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与内疚——塔里木石油采访散记之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033
颗粒名称: 喜悦与内疚——塔里木石油采访散记之四
分类号: G212;G634;F426
页数: 5
页码: 16-20
摘要: 从塔里木回到乌鲁木齐的第2天,恰好是6月4日,北京的动乱平息了。此后许多天,首都各大报纸的版面,主要内容是中央新闻和动乱有关的新闻,地方新闻见报量较少,而且许多显然是动乱前的存稿。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新闻稿 新发现 人民日报 死亡之海

内容

从塔里木回到乌鲁木齐的第2天,恰好是6月4日,北京的动乱平息了。此后许多天,首都各大报纸的版面,主要内容是中央新闻和动乱有关的新闻,地方新闻见报量较少,而且许多显然是动乱前的存稿。
  面对这种局面,我犯愁了。按照我原来的设想,写篇通讯,反映钻井工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搏风斗沙中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另一篇通讯,记述“死亡之海”找油人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现在,写这样的通讯,很可能冲不上报纸版面,成为“无效劳动”。
  怎么办?难道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半个月的苦白吃、罪白受?不,我一定要让这次沙漠之行产生“效益”!
  于是,我先写了几篇小稿。写《沙漠足球赛》、写《‘大漠之花’的生日酒会》、写《沙漠井场上的‘老外’》、写《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生日晚会》。这些沙漠新闻,都被总社播发了,也几乎都见报了,但都见于省报或晚报,不成“气候”,我觉着不过瘾。
  我在等待并寻找“爆发”的机会。
  7月某日,新疆一家大报在二版登了一条“豆腐块”新闻,说中科院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死亡之海”获得一系列新发现。这条200字左右的新闻,对这些新发现语焉不详,给人的印象模糊。我读后却暗自欢喜,它给我留下了大做文章的余地,我可以补齐缺漏,述其不备,我相信,对于这片神秘大漠里的一系列新发现,编辑和读者会感兴趣。
  我设法弄到了沙漠考察队的一份简报,这份简报提供了更丰富的采访线索。接连几日,我多次到中科院新疆分院生土所、新疆考古所等部门,采访参加沙漠考察的专家学者。他们介绍了各自的发现,涉及动物、植物、地貌、气象、考古、水文等,丰富而多彩,新奇而有趣。
  我兴奋极啦。我和分社采编主任宋政厚商议后,决定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系列报道”为总题,写一组沙漠新闻,帮助读者重新认识这个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沙漠。
  我一口气列了9个题目,既有出沙漠后采访到的科研人员的新发现,又有在沙漠里采访到的科研人员新发现,还有石油工程技术人员在沙漠里的新发现。一篇写一个新发现,每篇500字左右。
  时值盛夏,气温常达摄氏三十八九度,房子里燥热气闷。我顾不得这些,几天里从早到晚,写了一篇又一篇,总处于兴奋状态。
  实话说,这组稿子写得很轻松。我在沙漠里半个月的生活,对我写这组稿子帮助不少。稿中的主要新闻事实出自参加科学考察的专家学者之口,但有些也是我在沙漠采访时的亲眼所见。
  《我国最大的沙漠腹地首次发现土质平地》中所写的若干土质平地,我在由塔中1井去1831队的路上就曾亲眼见过其中之一。它横卧在平坦的古河床上,远看如沙海上的一片孤岛,沙漠发黄它泛白,格外引人注目。不知因何生成,也不知为何至今未被千年风暴所湮没。长期研究沙漠的新疆科学分院周研究员也解不开这个谜。
  《‘死亡之海’发现八十多种野生动物》中所写的一些动物,我在塔中1井时就曾见过它们的踪迹。一天晚上,有一只狐狸跑到“沙漠宾馆”的餐厅附近来觅食,被一位石油工人撞见后逃走。我们闻讯后估计,这家伙肯定是饿得不行了才铤而走险,过不久还会再来。于是悄悄守候在餐厅里,准备捉拿。十几分钟后,果然见一只灰黄色的狐狸东张西望走来了,我们蜂拥而上去抓捕,那家伙箭一般遁去,消失在夜色里。
  沙漠运输队的司机们告诉我,“沙漠宾馆”未落成之前,他们晚上睡觉时每人在沙地上挖个小坑,钻进鸭绒睡袋里休息。早上起来时,常发现有一群沙鼠在身旁“陪睡”,提起睡袋一抖,沙鼠便叽叽呀呀四散而逃。
