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十三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166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9
页码: 1-9

内容

六十三团位于霍城县以西的中哈边境,东北部为莫乎尔沙垅地,南部为柯孜勒沙漠,西面北部为霍尔果斯沙漠,南部为塔克尔穆库尔沙漠,四周沙丘起伏,连绵不断。1960年1月建场,全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运处汽二团霍城幸福农场”。1963年,兵团机运处成立霍城总场,幸福农场划归霍城总场建制。1965年,霍城总场建制撤销,幸福农场划归农四师领导。1969年4月,幸福农场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九十三团,7月又更名为六十三团。历经7次协商划定六十三团行政区界,东与霍城县莫乎尔牧场和六十四团相连接,西隔霍尔果斯河与哈萨克斯坦毗邻,南至伊犁河中心,北和六十二团接壤,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6~14千米。地势西向东倾斜,北高南低,总面积30766.67公顷(含山区草场2680公顷)。团部驻地榆树庄子镇,距霍城县28千米。
  六十三团街沿霍尔果斯河至伊犁河岸的低阶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沙漠气候,年平均日照2587小时,年均积温3594℃,年降水量150.8毫米,年蒸发量1873.6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土壤沙性,土质中性半沙性,阳光充足,适宜粮、棉、油、甜菜、瓜类、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宜发展林木、果园和畜牧业。
  这里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贫乏,氮、磷含量少,肥力低下,土层薄,土地不平整。4~5月为风季,每年八级以上大风年均7次以上,最大风力达十级,风沙危害严重。地处霍尔果斯河下游,水资源十分短缺。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创业,建立农场,注定要有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才能肩负起屯垦戍边的重任。
  1960年1月,汽二团将从哈密招收的120名自动来疆青年作为先遣部队送抵霍城,为建立农场作准备。没有路,没有车,生活物资要到30千米外的霍城县(老霍城)去背,为了不迷失方向和遭野兽袭击,大家结伴而行,同去同归,谁也不敢掉队。没有煤烧,他们就到冰天雪地的沙漠中寻找柴烧水、煮饭、取暖。作为先遣队,他们抢时间安工具把,打扫积雪,搭建帐篷,安营扎寨,为后来的屯垦部队创造生产生活条件。
  1960年2月,兵团机运处抽调炼硝大队、汽二团采矿连354名干部职工来到农场,与先前到达的120名青年共474名干部职工编为5个农业连队、1个机耕连。这474名军垦战士发扬南泥湾精神,抡起了开垦塔克尔穆库尔沙漠的第一镐。祖国西北边陲的2月,风狂雪紧,滴水成冰,为不影响春耕生产,“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场提出“先开垦、后置窝,先要粮、后盖房”的号召,干部职工吃住在帐篷,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中摆开了开荒造田的战场。他们移沙造田,修渠筑路,扁担压断,肩膀压肿,砸坚冰,破冻土,钢钎砸弯,虎口流血,却没人叫苦,仍坚持干。
  4~5月,这里时尔狂风骤起,天昏地暗,风停沙止,沙丘变平地,平地变沙丘,人们立即投入清沙工作。沿霍尔果斯河地带开荒,要踩着齐腿深的烂泥挖芦苇,刨芨芨草和树根,随时都有被毒蛇咬伤的危险。每天上工天未明,收工夜幕落,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夜晚回营做饭,火燎烟熏,打喷嚏、呛嗓子、咳嗽、流泪。燎烤鞋袜,臭气难闻。夏天40℃高温,天气闷热,太阳晒得沙漠烫脚烤脸,清晨蚊虫满身叮咬,痛痒难止。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顽强拼搏,斗志昂扬,英勇奋战。当年开荒5037.07公顷,播种2400公顷,遭风沙淹没1333公顷,粮食总产900吨,取得了当年开荒、当年收获的可喜成绩,受到上级的表扬,从而加大了对农场的投入和支持。
  农场初建,干部大多来自工业战线,各方有志青年来自五湖四海,不懂生产,不适应气候条件,农业技术人员缺少,在灌溉渠系不配套,未规划平整土地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多开荒,多播种,不计经营效果,亏损逐年增大。1963年亏损高达109.24万元。从此,场党委认真思考,全面规划条田,平整土地,大力兴修水利,建成以幸福干渠为枢纽的渠系网络及配套水利设施,严格按农业八字宪法要求,抓科学种田,重视成本核算,认真抓经营管理,推行“三管一算”,亏损明显减少。1965年,场亏损47.03万元,比1963年减亏62.21万元,两个连队实现盈利。
  1966年5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暴发了,它迅速波及到幸福农场。十年“文化大革命”,农场遭受了严重挫折和破坏,好的管理制度被批判,被取消;干部群众遭迫害,受打击;各级领导班子瘫痪,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粮食歉收,不得不吃国家回销粮。十年动乱,团场累计亏损1585.87万元,干部职工工资欠发,团场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学校停课闹革命,红卫兵造反夺权,广大教师被批判,下放劳动,耽误了一代人的成长。
  困境中,干部职工顶压力,排干扰开始“顺藤结瓜”,修建沙漠水库,蓄冬闲水春灌,引夏洪水秋灌,充分利用水资源,修渠引水,规划平整条田。开始营建防护林体系,构建防风固沙屏障,谋求团场发展大业。
  1975年6月,兵团体制撤销,六十三团划归伊犁地区农垦局管理。干部职工中不稳定因素增大,一部分人千方百计调回内地工作,城市支边青年通过多种渠道离团返城,科技人员求前途、求发展离开团场,劳动力、人才严重流失。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六十三团党委带领全团干部职工转移工作重点,实现了政治、思想、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各级干部理直气壮抓生产、抓管理、谋发展,修建沙漠水库和营造防护林体系速度加快,结束了吃国家回销粮的局面,踊跃向国家交售了商品粮。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干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团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1年,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联产计酬(按产量计酬),牧业按群包到人,基建单位实行计件工资制,调动各行各业广大职工积极性,团场生产形势明显好转,1981年实现了建团21年来第一次盈利。
  1982年8月,兵团体制恢复,六十三团重归农四师领导。兵团体制的恢复,全方位改革的推进,加快了团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983~1985年,团党委全面推进团场改革。1983年在联产计酬基础上推行以班组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当年1631名职工获奖,获奖金额15.98万元。1984年上半年,以班组为单位试办家庭农场。下半年制定《六十三团家庭农场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家庭农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全团兴办家庭农场1016个。1985年以后,团逐步推行完善以土地固定15年不变,财务指标一定3年不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奖全赔为特征的家庭农场新体制。在管理上实行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把统一经营和分散管理结合起来,责、权、利明确。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彻底打破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绝对平均主义的铁饭碗,真正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家庭农场这一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承包经营体制在团场蓬勃发展。
