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助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博乐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7159
颗粒名称: 1、互助组
分类号: F323;F426;F832
页数: 2
页码: 280-281
摘要: 1951年,县人民政府组织春耕生产工作队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在领导农民互助互借中,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根据各区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生产互助。三区主要组织群众开展变工互助,在一区除组织部分群众变工互助外,还采用有借有还、富者照顾贫者的原则,进行互助。一区和二区从富户占有的土地中调剂出土地3088亩给无地、少地农民,农民之间互借现金、种子、耕畜、农具给缺少生产资料的农民。
关键词: 常年互助组 互助组 阿西木 艾买提 季节性

内容

1951年,县人民政府组织春耕生产工作队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在领导农民互助互借中,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根据各区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生产互助。三区主要组织群众开展变工互助,在一区除组织部分群众变工互助外,还采用有借有还、富者照顾贫者的原则,进行互助。一区和二区从富户占有的土地中调剂出土地3088亩给无地、少地农民,农民之间互借现金、种子、耕畜、农具给缺少生产资料的农民。
  1951年,一区四乡艾买提·阿西木等7户农民,本着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第一个农业生产常年互助组。1952年增加到11户、43人。男劳动力11人,女劳动力8人。组内共有耕地766.5亩、步犁1架、土犁5架、耧1架、耱1个、砍土曼10把、镰刀8把、钐镰2把、耕马13匹、耕牛2头、大车5辆。组内成立一个妇女互助组,组长吐尔苏汗。艾买提•阿西木互助组经过民主讨论,制订出爱国公约、生产计划及民主记工、记帐的办法,每天记工帐,每8天结算一次。1张犁连耕畜使用1天,还2个人工。在大忙季节,集体吃饭,由2个妇女看孩子、做饭,其余的都下地劳动。每天坚持早出工、晚收工,不偷懒、不马虎,时常开会,讨论生产,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很高。艾买提•阿西木常年互助组起了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市互助合作化运动顺利发展。
  1952年,办起变工互助组422个,入组农民3331户、14189人。其中有77个是妇女变工互助组。主要有三种互助形式,1、计工还工,自愿两利,按时结帐,民主管理组内事务;2、自找对象,规定种地亩数,投种子数量集体劳作,秋后分粮,如种子不够6斛者,别人借给,秋后归还;3、种子口粮打在一起,吃大锅饭,不分你我。每个互助组9~15户。
  1953年,对422个互助组,进行整顿。常年互助组20个,135户,599人。季节性互助组373个,1901户,7041人。常年互助组由6至9户组成,季节性互助组由6至11户组成。这两种互助组,生产规模小,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及劳动收获仍为个人所有。组织起来比个体经营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仅副业收入就达114371元(已折算为新人民币),用来购买耕马116匹、耕牛40头、步犁53架、土犁94架、大车34辆、砍土曼123把及其他小农具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55年,又经过整顿,有互助组314个,1950户、8185人,其中常年互助组91个,698户,3162人,季节性互助组223个,1252户,5023人。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博乐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志上限追溯至1764年,下限断于1985年,介绍了博乐市的建置、沿革;地方组织、群众团体;城乡建设、农林牧业、工业、经济;文教、广播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