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十六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690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10
页码: 1-10

内容

农四师七十六团成立于1962年,至今走过了近50年的战斗历程。在党和人民赋予的屯垦戍边伟业中,建立并发展了丰功伟绩,它既有光荣的过去,灿烂的现在,又有美好的未来。
  七十六团是在国家对中苏沿边建立国营农场带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是以接受昭苏县原公私合营友谊牧场和第五人民公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国营边境农场。在各兄弟团场无私支援下,农场一改过去牛拉犁的小农生产方式的历史,采用当时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进行开荒生产。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是在头顶敌机盘旋,地上明碉暗堡,夜晚探照灯、信号弹照射下开荒生产的,是在边防军和民兵不时与来犯之敌进行短兵相接的斗争中放牧的。当时,人们住的是牛棚马圈和地窝子,吃的是又黑又沾、缺菜少油且定量供应的黑馍头、面糊糊、白水煮野菜,他们忍饥挨饿,每天在野外劳动10余小时。昭苏是高寒地区,一年有半年时间要在-20℃~-30℃的冬季度过。野外劳动者几乎常年吃不上几顿热菜热饭。遇上寒流,不少人员脚和鞋袜、脸和帽子耳朵、手和洋犁铁轮冻的连在一起,沾掉皮、流鲜血,在所不及。这代团场的开拓者造就了“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积极投入改革开放,逐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团场辉煌,开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将昔日的万古荒原变成了粮仓油海,将古老的乌孙牧地变成现代化的牧场,将穷僻山庄变成了繁荣城镇,一个新型屯垦戍边的团场耸立在边境线上。
  七十六团是伊犁垦区粮油生产基地。土地肥沃,地域辽阔,素有“黑土地”之称,适宜于种植麦类和油料作物。经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良品种,深耕细作,为团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出台取消农业税和对粮食、农用物资,购买农机实行补贴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种田的积极性。据统计,建团49年来,累计生产小麦7.58亿千克,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57亿千克,商品率达73%以上;累计生产油菜2.25亿千克,为国家提供商品油菜1.72亿千克,商品率达76.4%,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生产连续十年丰收”的先进单位。
  七十六团被誉为“马铃薯之乡”。2002年以后,团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重视发展特色经济,实行地上经济向地下经济转移的发展战略。通过几年的努力,引用外地经验,兴建马铃薯农业科技大楼和马铃薯繁育网棚,成立马铃薯组培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硬、软件设备,可以自繁自种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马铃薯优质种薯,结束了靠引进薯种过日子的历史。同时,从整地到播种、中耕、收获实现了全部机械化,创建了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又一致富途径。
  七十六团是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国家首批科技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单位,是国家细型、超细型细毛羊诞生地。这里有60万余亩富饶美丽的草原,生长着400余种牧草,其中50余种为优良牧草,豆科、禾本科、莎草科占85%以上。20世纪80年代,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2475万元,建成现代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一改过去落后的生产面貌。人有屋,畜有圈,产仔母羊有产房,幼羔幼犊有育幼室,牲畜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生态草原繁育了优良的牲畜,这里的羊可与澳大利亚的品种媲美,这里是新疆竭牛的故乡,是汉武帝称誉为西极马的“天马”诞生地。建团以来,为军队和地方输送优良马3.1万匹,为国家提供肉类45143吨,羊毛8339吨、牛奶70218吨,还有不计其数的皮张和其他附属品。
  七十六团驻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地的人民具有保边守边爱边的光荣传统。清朝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叛军的决胜地就在本团格登山上。此后,这里驻边关部队镇守,是当时伊犁地区为数不多的边境通商口岸之一。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边疆空虚,俄国当局在我国领土上架设铁丝网,企图划入他的版图。1962年,在苏联驻伊领事馆蓄谋策划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伊宁“5·29”反革命暴乱事件,边民外逃波及到昭苏。受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指示,农四师迅速组织民兵值班部队,赶赴这一带做边民稳定工作。以后的日子里,在松拜边防线上不时发生由苏方挑起的涉外事件。1965年4月26日,七十六团1409连文教唐光明在往田间运送小麦种子途中遭苏方军人绑架。同年12月19日,遵照中国外交部和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指示,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在伊犁军分区肖飞副司令员亲自指挥下,在边防部队和全团民兵的协同配合下,1409连组成由50人的尖刀队,仅用50分钟,一举拔除苏方非法越境架设的1872米铁丝网,收复了多年被侵占的中国领土,受到兵团司令部、政治部的通报嘉奖,荣立集体战功一次。