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建边境农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十六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69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创建边境农场
页数: 5
页码: 2-6
摘要: 一、友谊牧场移交,红旗三场成立;1962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在沿边境地区迅速建立边境农场,作为国防屏障的指示,决定将昭苏县友谊牧场移交给农四师管理。7月10日,农四师特昭生产管理处(以下称昭管处)委派政治部副主任李锡龙为组长,宣教科新闻干事李希哲为秘书的工作组到友谊牧场做交接前期筹备工作。;二、五公社移交,红旗四场成立;为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关于新疆沿边境地区15~30千米内建立边境农场带的指示精神,1963年2月25日,由中共昭苏县委副书记杨安群、县委干部阿伯和农四师群工科科长崔建平,昭管处处长刘可桑,畜牧技术员马振云,筹备组孙宝元,五公社书记李明佩,社长马力克及提前到达的昭管处政治处主任郝新颖带领的工作组成员,组成联合工作组,经过共同协商,借鉴友谊牧场移交的工作经验,很快形成了移交方案。其要点是:五公社一、二大队社员、干部财产全部移交。;三、两场并编,奠定农场发展格局;为了适应生产建设长远规划的需要,加强经营管理,1964年4月1日,农四师作出《关于红旗三、四场并编命令》。并编后,延用红旗三场番号。

知识出处

七十六团简史

《七十六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全面地记载了农四师七十六团1958-2004年期间,全团各族干部职工在历届团党委的带领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七十六团建设成为一个工交建商全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齐全的综合性国有农场的全过程。史料性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