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五团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5298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426;F326;F323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六十五团,位于天山西段,伊犁河谷西北部霍城县境内,紧临312国道与218省道交会点的清水河开发区。境域南距霍城县县城18公里、北距清水河经济开发区中心5公里、西距霍尔果斯口岸25公里、东距农四师师部所在地伊宁市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团处于地方乡镇场环围之中,有三个连队与团部不接壤,其中八连位霍城芦草沟镇东北7公里处,六连位于清水镇西北4公里处,五连位于清水镇西南1公里处,与清水河开发区相连。
关键词: 农四师 莫合烟 立方米 清水河 霍城县

内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六十五团,位于天山西段,伊犁河谷西北部霍城县境内,紧临312国道与218省道交会点的清水河开发区。境域南距霍城县县城18公里、北距清水河经济开发区中心5公里、西距霍尔果斯口岸25公里、东距农四师师部所在地伊宁市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团处于地方乡镇场环围之中,有三个连队与团部不接壤,其中八连位霍城芦草沟镇东北7公里处,六连位于清水镇西北4公里处,五连位于清水镇西南1公里处,与清水河开发区相连。团地理坐标为北纬44°10'~44°05'、东经80°48'45"~80°41'05",海拔630~850米。面积12万亩,其中山区草场6.95万亩,耕地3.57万亩。团下辖10个农业连队和加工厂、修造厂、面粉厂、冷饮厂、水管所、电管所、供销公司、基建公司、学校、医院等10个企事业单位,总人口6978人,由汉、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土家、东乡、满、苗等10个民族组成。
  六十五团所在地,民间称南梁三宫。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清朝政府在清水河建屯田城堡,驻扎绿营兵,对周围的土地加以简单开垦,实行兵屯,现六十五团的少部分土地属于“兵屯”范围。民国34年(1945),伊犁地区的绥定、霍城(现六十二团一带)相继建立“三区”革命政权,居有十余户回族及几户苏联侨民,垦种300余亩。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垦荒部队一部奉命进驻该地,进行大规模的开荒造田、建桥修路,经过三代军垦战士40年的开发建设,荒原成绿洲,戈壁、沼泽变良田,多业并举,各业兴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特种芳香植物薰衣草、薄荷油及啤酒花成为地产名优产品,六十五团已是国家重要的香料生产基地。
  六十五团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的一部,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1947年3月,七一七团归划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建制。1949年2月,七一七团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步兵二军五师十三团。1953年6月,团番号更名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十团。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改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十团。1955年6月,十团二营奉命到绥定(现霍城县)接收归国苏侨土地5万亩,1956年4月该营编入农四师五〇农场。1958年2月从五〇农场析出,组建清水河农场。1969年7月,清水河农场改编为农四师六十五团。六十五团人员来自五湖四海,除解放军集体转业外,还吸收河南支边青壮年,“九二五”起义人员及劳动改造新生人员。1959~1966年,先后有湖北、江苏、上海、武汉支边青年,山东、四川复员转业军人及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自动来疆人员等加入这支队伍。七八十年代更有垦区子女继承父业从垦。六十五团全体干部职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战,甘苦与共,共创六十五团的繁荣与辉煌。
  六十五团地处天山支脉婆罗科努山南缘山前倾斜平原的中部,由北向南呈纵向倾斜,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面坡度为0.7%~2%。地面经北山沟各水系水流冲蚀,形成南北走向的数条自然沟,地势起伏不平,将土地分割成数个不规则条块,给生产、交通和规划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土壤以灰钙土为主,气候温和干燥,年平均气温8.6℃,年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37.7℃,年平均无霜期161天,年平均日照2859小时,降水量年平均为264毫米,最多年份达454毫米,最低年份仅12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37毫米,气候条件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一年一熟有余。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高粱,经济作物有薰衣草、啤酒花、薄荷、棉花、甜菜、烟叶等。
  团水源分为清水灌区、大西沟灌区和果子沟灌区3个灌区。清水灌区年引水0.3~0.4立方米/秒,灌溉耕地2.35万亩;大西沟灌区年引水量0.2~0.25立方米/秒,灌溉耕地0.71万亩;果子沟灌区年引水量为0.2立方米/秒,灌地0.51万亩。主要灌区清水灌区水土极不平衡,常年受旱,1976年以来,先后打井48眼,年提水量可达500万立方米,基本解决清水灌区常年缺水受旱的问题。
