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史资料 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247
颗粒名称:
分类号: G641;G633;G647
页数: 9
页码: 68-76
摘要: 素有儒将之称的张仲瀚旅长,深知毛泽东同志“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这一论断的真谛,并不遗余力地去实践它。他带兵非常重视部队的文化建设。抗战时期,他任团长的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曾因文化人多,宣传队、篮球队都很出色而赢得了“文化团”的美称(当然生产、打仗也不含糊)。此时,他带的渤海教导旅的成员都是刚穿上军装的翻身农民,他们政治觉悟高,作战勇敢,但文化素质较低,不少人还是文盲。
关键词: 宣传队 区队长 指导员 王丹凤 解放区

内容

素有儒将之称的张仲瀚旅长,深知毛泽东同志“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这一论断的真谛,并不遗余力地去实践它。他带兵非常重视部队的文化建设。抗战时期,他任团长的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曾因文化人多,宣传队、篮球队都很出色而赢得了“文化团”的美称(当然生产、打仗也不含糊)。此时,他带的渤海教导旅的成员都是刚穿上军装的翻身农民,他们政治觉悟高,作战勇敢,但文化素质较低,不少人还是文盲。在山东建军时,地方政府虽也动员了部分青年学生入伍,仍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当部队西进途经河北时,旅党委决定留下宣传科长黄铭和保卫科长易云等同志,在冀中解放区以华东文化干部学校的名义,招收青年学生入伍。
  1948年10月,黄铭校长、易云政委率500多名文化干校学员,跨太行,走山西,渡黄河,长途跋涉到达陕西合阳赵庄。随后这批学员陆续分配到二纵各部,有150多人到了独六旅,后来担任兵团副政委的李书卷同志就是干校学员中的佼佼者。
  平剧团成立以来做了很多战地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当时演出剧目多为传统古装戏,与现实斗争距离较远,一时也难以找到紧密配合当前形势,反映现代革命斗争题材的新剧本。12月永丰镇战役结束后,独六旅进驻合阳黑池镇休整。旅党委决定把刚分配来的文化干校学员中的文艺骨干充实到剧团中来,为编演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节目创造条件。这批加入剧团的同志主要有:
  乐队成员:孟忠、乔书文、张长坤、齐桂欣、马力、黄振军等;
  男演员:赵玉平、秦占桥、杨福来、刘万良、张学铭等;
  女演员:王兰芝、苑秀芝、张彦民、王宝玉、罗惠英、罗秀英、崔曼国等。
  文化干校有一个30多人的平剧团,其成员多为冀中各县平剧团的演职员,入伍后组成干校剧团,西进途中经常演出。
  1949年2月1日,中央军委对人民解放军进行统一编制,二纵独六旅改为二军步兵六师,原平剧三团改称六师平剧团。同时二军政治部决定将文化干校平剧团与六师平剧团合并改称六师宣传队。
  原文化干校平剧团的同志主要有:
  乐队成员:张国庆(操琴)、李英(司鼓)、刘青山、杨福同、赵长江等;
  男演员:温良臣、张焕孝(武生),王德奎、庞树康、张润函(老生),王国宝(花脸),杜建国(武丑),张贵亭(文丑)等;
  女演员:张兰格、石春亭、张藏(青衣、花旦),张小荣(老旦),张引弟(老生)等;
  负责人:李新民。
  同时调入宣传队的还有原渤海教导旅的文艺骨干王丹凤、王书文、曹春泰、王文才等。
  六师党委升调十六团宣传股长张洪任师宣传科科长兼师宣传队队长,原师平剧团指导员连森任宣传队政治指导员,文化干校平剧团负责人李新民任副指导员。宣传队下设两个区队:一区队以歌舞话剧为主,区队长王丹凤,副区队长赵玉平;二区队以京剧为主,区队长张国庆,副区队长齐春良。
  原六师平剧团团长齐永福这次没有安排职务,是因为以前剧团成员刘德胜、齐孟凯、郑云樵、赵会来等人,或因年老体弱,或因患病短期难以治愈,或因其他问题不能适应部队行军作战的环境,上级领导已批准由齐永福带领他们复员返回原籍。时隔不久,李宏申、齐子臣等人也复员还乡,至此原在山东参军的儿童剧团的领导和业务人员都先后离开了部队(只有齐桂兰随其子齐胜斌与宣传队一起进疆,后在八一中学当保育员)。
  齐永福、李宏申、齐永发等同志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过去做了大量的抗日工作,同时又是八区儿童剧团的奠基人;参军后,在旅党委领导下勤奋工作,各展所长,对剧团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师宣传队组建后排练的第一个节目是表现农村青年学习种田知识的秧歌剧《学做活》,杨福来、张彦民、石春亭参加演出。接着又排了宣传城市纪律、加强军民团结的《曹老板》、《烟袋锅》、《七斤月饼》、《骨肉亲》等。每次演出时先演秧歌剧,后演京剧,使演出形式更加丰富。反映现实题材的节目通俗易懂很受大家欢迎,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此后,宣传队随部队转战西北战场,担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鼓舞士气的重任。在行军路上,队员们刷标语,说快板,唱新歌,活跃部队情绪;到驻地又忙着找场地,挂幕布,借道具,组织演出;在战斗中,抬担架,看护伤员,包扎伤口,喂水喂饭,还参加打扫战场,押解俘虏等工作。
