续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西域研究》,1991年,第2期。;《新疆文物》,1991年,第1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西域研究》,1993年,第3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1期。;马大正编:《西域考察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唐研究》,第2卷,1996年。;戴良佐:《庭州纵横》,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北庭古城所在的新疆吉木萨尔县是天山北麓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古金附国、汉金蒲城、唐北庭军府驻地的庭州、北庭回鹘,到察合台蒙古都城别失八里,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一直闪耀着多元文化的奇光异彩。本书通过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综合考察,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以吉木萨尔为中心的天山北麓东段古代文明的起源、变化、发展、繁荣、陨落的全过程。在“大北庭”的宏观历史背景下,结合整个西域史和吐鲁番学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作为“小北庭”的今吉木萨尔县古代历史文化。本书版本采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