此后,苏联边防部队经常阻挠我边防军正常巡逻和团场职工的生产活动。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1973年10月13日,遵照外交部命令七十六团在苏木拜界河东岸的巴特曼谷渠首修建闸门一座。15日,1409连32名职工在闸门前方进行生产活动,遭到苏方全副武装的11名军人包围,面对一触即发的边境冲突,军垦战士毫不畏惧,展开了说理斗争。军垦战士讲述巴特曼谷渠的历史和边境线的位置,在铁的事实面前,迫使苏方军人收起武器,狼狈撤退,取得反蚕食的胜利,受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通报表彰。1987年后,中苏两国恢复交往,结束了军事对抗,恢复和平往来,共建了友谊桥。苏木拜界河水资源平方秋色,松拜过货拉开了贸易序幕,原煤与羊皮交易兴起,两国地方官员互访不断,边民探亲访友日益频繁,这条爱恨交加的松拜边境线成为联系两国睦邻友好的地理纽带,架在苏木拜界河上的友谊桥让两国人民深思过去,展望未来。
  七十六团是民族团结的摇篮。团场由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锡伯族、土家族等8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全团总人口的45.1%。按照兵团规定,被称为边境少数民族团场。成立以来,各民族职工群众友好相处,亲密无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良好关系,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团场历届党委都把搞好民族团结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干部和职工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热情帮助少数民族职工脱贫致富,为团场各项事业的发展赢得一个和谐环境。21世纪90年代以来,在少数民族连队建立贫困职工档案,开展了各种扶贫帮困活动。2007~2010年,团场累计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投入扶贫资金2250余万元。为少数民族贫困职工划分土地22037亩,采取团场垫付,统一管理方式种植马铃薯、油菜等作物;投入215万元为76户购买生产母羊2690只用于发展生产,户均收入达14805元,助推及时脱贫。全团少数民族家庭实现了水、电、路三通,95%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有生产对象,搬进了砖混结构新房,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2000元提高到2009年的10582元。七十六团多次被伊犁州、师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8年,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扶贫帮困先进单位,被中国全国总工会评为“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
  七十六团经济体制改革在曲折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建团之初,团场实行计划经济、全民所有、统收统支、等级工资、生产活动统一指挥,这种体制对团场的经济发展曾发挥了重大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从团场到连队推行财务包干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盈利自留,亏损不补”,在部分连队实行定产量和质量、定成本费用、定利润或亏损限额,超奖亏罚的“三定一奖罚”办法。对职工实行农机合一作业班,定人、定土地面积、定生产量、定农机具、定经营成本和包产品上交,包改善职工生活,超产奖励办法。1980年后,为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对承包中超额部分实行按比例分成,减产有罚,罚金不超过本人年工资的10%,干部预扣10%工资作抵押。这种工资加奖金的办法,初步改变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状况。
  1982年兵团恢复以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七十六团因势利导,制订《1984年种植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办法》。在生产组织规模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在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以专业承包为主;在分配形式上以大包干为主,所有承包经营者必须与本单位签订合同,同时在5个连队试办家庭农场,开始改变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状况。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职工自由种植,出现了“花花田”,对机耕、植保、收获造成很大影响,七十六团党委及时修订《试行办法》,规定了计划生产、机耕作业、种植范围、养地措施,生产资料供应实行统一管理,形成大农场套小农场的格局。在1984~1988年第一轮承包期中,粮食累计产量相当于1978年前15年累计产量的50%,油料总产量相当于1978年前15年累计产量的2.1倍,社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247%,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1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72.4%,职均收入10242元,较1983年职均档案工资增加4352.24元。