  一次,宣传队被冲散,与师部失去联系,躲在一个山沟里一天一夜没吃上饭,只好找野果充饥。有时宣传队在山下演出,对面山头上的敌人岗哨也在看戏,敌军官发现后开枪打灭汽灯,引起双方交火。
  3月下旬,春季战役结束,六师在澄城县韦庄镇休整,宣传队排练了第一个大型现代眉户戏《血泪仇》。其主要内容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民王仁厚(王丹凤饰)家的坟地被保长(张洪饰)夺去,其子王东才(温良臣饰)被抓壮丁,其媳(罗惠英饰)遭迫害致死;王仁厚携幼孙投奔解放区受到关怀,恰王东才被迫充当特务,潜入解放区投毒,其子险遭毒害,后经其父痛责,遂弃暗投明,参加解放军,向国民党反动派讨还血债。此戏演出后在部队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那些解放战士多是被国民党抓的壮丁,联想起个人的遭遇更是悲从中来,台下哭声一片,“打倒蒋介石”、“讨还血债”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部队领导及时组织开展“挖穷根,诉苦情”的阶级教育,很多解放战士纷纷起来吐苦水,控诉地主恶霸、国民党反动派欺压百姓的罪恶,很快提高了阶级觉悟,焕发出强烈的战斗意志,再上战场,判若两人,他们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很多解放战士成了战斗英雄,人了党,成为部队的骨干。
  熊晃副政委看过戏非常兴奋,专门给宣传队送了两筐鸡蛋表示慰问,让演员每天早上喝两个生鸡蛋,说是可以保养嗓子,唱戏声音清亮,有人嫌腥气喝不惯,他亲自来队督促。其实喝生鸡蛋对保养嗓子未必有益,但从中却体现出师领导对演员的关爱之情。
  3月下旬,渭南地区参军学生王福安、赵秉聪、吴云亭、赵宪亮、陈金贵、潘国栋、易礼(女)、权秋霞(女)、郝翠萍(女)等加入宣传队。5月间,在绛帐参军的汉中学生彭仕煜、谢书文、曹尔篆、陈牧陵、赵长治、段平东(女)等分至宣传队。随后二军文工团的向群、刘瑞亭、赵新德(演奏员),陈培生、崔利芬(演员),安振生、杨光裕(剧务)等人调入,使宣传队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此时连森外调,李新民升任指导员,王丹凤任副指导员。
  5月下旬西安解放后,六师宣传队进城演出,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安定社会秩序。一区队排演了反映解放区群众积极生产,改造懒汉,争当劳动模范的歌剧《王秀鸾》,张洪导演,张彦民、王书文、王丹风、苑秀芝、赵玉平等人参加演出。接着又排演了歌剧《白毛女》。其主要内容是:恶霸地主黄世仁(秦占桥饰)在除夕夜派狗腿子穆仁智(赵玉平饰)讨债,逼死佃户杨白劳(曹春泰饰),抢走杨女喜儿(张彦民前,石春亭后);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王书文饰)参加八路军,后喜儿逃入深山头发变白,被当地农民传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大春救出喜儿,与众乡亲斗倒地主恶霸,农民获得翻身。此剧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为主题,反映农村尖锐的阶级斗争现实,有力地推动了新解放地区的减租反霸斗争,使广大农民认识到要翻身解放,就要勇敢地站起来与地主恶霸作坚决的斗争。由于剧情生动,形象逼真,演出激起了人们强烈的阶级仇、家族恨,有的战士、群众竟要跑到台上揪打“黄世仁”、“穆仁智”,幸被及时劝阻而未酿成事故,由此可见此剧感人之深,影响之大。
  在西安期间,二区队根据延安平剧院的演出台本重新排演了历史京剧《三打祝家庄》。赵明山、王德奎、温良臣、齐胜兰、齐兆丰、齐春良、齐发义、司殿斌等人参加演出。该剧取材于《水浒传》:梁山头领宋江率义军攻打地主城堡祝家庄,以营救被陷弟兄,前两次因情况不明,孤军深入,均遭失利,第三次瓦解了敌方同盟,打入内应,里外夹攻,取得胜利。其内容从斗争策略的角度表现义军转败为胜的经验教训,对现实的革命战争有一定借鉴作用。此剧情节紧张,场面热烈,有较强的观赏性,演出后颇受广大指战员的好评。此外,还排演了《红娘子》、《猎虎记》等剧,效果颇好。
  宣传队在行军中经常遇到危险情况,但都有惊无险。一次部队在蒲城宿营,女队员已睡觉忽听有人拍窗户,大家以为是坏人都不吭声。这时二区队的张国庆、王德奎等人因天热在街上一个石碾子旁乘凉、聊天,远远看到有个人东张西望地走来,张国庆等以为是特务,便都隐藏起来,等那人走近时突然冲出抱住他,经审问方知他是地方党组织受二军宣传部委托,派来给宣传队送信的。这时敌人已开到城外,我军已全部撤走。宣传队接到通知后立即紧急集合连夜出发,刚出东门,敌人已经进入西城门。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我军装备有明显改善,六师给宣传队各班都发了枪支,战斗力大大增强。一次在周至县,地方交通员送来一份情报,张洪队长看后就带领有作战经验的王丹凤、王书文、曹春泰、王文才等人去打敌保安队。此时敌人已成惊弓之鸟,一听枪响即仓皇逃窜,宣传队只缴获了七支短枪,也算一次小小的胜利。
