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塔里木的桥头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151
颗粒名称: 开发塔里木的桥头堡
分类号: G641;F426;G647
页数: 5
页码: 22-26
摘要: 1956年8月,我从八一农学院毕业后,被任命为塔里木第一农场副政委兼尉犁建场委员会副主任。
关键词: 军垦战士 塔里木 委员会 孔雀河 王书记

内容

庞德润
  1956年8月,我从八一农学院毕业后,被任命为塔里木第一农场副政委兼尉犁建场委员会副主任。
  在我领受任职命令时,师政委阳焕生同志对我说:我们农二师现在要大发展。乌什塔拉和博古西湖两个点,土地有限,师党委决心要南征塔里木,开发那一片万古荒原。尉犁农场是开发塔里木的桥头堡,党委希望你们一定要把它经营好。
  9月初,我赶到尉犁县城时,带领先头部队到达垦区的建场委员会主任、场长杨有才同志正组织部队搭建临时棚舍,他热情地接待了我,详细地介绍了尉犁情况。
  塔里木第一农场在县城以南六公里处,是通向塔里木纵深的门户和咽喉,流经城南的孔雀河,将农场同县城切断,也将塔里木这片广袤的土地同焉耆、库尔勒等较大的城镇隔断。开发前,进入塔里木的车辆要绕道几十公里在普惠渡河。大河两岸的居民,均靠简陋的“卡盆”摆渡,每年都发生淹死人畜的事故。
  当地各族群众多少年来盼望着在孔雀河上架起一座大桥,结束“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隔绝的历史。因此,我们建场一开始,首先要解决南北交通隔绝的问题,确保农场人员、物资的运输线畅通无阻。
  孔雀河床宽101米,形成天然式断面,水深2~3米。洪水季节,浊流汹涌,冲刷着堤岸。我们架桥的消息一传出,各族人民群众欢欣雀跃,奔走相告。当时钢筋水泥奇缺,修建木质结构的大桥,需要木料多达三百余立方米,一时难以筹措。尉犁县委闻讯,即将县委大院内的五十多棵杨树砍倒,全部运入工地。一些少数民族农民也锯倒自家的大树,送给我们架桥。建场委员会从部队中选调一个连队,日夜突击施工。战士们跳进冰凉的河流里,用大绳把木梁吊到桥桩上,冻得浑身直打颤,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在县委及各族人民积极支援下,大桥工程仅用两个月时间即竣工,一座长110米、宽5米、孔径40米、载重15吨以上的大桥横跨于孔雀河上。大桥建成后,沟通了南北交通,保障了开发物资的供应,更方便了当地各族群众。落成那天一些维吾尔族老乡骑着毛驴,在桥上走来走去,不停地夸奖说:亚克西!亚克西!解放军给我们架起了一座金银桥。
  和架桥同时进行的是开挖农场输水大动脉——总干渠。孔雀河水面低于地面十几米,要引水入渠,必须在孔雀河中筑起一道拦河大坝,抬高水位。修筑拦河坝便成为建场中刻不容缓的一役了。那时,除了几台犁地的拖拉机外,几乎没有其它机械。筑坝需要大量的沙石料和木料,水泥更是稀罕物,我们只好土法上马,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红柳条、胡杨筑坝。战士们跳进激流中,把一根根粗壮的木桩打入河底,再把人背牛拉运来的红柳条扎成直径一米多,长十几米的“捎捆子”,用人滚木棒撬的办法,推入河水中,安放到木桩上,再在捎捆上往下打桩子。哪知捎捆推入河里后,河水受阻,激起很大的涡流。不少人被激流冲得直打趔趄,还有的被冲到下游好远的地方,才被救上岸来,到大坝合龙的时候,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得人根本站不住脚,两次合龙都失败了。不少捎捆也被汹涌的激流一卷而去。战士们面对咆哮的河水,毫不屈服,失败了再干,又重新在河中打桩,扎起更粗更长的捎捆,还在捎捆里裹上大石头,战士美其名曰“天鹅抱蛋”。这一招果然奏效,这又大又重的捎捆,终于把这支桀骛不驯的“蛟龙”给镇住了。孔雀河上出现了一道雄伟的滚水坝。大坝像一柄利剑,把孔雀河拦腰斩为两截。急泻的河水欢唱着,越过水坝,卷起千堆雪,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颇为壮观。当地群众欣喜地赶来参观,欢叫道:“孔雀开屏”了。
  水坝建成后,每天有十个流量的水,通过刚刚修好的总干渠,浇灌着塔里木第一块人造绿洲,在修渠筑坝的同时,我们近万名垦荒大军,又投入了紧张而艰苦的开荒造田。那时的塔里木,到处是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还有那大大小小的沙包,星罗棋布。部队当时住的是潮湿的地窝子,吃的是包谷窝头,没有菜吃,常常是包谷糊糊拌上盐水下饭,靠挑筐抬把等简陋工具,用手挖肩挑的原始方式,烧苇荒,挖树根,搬沙包,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特别是那些河南支边来的小青年,有的只十五六岁,手上打满血泡,肩头磨肿了,脊背晒脱了几层皮,从不叫声苦,硬是坚持着干。有个叫胡三妮的女孩子,解放前曾讨过饭,家境很贫苦,十五岁就报名支边来疆,到塔里木一场后,她把对党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全部倾注到了农场建设上。她每天早出晚归,顶一个棒小伙子,成了全场闻名的苦干实干家,被评为兵团二级劳模。