  根据《农四师农牧团场承包经营责任制若干规定》精神,1988年11月,在师工作组的主持下,推行党委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制订了1989~1991年承包者的指标,经过民主选举,曹少侠当选团长。随后实行干部聘任制,成立职工管理委员会,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办法,实行计划统一种植,统一机耕作业,统一植保,统一灌溉,统一重大农业技术措施,分户管理,分户收获,分户核算,简称“五统三分”,改货币形式上缴土地费为实物形式上缴。第一轮团长经营管理3年承包期,经营亏损,农牧业承包指标大都没有完成。
  1992年,团长经营责任制第二轮启动,由家庭联产承包改为作业班集体承包。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各层次管理不善,农牧产品失控,连续两年团场经济下滑,1993年欠交爱国粮860万千克,职工累计挂账1048万元。
  1994年,农四师对七十六团领导班子进行大调整。是年6月,中共七十六团第五届代表大会召开,根据职工意愿,重新恢复家庭承包责任制。大会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的方针指导下,结合本团实际,积极推行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自理,确立了重基础、抓管理、促效益的指导思想。会后,开展“奔小康,奔市场”大讨论,规范承包行为,清理职工历年挂账,积极推广科学技术,使团场经济较快走出困境,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1994~2000年,共创利润1489.4万元,社会总产值3次突破亿元大关,人均收入由1993年的1153元增加到2000年的3512元;职均收入由1993年1712元增加到2000年的5251元。
  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推进。1983年以前,沿用定额管理办法,即对每个畜群定人、定放牧牲畜数量,畜产品全部交团,按档案工资计发报酬。1979年以后,试办家庭牧场,实行定承包牲畜数量、定繁育率、定畜产品上交数量、定生产费用和盈(亏)指标,按合同完成计划者全额领取档案工资,超额部分归己,不足者赔付或用私养畜补偿。后因遭受自然灾害,加上管理不善,无法履行合同而终止。1985年将牲畜以赊账方式折价归户,部分职工大量卖牲畜,使部分国有资产流失。1986年,废除折价归户办法,将牲畜收归国有,推行“家庭承包,保本保质增值,两费自理,定额上交,产品统管,收入归己的铁畜制”。因牧工经营不善,大部分亏损挂账,无力承包经营。1989年,继续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坚持公养畜与家庭私养畜相结合,走以家庭私养为主;草原牧业与农区牧业相结合,逐步过渡到以农区为主,放牧与舍饲相结合,逐步过渡到以舍饲为主,团、连两级对承包户全面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简称“三结合,三为主,全方位服务”。推行联产承包、转让承包、扶贫承包等多种承包形式,并连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牧工购买国有牲畜、棚圈,实行“两费自理”。至2010年,团场除保留4138只优质超细型细毛羊外,全团所有各类牲畜、棚圈全部折价为私有,实现“走以家庭私养为主”的目标。另外,对国有商业产权重组、房产折价归户、农牧机械拍卖、新建工业联营参股。
  进入21世纪后,继续深化改革,保持发展经济增长势头。主要进行细型、超细型细毛羊的培育、扩繁,进行了由地上经济向地下经济转变的有益探索,调整产业结构,并正在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取得新的业绩。改革开放以来,七十六团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初见成效,职工生产积极性和承包经营热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团场经济效益增长迅猛,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911.9万千克增加到2010年2930.9万千克,油料总产量由66.4万千克增加到1658.2万千克,小麦亩单产由94.6千克增加到421千克,油菜亩单产由31.6千克增加到170千克。国民生产总值按1970年可比价格计算由1978年514.08万元增长到2010年27471万元,由亏损35.1万元到实现利润118.7万元。职工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493元增加到2010年纯收入24527元。职工住房由地窝子改为砖混结构平房或水电暖齐全的楼房,电视机、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电脑、小汽车、数码相机、手机等已进入普通职工家庭。随着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学校告别了马背流动上学的历史,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上课,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室、语言室一应俱全。卫生事业形成完整的医疗预防体系,连队甲级卫生室全覆盖,民族体育、民族文化大发展。七十六团曾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面对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援疆的大好机遇,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弘扬兵团精神,把加速“三化”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把强化维稳戍边能力作为有效履行使命,为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知识出处

七十六团简史

《七十六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全面地记载了农四师七十六团1958-2004年期间,全团各族干部职工在历届团党委的带领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七十六团建设成为一个工交建商全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齐全的综合性国有农场的全过程。史料性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