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兵团农七师师部西迁奎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220
颗粒名称: 二、兵团农七师师部西迁奎屯
分类号: F426;R737;F127
页数: 6
页码: 4-9
摘要: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西北战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连克重镇,直扣新疆东大门。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于9月25日通电宣布起义。12月12日,陶峙岳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宣布经中央军委批准的整编方案,新疆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下辖步兵第九军及两个骑兵师。第九军辖步兵第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
关键词: 乌苏县 工副业 农七师 生产建设兵团 乌鲁木齐

内容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西北战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连克重镇,直扣新疆东大门。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于9月25日通电宣布起义。12月12日,陶峙岳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宣布经中央军委批准的整编方案,新疆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下辖步兵第九军及两个骑兵师。第九军辖步兵第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二十五师组建后,集中开展政治学习,1950年春,部队响应毛泽东主席军队要参加生产运动的号召,从迪化长途跋涉,挥师西下,进驻沙湾县炮台、小拐及乌苏县车排子,铸剑为犁,投入开发建设祖国西北边陲的大生产运动。
  二十五师部驻炮台,指战员饮冰卧雪,挖地穴居,开荒造田,兴修水利,唤醒亘古荒原。大业初创即试种棉花成功,打破了北纬45°以北不能植棉的禁区。1953年,二十五师转为生产部队,改番号为“农七师”,进一步开展大生产运动。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原二十二兵团二十五师改为农业建设第七师。此时,农七师规划趋势已无法再往东发展,只能继续向西、北延伸。而炮台处于农七师垦区最东头(现兵团第八师垦区的交界处),偏于一隅,出入不便,炮台越来越不适合做全师的指挥中心。为了垦区的长远发展,师部搬迁势在必行,但究竟搬往何处,一直没有确定。时任农七师政委史骥根据当时的地理条件做了研究分析,认为奎屯地处沙湾、乌苏之间,是一块很有开发价值的处女地。奎屯土地肥沃,遍地是芦苇、红柳、芨芨草和梭梭,方圆数十里,散居着百余户人家。因此,他和部分师领导认为应把师部搬往奎屯。
  经过反复酝酿,农七师机关由炮台搬迁奎屯方案在师军政委员会上得以通过。此后,又在师党委常委会上正式形成决议,并上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定获得批准。
  1955年10月,农七师邀请自治区荒地勘测设计局对奎屯地区进行勘测规划。历时一冬,到1956年3月,绘制出奎屯地区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和土壤分布图,编制出《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奎屯师部及附属农场勘测设计任务书》及《关于选择农七师师部位置的意见书》。
  奎屯新师部驻地的总体规划是按照农七师党委要将奎屯建设成为20万人口,集工业、农业、商业、物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为一体,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门类齐全的军垦型轻工业城市的构想进行规划设计的。除城区规划外,还附带一个8000公顷土地的郊区农场(亦称奎屯农场)。
  1956年,施工部队进驻奎屯,在此盖房、修路、栽树、建厂,开启了奎屯历史发展新时期。
  1957年3月,农七师师部由炮台迁至奎屯。1958年,克拉玛依建市,将原由乌苏县管辖的奎屯、六十户、三角庄划归克拉玛依市行政区域。但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仍由农七师统一管理。
  1957年6月1日,农七师党委决定成立奎屯农场规划委员会,并于同年7月30日完成该农场规划设计任务,在奎屯东、北、西三面,大规模垦荒造田,发展农业,奎屯东、西区各开辟一个果园,产有苹果、葡萄、梨及西瓜、甜瓜,养有牛、猪、羊、鸡、鸭等牲畜,不但保证了奎屯城内居民肉、蛋、禽、奶、果和副食品供应,还支援了独山子矿区。
  1958年秋,农七师成立工业筹备处。1959年7月10日,召开工商业联席会议,提出兴办工业的方针,即“边基建、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因陋就简,以土为主,先搞起来,逐步更新”、“工农并举,以农为主,以工养农、以农促工”。自此,造纸厂、发电厂、针织厂、化工厂、印刷厂、农机修配厂、木工厂、卷烟厂、棉纺厂、食品厂、面粉厂、机修厂12家工业企业在奎屯相继建成投产,其中造纸厂生产的单面油光纸填补了新疆空白;针织厂是全疆第一个针织企业;新疆唯一的一家卷烟厂的建成促进了新疆烟草工业的发展。到1966年底,这12个工业企业共有职工3074人,“文化大革命”前10年,累计工业总产值5411万元,利润1183万元。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奎屯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七师师部搬迁到奎屯后,为繁荣奎屯经济,依托奎屯地理位置的优势,坚持“以商业促工副业,以工副业保农业”的经营方针,大力发展商业和工副业。1962年冬,“七一”服务大楼(奎屯红旗商场)建成,逐步形成了商业中心。1966年,农七师商业经营总额5593万元。
  农七师进驻奎屯,促进了奎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支援奎屯经济建设,1959年,兵团汽一团二连从乌鲁木齐迁到奎屯,同时,自治区客运公司在奎屯建设长途汽车客运站,开通发往乌鲁木齐及北疆各地的定期班车,当年的小驿站从此成为北疆的一个交通枢纽。到1966年底,全师有载重汽车267辆、特种汽车16辆、大小轿车21辆,年货运量26万吨,货物周转量1530万吨。
  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农七师按照统一规划,有计划地加强了奎屯社会体系建设,先后建立“七一”中学(现奎屯市一中)、农七师干部学校、奎屯纺校及多所小学。其中“七一”中学从1961年起还办医护班、中师班。1966年,“七一”中学在校学生达1500多人。农七师政干校自1963年至1966共培养近700名财会、政工、水利勘测等技术干部。
  农七师医院从炮台搬到奎屯时,只有130张床位、97名医护人员、1台150毫安X光机,化验室只能做四大常规化验。到1966年,发展到拥有床位450张、医护人员405名的规模,并使用心电图、超声波等项技术,外科、普外科能开展肾脏、甲状腺、食道、肺、心包、乳腺癌等多种根治术,不但为本师干部、工人、群众服务,而且还为乌苏县、托里县、和丰县、额敏县等地各民族群众就近就医提供了方便,医疗技术水平有了相对提高。
  奎屯设有小型图书馆、展览馆和2所影剧院、1个专业剧团。“七一”中学、设计队等单位在1964年、1965年先后排演话剧《江姐》《雷雨》及大型歌舞《东方红》等剧目,文化生活十分活跃。
  奎屯的迅速崛起,得到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朱德、康克清、王恩茂、王震、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贺龙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先后来奎屯考察访问。196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第一次标出“奎屯”这一地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七师各项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奎屯经济社会缓慢发展。至1975年,奎屯已兴建起电力、棉纺、针织、印刷、制造、造纸、食品、化工、建材、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煤炭等行业15个工矿企业。奎屯农场逐渐成为有耕地十余万亩、职工近万人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至1975年,奎屯有4万多人口。
  1975年3月,经中央批复,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197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奎屯设置县级市,直属伊犁州管辖,这个边陲小城的历史从此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为新疆地方史丛书之一,全面翔实地记载了1975年到2012年奎屯市在历届市委的带领下,全市各族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奎屯市建设成为一个工交建商全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齐全的综合性城市的全过程,史料性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