  六十五团土地资源有限,但所处地域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清水灌区是主要农作物种植区。自1958年建团以来,种植业一直是主要经济支柱。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菜,经济作物有棉花、莫合烟。平均亩产不小麦100~150公斤,玉米200~300公斤。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根据市场需求,大面积种植莫合烟,发展莫合烟加工业,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格局,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明显,所产优质莫合烟畅销全疆,特制“金颗粒”莫合烟更是人们馈赠亲友、招待宾朋的佳品,因得自治区主席赛福鼎喜爱,人们称之为“赛福鼎烟”。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啤酒花、薰衣草、薄荷等,种植面积达到全团种植面积的1/3,薰衣草和薄荷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0%和80%强,产品的理化指标和主要成分含量达到国家标准,接近国际标准,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工质量评比第一名,产品远销美国和香港等地区,成为国家重要香料的生产基地。“两油一花”成为六十五团的“拳头”产品,每年产值占全团农业产值的30%以上。1985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高涨。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使小麦亩产平均达到50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800~1000公斤。1996年,全团生产啤酒花(干花)101吨、薰衣草油3.2吨、薄荷油57.4吨,全团农业总产值达3027万元。
  1959年,团园林面积仅有67.4亩,1996年,发展到3208亩。林木覆盖率10%;30782亩耕地实现林网化,占耕地总面积的86.2%。
  20世纪60年代,工副业主要有磨面、榨油、制作酱醋和莫合烟、网套加工等,工艺简单,全是人工操作。七八十年代,先后兴建大型面粉厂、轧花车间、机械修造厂、毛巾厂、编织袋厂、冷饮厂等。1998年,工业产值814.3万元。
  80年代以前,畜牧业实行集中饲养管理。自1985年起,对全民畜实行“铁畜制”承包办法。20世纪90年代,全民、集体、个人三者并举,畜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截至1996年底,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5万标准头,有家禽15788只,年产值达213.6万元。
  基建队成立于1958年春,由农四师工程处和五〇农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有工人300余名,下设房屋建设、水利施工、木工、后勤五个排,外加一个铁工组。20世纪60年代,团建房修路、挖渠引水等都由基建队承担。至1985年,累计建筑面积35609.28平方米,为团创建初期的基本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立下汗马功劳。基建队发展为建筑公司。1996年,建筑公司拥有各类建筑机械23台、支架50余吨,有高中级技术人员5名,上等级施工人员18名,承担团大部分建筑施工任务。
  农业机械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1958年,全场仅有40架马拉步犁和10架畜力播种机。1959年有了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和第一辆汽车。1960年,购进各类大型拖拉机4台,并成立拖拉机分队。1961~1965年,共购进各类拖拉机12台,正式成立机耕队,全团农作物种植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70~80年代,先后购进五铧犁、中耕机、播种机、开渠机、缺口耙、圆片耙、棉花铺膜机等各类农机具83台,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至1996年,有各种大中型农机具220台、联合收割机20台,总动力达4982千瓦,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达90%。
  1958~1962年,团经济连续盈利,被师、兵团、自治区评为先进农场。1962年在兵团十个先进农场中名列第五位,被国家农垦部授予“全国农垦系统先进农场”称号。1964~1995年,效益滑坡,其中有12年出现亏损。1995年,扭亏为盈。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3858万元,盈利31万元,年劳均收入4493元,年职均收入4981元,年人均纯收入达2861元。
  六十五团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兵地团结、军民团结,先后与三宫回族乡、清水镇结成“共建文明单位”对子,多次派工作组去地方支农和帮助整风。40年来,每年都为地方大办好事。在20世纪60~80年代,每年派出机车给周围公社生产队犁地、播种,夏收季节派出联合收割机帮助地方生产队收割小麦、胡麻。农忙时节,每当周边生产队有困难求援时,宁可自己受损失,也要尽力帮助。团还为周边公社培训拖拉机手、检修农机具、培育各类农作物良种、训练民兵和开展计划生育、防病治病等,认真落实毛泽东主席要求兵团为各族人民办好事的指示。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长期实践中,六十五团和驻地周围的各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一种亲密的水乳交融的关系,团结互助,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兵地团结的动人乐章。