  通过民主选举,1989年,实行了团长第一轮承包经营责任制。连队在1988年试行连长(经理)承包责任制取得经验后,1989年,基层单位全面推行了连长(经理)承包经营责任制。
  家庭农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团长、连长(经理)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进行低产田改造,开荒造田,扩大耕地面积,“顺藤结瓜”,修建沙漠水库全部完工,伊犁河扬水站建成,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科学种田的全面推广,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严格管理,加快了团场发展的步伐。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98.67万元,团场生产总值完成1805万元,经营利润149.5万元,创建团以来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承包职工人均收入2349元,为平均档案工资的157.8%。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六十三团注重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对边境贫困团场的扶贫资金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边境贫困团场的建设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完成支、斗渠道防渗,进行低产田改造,推广喷灌、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地缘优势和光热资源,发展棉花生产。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方位开展科技服务,提高职工科技知识水平,增强科学种田能力。高薪聘请专家前来团场指导传授棉花种植技术,请农科院校教授前来授课,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科技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取经,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团场棉花生产稳步发展,效益明显提高,职工收入明显增长。
  1995年,六十三团种植棉花353.77公顷,2000年发展到779.47公顷,增长120.5%。团内生产总值1994年为2744万元,2000年为5546万元,增长102.1%,年递增12.4%;社会总产值1994年为3261万元,2000年为4446万元,增长36.3%,年递增5.3%;工农业总产值1994年为2876万元,2000年为3401万元,增长18.2%,年递增2.8%。1994年团场盈利55万元,2000年盈利206万元。1994年人均收入1768元,劳动收入2598元,职均收入2811元,2000年人均收入3188元,劳均收入3990元,职均收入4850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77.5%、53.7%、72.5%。职工银行存款1994年2000万元,2000年4500万元,增长了125%。
  2001~2005年,团党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施“白、绿、红”战略,将棉花作为团场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发展果林业、葡萄、西甜瓜、红枣等特色产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将沙林品牌——沙林熏醋、黄豆酱油、沙林西甜瓜做大做强,培育沙林品牌的市场声誉和市场占有份额,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5年,团场种植棉花2133.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5.1%,皮棉公顷产量1950千克,总产4219.3吨,创历年植棉面积和总产之新高。种植西甜瓜213.3公顷,公顷产量51000千克,总产1087吨,创产值224万元。种植葡萄166.7公顷。团内生产总值(2000年不变价)由2000年的4731万元上升到2005年8558万元,增长80.9%,年递增12.6%,为“十五”计划目标6943万元的123%。团场盈利368万元,人均收入7066元,职均收入12860元,年末职工银行存款1.1万元,人均存款突破1万元。团场盈利、人均收入、职均收入、银行存款与2000年比,分别增长了407.12%、299.7%、357.5%、450%。六十三团由过去农四师倒数第一、第二的亏损大户,跃居今天农四师经济发展的前列。
  六十三团是屯垦戍边的一支劲旅,守卫着长达48千米的国境线。
  六十三团历届党委始终将民兵建设、边境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在边境一线建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走路是巡逻,劳动是放哨”、“军管线、警管点、兵戍边、民包片”的严密防卫网,有效控制和打击了犯罪分子的潜出、潜入活动。1962年,在“5·29”伊塔事件中,六十三团民兵日夜巡逻站岗放哨,分两路前往霍城县(老霍城)和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保卫县委、县政府和边境,在霍城县英塔一线劝回企图越境边民1365人,截回牛、马856匹,羊800多只。20世纪70年代捕获敌特6人、外逃犯11人。2000年10月2日,配合武警部队将哈萨克斯坦偷越边境进入六十三团境内的2人抓获。各个不同时期,民兵在团场各项“艰、难、险、重”任务中出色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
  六十三团46年的历史,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是广大军垦战士经历历史挫折,艰苦奋斗,将沙漠变成绿洲和鱼米之乡,创造人间奇迹的历史;是全团上下团结拼搏,利用好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入,发挥地缘优势,科技兴团,发展团场经济,致富职工群众,打造边境强团的历史。它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一个缩影,是“爱国主义、屯垦戍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兵团精神的具体实践和体现。
  今天,六十三团边境稳定,军民团结,兵地融合,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知识出处

六十三团简史

《六十三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六十三团简史》上始1960年1月,下至2005年12月,历时46载。46年,六十三团几代人在塔克尔穆库尔这片大漠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植树造林,建起了道道屏障,防风固沙效果显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修建了座座水库,建起了伊犁河扬水站,开挖了条条渠道,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有效开发和利用好了匮乏的水资源,解决了农林用水短缺的矛盾。真实地记述了六十三团46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经验与教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