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经济和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鄯善县地方史 第一卷 (1949~1978)》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187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社会经济和文化
分类号: F127;F426;F323
页数: 6
页码: 10-15
摘要: 民国时期,鄯善县的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非常落后,风灾、蝗灾、兵灾连年不断,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关键词: 鄯善县 文化教育 文化促进会 各族人民 反帝会

内容

民国时期,鄯善县的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非常落后,风灾、蝗灾、兵灾连年不断,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50年里,鄯善县的农业生产耕作方法一直沿用牛拉犁撒播籽种,播后耙耱,轮流浇水,不锄草、不施肥、不治虫、不促苗,收多收少听天由命。民国初年,全县农牧民生产收入微薄,很多农民一年的劳动所得不足半年敷用。盛世才统治时期,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但农牧民的生活依然非常困难。国民党时期,由于各种苛捐杂税繁多,全县各族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提高。
  1941年,在县城,靠工薪收入的不足200人。城镇公职人员月工资平均28元,收入较为稳定,而其他城镇居民生活只能勉强度日。1948年以后,新疆出现经济危机,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物价飞涨,城镇90%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只能艰难度日。在农村,人口占65%的贫苦农民,人均只有2亩土地,部分佃农才二分地,只占耕地面积的18%。一年的收成近三分之二交租、纳粮、还债,所剩只能艰难维持生计。中农人均4亩土地,占农户的20%。他们一年收成可得二分之一,但因天灾、人祸和田赋、劳役的负担,有时得借高利贷度日。只有5%的地主、富农生活宽裕。他们占有69%的土地,靠地租、高利贷和占有的水资源剥削农民,极少数的大地主和吐鲁番郡王家族的生活很富足。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及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地主剥削,使得全县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发展非常缓慢。据统计,1911年,全县人口约3万人,到1949年,全县人口为49 633人,其中,维吾尔族45 600人,汉族369人,回族3 664人,其他民族2人。37年间,共增加19 529人,平均每年增加528人。1949年,全县有耕地15.3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410万元。粮食面积108 666亩,单产90千克,总产9 761吨;棉花面积14356.7亩,单产16千克,总产230吨;葡萄面积12404.2亩,单产188千克,总产2 296吨;甜瓜面积3 877.9亩,单产650千克,总产2 519吨;全县牲畜存栏数6.9万头。
  商业时兴时衰。1943年,城乡有商户777户,主要有坐商、行商、摊贩、旅店栈房、餐饮业等。到1949年年底,许多商户关门停业。尤其是解放军进驻鄯善县前夕,县城商户遭到部分国民党叛乱分子的抢劫,大伤民心和贸易元气。这年年底共有行商100多户,占商业总户的20%。
  民国初期,鄯善县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全县只有小学部,没有中学部,能读到中学的少数富户人家的子弟也要远到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读书。1916年,开始改学堂为学校。1917年,全县共有小学11所,学生300余人。杨增新、金树仁主政新疆时期,对各族人民实行愚民政策,尊崇封建传统道德观念,教育无进展。1933年,盛世才统治新疆后,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制定了“发展新疆教育”的方针,公立及会立学校发展较快。在他的督导下,全疆各地陆续建立了反帝会、维文会、汉文会、回文会、哈文会。鄯善县的维、汉、回文化促进会分别于1934年后陆续建立起来。鄯善县反帝会、各族文化会建立后,对推动文化教育、兴办公益事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兴办文化教育方面成绩比较显著。1936年,全县有44名教师,其中3名是师范毕业生,其余全部是小学毕业生,师资合格率仅为6.8%。1937年,全县有小学20所,其中县公立小学4所,会立小学16所。1938年开始,迪化师范学校陆续分配毕业生来鄯善,鄯善县教师文化素质有所提高。1939年,全县有公办小学4所,学生212人;会办小学8所,学生262人;公办民校4所,学生460人;会办民校8所,学生400人。1942年,公办小学5所,学生670人;会办小学16所;公办民校5所,学生835人;会办民校16所,学生1 250人。由于各文化会兴办的小学和民校使全县的文化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会办学校显著,由省文化协会通过教育厅批准转为公办。1941年,会办转公办的小学校共17个班。
  由于反帝会、各文化促进会大力兴办教育,全县各族人民受到了鼓舞,开始纷纷捐助现金和物资支持教育。
  1937年,社会上层人士、富户、商户、农民为建公立学校,解决学生制服共捐资132.9万两(省票)。
  1941年,吐鲁番郡王后裔捐献土地建小学校和文化俱乐部。鲁克沁居民库尔班都尕和阿不力提甫各自捐资建1校(1班)。连木沁数十名乡民捐资建了一所女子小学校。省政府教育厅对捐资助教之举给予了通令嘉奖。政府和各族人民兴办教育的风气也激励了在校学生,不少学生报考了省立第一师范和省立第一中学,1940年,鄯善县被考试录取的学生就有20人。这一时期,由于各文化促进会积极开展文化宣传,县城街道村头设置了许多识字牌、阅报栏、民间问事处等。每逢节日、“四一二”日及抗战纪念日都会举办庆祝活动,使全县的文化事业出现了新的景象。1943年,国民党统治新疆后,县城附近的学校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临时兵营。一些学校停办,一些学生到寺院学经,全县教育开始停滞不前。到1949年,全县共有小学16所,班数76个,学生2 402人;全县共有教师105人,其中师范毕业的13人,小学文化程度92人,师资合格率仅为 12.74%。
  卫生医疗水平非常低下,全县缺医少药,设备落后。民国初年,县城只有两家中草药铺和两名民间中医。群众看病主要依靠民间医生或巫医“跳大神”治病。旧政权不重视人民健康,不重视防病治病,天花、伤寒、痢疾、麻疹和地方病等疾病连年流行。1942年,县城和东巴扎建立了医疗诊所各1个。1946年,县医疗诊所改称县卫生院,有医生2人、护士 2人、药士 1人、其他工作人员2人,但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也很低。
  鄯善县各族人民由于长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压迫被剥削,再加上连年的兵荒马乱,社会各种矛盾十分突出。全县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社会极不稳定,人民生活极其困难。各族人民不堪忍受被压迫和被剥削,坚持不懈地与统治者进行不屈的斗争。1949年10月,各族人民终于盼到了解放,盼到了共产党。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鄯善县地方史 第一卷 (1949~1978)

《中国共产党鄯善县地方史 第一卷 (1949~1978)》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中国共产党鄯善县地方史》(第一卷)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历届鄯善县委领导班子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历经的风雨历程,全面反映了鄯善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1950年至1978年发展变迁的全貌,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