  这类趣事,虽不能全写进这组稿子,却有助于我把稿子写得生动活泼。写稿时,我有一种如数家珍的感觉。
  国内稿写成后,我又按对外报道的特点,将这组稿改写成对外稿,发往总社对外部和国内部专稿组。总社对外和国内两部,分别从8月7日和8日起开始连续播发这组沙漠稿。
  8月9日至15日,这组沙漠稿在中央和地方报台全面开花。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新疆日报、新疆广播电台等多家报台和许多港澳报纸,争先恐后刊登这组沙漠稿。9日至12日,人民日报每天登这组稿子中的一篇,其中2篇在头版。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当年寻找失踪在罗布泊的科学家彭加木的报道外,人民日报再没有这样连续刊登过同类题材的新疆稿子。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这组稿的几篇时,给每篇都加了花边。新疆日报连续刊登时,都用在头版,有的还上了报眼。
  这组稿子的采用率出乎意料地高。据统计,篇篇都落地,《‘死亡之海’发现80多种野生动物》等几篇,有近20家省以上报纸采用,还不包括电台和各市晚报。有同志称,这是新闻报道的一次“地毯式轰炸”。
  那些日子的《新华社新闻稿》,每天都有我的二三篇沙漠新闻,8月9日那天的《新闻稿》,居然登了11篇,国内新闻栏里有;广播电视新闻栏里有;对外新闻栏里还有。分社有同志跟我开玩笑说:“这几天的新闻稿快让你给承包了。”
  我揣摸,这组沙漠新闻之所以受到报台的广泛欢迎,一则因为题材“软”。当时的大多数新闻稿题材较“硬”,而这组稿的题材则“软”,“软”得娓娓动人,令编辑们一见钟情。二则因为内容新,篇篇写的人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且出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自然会撩动人们的阅读欲。三则因为篇幅短,一篇写一个新发现,每篇的字数400字左右。最长的一篇也只有600多字,几十秒钟就可读完,是新闻作品中的“快餐”。四是写的活,以生动的语言叙述有趣的事,字里行间活灵活现,一幅幅新奇有趣的沙漠景观跃然纸上。
  二个多月后,喜讯从北京传来,这组沙漠稿被总社国内部评为二等好稿,对外部也将其评为好稿,可算是双丰收了。
  面对这些成果,我应该开心一笑。但是,我的笑并不开心,甚至含着几分苦涩味。虽然这次沙漠之行的苦没白受,路没白跑,大有收获。但是,我的报道其实只打了个“擦边球”。这组新闻应该是我这次沙漠之行的“副产品”,反映沙漠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通讯才应是“重头戏”,现在,“重头戏”不仅没有出台,还“胎死腹中”,而“副产品”却出尽风头。每次听到同志们的夸赞,我的心里便涌起强烈的内疚和不安之情。
  我翻看在塔中1井和1831队采访时的笔记本,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眼前晃动,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在脑海浮现,我脸便发烧,我心更沉重。这充满奉献精神的石油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了给祖国找油,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大漠上写下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我都没有把他们报道出去,我感到欠了这些可敬的人们一笔债。什么时候才能偿还这笔新闻债呢?

知识出处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出版者: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塔里木石油史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2014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辑录了新疆石油工业有关的史料,内容包含石油会战一线的采访散记,油田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而且记述了勘探、开发、炼油、生产和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