  艰苦的生活,磨练了军垦战士的革命意志,大家以苦为荣。我们首批开发塔里木的人说,创业最艰难,创业者最光荣。我们的农场是征服塔里木的第一个战役,在我们身后将有千军万马接踵而来,要不了几年,一个个农场,一块块绿洲将沿着塔里木河建设起来。到那时,荒凉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将出现一条举世瞩目的绿色走廊。我们将利用塔里木丰富的自然资源,生产出世界上最优质的长绒棉……想到这美好的远景,大家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造田的质量要求也更严了。我们决心实现师党委的要求:将第一农场建成塔里木地区高标准、高质量的农场,为今后兴建农场树立一个活样板。大家在平整条田时,严格要求质量,一点不敢马虎。场长杨有才同志是个老红军,对各项工作抓得很紧,要求很严,他要求各连队用方格平地;每个田块内的高差不得超过3—5厘米,达不到这个标准,硬是要返工重来,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第一作业区的一个沙包,120人的工程队,整整搬了两个月,终于把这座小山似的大沙包夷为平地。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是造不出好田来的。因此,第一农场的造田质量,在全师所有新建农场中,首屈一指,受到师和兵团领导同志的褒奖。
  1957年,我们在开荒造田的同时,第一年投入生产。仲春的一天,我们正在播种,自治区王恩茂书记和曾涤同志,在阳焕生政委等陪同下,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农场。
  王书记一行兴致勃勃地察看了战士们营房式的大地窝子,参观了平整的条田、纵横的渠道,同大家亲切交谈。王书记说:“看到这些同志,好像又回到了南泥湾。”
  首长听取了汇报后,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王书记对我说;“你和杨有才同志在塔里木开创新农场,这是很光荣的事业。杨有才是位老同志,有干劲,有经验;你年轻,又在‘八农’学过专业知识,要互相学习,好好配合。”
  王书记最后特别叮嘱我们要注意发展林业,要多栽树多种果树,发展果木林,尽量扩大林木覆盖面,防止塔里木风沙袭击。我们遵照王书记指示,很快成立了专业园林队,负责全场的植树造林工作,两年后,全场即栽植林带九千余亩,受到师里表彰。
  神秘的塔里木对我们搞农业的是个谜。为了研究和掌握塔里木地区各种作物的生长规律,1958年初,师里派来一位“八农”毕业的大学生,主持农业科研工作,很快摸清了主要粮棉作物的品种和栽培技术。苏联专家察看我们的试验地时,颇为赞赏。
  土地是最忠实的。谁洒下汗水,谁就会有收获。1959年初,塔里木第一农场胜利建成了。三年多时间里,军垦战士用汗水和双手,开垦出良田11.5万亩,开挖各级灌排渠道531公里,计土方719万立方米,兴建水工建筑物319座,大小桥梁151座,永久性房舍26000平方米,铺设各级道路342公里,栽种果园116亩,桑园110亩,完成各种基建投资750万元,当年上交利润62万元。
  昔日荒凉的塔河下游,大沙漠北缘,出现了一块块欣欣向荣的崭新的绿洲。这里绿树成荫,棉海泻银;这里渠网纵横、麦浪如潮。隆隆的机声在田野上响彻四方,年轻人的欢歌笑语在林间小路上飘荡。古老而荒凉的塔里木,在军垦战士的汗水浇灌下,焕发了青春。
  继我们塔一场之后,农二师的垦荒大军通过这个“桥头堡”,源源不断地开进了塔里木。从此,塔里木这块神奇的土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军垦农场相继出现,一块块新兴绿洲点线连片,在塔克拉玛干的北缘,从新疆到青海广袤的荒原上,举世闻名的塔里木绿色走廊在伸延,伸延……

知识出处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尉犁县委员会

出版地:2003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较详细介绍了兵团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各单位的历史变迁、发展变化以及老军垦回忆录、支边青年在塔里木等情况,它向我们再现了五、六十年代老一辈军垦战士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