  初创时期,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大家自力更生解决困难。乐队的同志自己动手制作乐器,乔书文的大低音胡就是“土造”的,装在布套里,行军时背着,群众看到以为是新式武器,就管它叫“手提炮”。笛子演奏员张长坤每到一地先找芦苇,选择粗壮的苇杆制成芦笛,声音倒也清亮。后来二军文工团支援一把自制的小提琴,连油漆都没刷,大家如获至宝争着要拉,结果分配给孟忠使用,从此乐队开始有了“西洋乐器”。这把琴一直带到了新疆,即使在酒泉师里用缴获的几两黄金到天津购置了三把德国、日本、意大利产的洋提琴后,它仍未退役,还在为培养新手贡献力量。
  7月,指导员李新民调出,王丹凤升任指导员。8月26日兰州解放后,宣传队没有随六师主力部队进军青海,直接来到兰州宣传我军政策,扩大解放军的影响,演出《血泪仇》、《白毛女》等剧,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9月下旬,宣传队进驻河西重镇张掖,与由青海翻越祁连山到达这里的六师主力会合,一起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举行街头演出,欢庆胜利。
  10月下旬,全师进驻酒泉待命,作进军新疆的各种准备。自部队进入甘肃以来,有大批当地学生争相参军,其中贺维铭、黄宏义、刘尚俊、李云龙、魏烈羌、鲁墨林、刘建忠、石培甫、白龙叶、郭临庵、马元林等分至宣传队。在出张掖经高台时,一国民党炮兵排长带着几匹马出来找粮,遇到我军后自愿投诚。师政治部副主任刘一村听说他是新疆人,会说维语,会演新疆歌舞,就把他分到宣传队。他叫佘廷章,在酒泉教大家说维语,排练新疆民族歌舞,后来成为队里的导演,颇多建树。11月,六师开始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工作,师政治部决定首先在宣传队进行建团试点工作,并委派在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参军的大学生蔡康、邓斌来队建团,发展了第一批青年团员,有马力、张长坤、彭仕煜、张彦民等人。邓斌会拉二胡、提琴,即在乐队工作。其时,张洪不再兼任宣传队长,由师宣传科副科长张波兼任队长,王丹凤仍任指导员,江明任副指导员。
  11月下旬,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副主席张治中等由兰州赴迪化(今乌鲁木齐),筹备组建新疆省人民政府,途经酒泉。当晚六师在中山堂举行文艺晚会欢迎彭总一行,由宣传队演出京剧《三打祝家庄》。演员表演十分认真,乐队演奏非常严整,受到彭总的表扬,连担任运送部队进疆任务的苏联飞行员也不停地鼓掌叫好。
  为了配合整肃部队纪律的教育,宣传队按照师政治部的安排,由创作组根据真人真事编写出十二场歌剧《转变》。其主要情节是:某连长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但纪律观念差,生活作风不端,一次住宿老乡家,经不起房东女人诱惑犯了错误,受到处分,后在领导教育下彻底转变,重上战场再立新功。编剧的初衷是通过人物的错误教训和转变,能起到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但因没有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分寸,过于渲染犯错误的过程,加之演员表演夸张,有损解放军的形象。在部队演出时,人物原型也在看戏,当场就哭起来,其他指战员也有意见,效果很不好。此剧在宣传队的历史上是一次失败的教训。随后领导及时组织大家进一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正确认识歌颂光明与揭露黑暗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解,以后再未出现类似的问题。
  入冬后,宣传队流行伤寒,多人被感染,二区队武生演员温良臣病情尤重,遂住院治疗。其间有两场重要演出:《血泪仇》和《三打祝家庄》。温良臣在这两剧中都担任重要角色,分量很重。为保证演出质量,他带病上场,竭尽全力完成了演出任务,第二天又住院,终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逝于酒泉。温良臣同志人品好,武功高,演技全面,既能唱京剧,又会演地方戏,从不挑戏,无论角色大小他都能尽全力去演好,各项工作总是抢在前面,他多次被评为先进,是位深受大家爱戴的好同志。

知识出处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史资料 第十辑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史资料 第十辑》

出版者:政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出版地:2002

本书是政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史资料第十辑,书稿中摘选的已经出版过的文史资料,作品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存史资政的重要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