  自建团以来,六十五团始终牢记“生产队、战斗队、工作队”的宗旨,一手握锄,一手拿枪,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忠实地履行肩负的历史使命。每当出现企图破坏边疆稳定的动乱局面或突发意外事件时,团民兵部队立即奉命行动。伊宁市1962年5月29日,发生“五·二九”暴乱事件,奉上级之命,团立即派出一个民兵连赴霍尔果斯边境执行任务,还担负保卫霍城县委、维护稳定的使命。团民兵在配合部队军事演习、协助公安机关围捕潜逃罪犯、执行各项战备任务等各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新疆大局、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1960年,六十五团成立业余演出队,1965年10月组建宣传队,排演话剧《夺印》、《抓壮丁》和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大型现代剧目,演出200余场,观众达8万人次;自编的小节目《看水一家》、《支边青年之歌》等,曾获师奖励。团先后建起露天电影院、篮球场、旱冰场、调频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等。老年文体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参加者踊跃,一大批离退休同志老有所乐。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58年建场时,只有1所学校两个复式教学班。1983年是教育发展的高峰时期,全团有高中6个班、职业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10所,共有学生2827人、教职工206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出生人口降低,学生人数逐渐减少。1993年,完成集中办学,实现一团一校。至1996年,有初中7个班、小学18个班,学生1016人,教职工71名。1977~1999年,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35名。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1958年卫生队成立时,有医生护士6人、病床8张。至1996年底,有医院1所、防疫站1个、基层卫生室9个,有医务人员50名、床位54张。有门诊部、住院部,拥有中、西医,有B超、X光透视,心电图等医疗设备,做到小手术不转院。通过计划免疫,各类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
  团设政治处、基层单位配有政治指导员、政工干事,对干部职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1998年,全团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65人。从1992年开始,每两年召开一届“团政治思想工作理论研讨会”;至1996年,收到论文近百篇。
  六十五团在开发建设中,造就、锻炼、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他们中有西北军区劳动模范杜玉生、兵团劳动模范张俊英,有曾担任兵团副司令员的文克孝,有曾担任副师职以上领导职务的龙海元、李维城、莫显国等。1998年,全团共有各类高级技术职称人员8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8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199人。
  从1980年开始办理离、退休手续,至1998年共有离、退休人员1302人,他们在颐养天年的同时,继续发挥余热,参政议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看家护院,关心下一代,开展文体活动,继续为团的发展作出贡献。
  建团40余年,军垦战士们把一片荒滩建成拥有农、工、商全面发展的农场,先后建起办公大楼、学校教学楼、医院、幼儿园、招待所、农贸市场、商业网点、修理一条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围绕农业办起修造厂、轧花厂、面粉厂、毛巾厂、冷饮厂、编织袋厂等。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网,至1998年,全团有800余户安装程控电话,占总户数的40%。团部东面紧靠218国道,国道东面为十一连。从团部中心延伸的水泥大道荣昌路和东西向的国道至学校、医院的沥青路,将团部各单位连接起来。近三年来,每年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费用达400余万元。1998年修建的国家清水河粮食储备库,紧靠团部西面,北临清水镇,南面辐射至三宫乡、良繁场、霍城县县城,团部驻地已形成一个约4000常住人口的小城镇。
  自1995年起,团经济全面复苏,至1998年,每年分别盈利13万、45万、86万、31万元,四年累计盈利175万元,职工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四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进行农田、水利、农机、仓储、晒场、香料加工设施建设和改造,开荒3000余亩,使农业土地面积增加,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年产量增长27%~29%。
  40多年的艰苦创业,三代军垦人的风雨历程,勤劳勇敢的六十五团人在这块昔日的荒原上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挥洒血汗、奉献青春,谱写了一曲雄壮的军垦战歌,使一个繁荣昌盛的国营农场屹立在祖国西陲的边境线上。展望新的世纪,六十五团人满怀豪情,他们决心乘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继承和发扬兵团人特有的开拓进取精神,把自己的家园——六十五团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知识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五团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五团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2

本志记述六十五团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体现改革精神,反映六十五团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