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塔里木进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145
颗粒名称: 向塔里木进军
分类号: F426;F326;D262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今年是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全面开发建设四十五周年,尉犁县政协约请垦区各单位组织了一批回忆当年艰苦创业历程的文章,拟在《尉犁县文史资料》编发一册垦区专辑,以示纪念。这的确是一件加强兵地团结、实现融合发展的大好事情。编委会的同志约我写一篇介绍垦区开发建设概况的文稿,这对我来说,虽是勉为其难,却也责无旁贷,难以推辞,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同志撰写,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任务。
关键词: 尉犁县 农二师 副场长 塔里木 孔雀河

内容

高敦禄
  今年是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全面开发建设四十五周年,尉犁县政协约请垦区各单位组织了一批回忆当年艰苦创业历程的文章,拟在《尉犁县文史资料》编发一册垦区专辑,以示纪念。这的确是一件加强兵地团结、实现融合发展的大好事情。编委会的同志约我写一篇介绍垦区开发建设概况的文稿,这对我来说,虽是勉为其难,却也责无旁贷,难以推辞,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同志撰写,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任务。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参战的老军垦都说,要写开发塔里木,不能忘了我们的老司令员——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拓者王震将军。
  开发塔里木是王震的夙愿。早在1949年部队进疆之前,他就对这块神秘而诱人的土地作过了解,并曾多次向其他人介绍说:“塔里木有两个英国之大,有三个陕西之阔,比当年垦荒的南泥湾要大几百倍……”进疆以后,1950年初,王震即着手了解有关塔里木的自然环境、土壤结构、植物生长、水利资源等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开发准备条件。
  195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亲自踏勘并决定修建的十八团大渠首期工程竣工通水。在放水典礼上,将军跳进渠里剪彩放水,随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把库尔勒、焉耆建设成富裕的农庄果园,建设成有电力机械设备的工业城市,我们还要开发新的垦区,向塔里木进军,要大戈壁给我们献出棉粮。”这是将军第一次发出开发塔里木垦区的号召,但这时部队集中力量在哈拉莫墩、肉孜和田、乌瓦一带开荒建新农场,尚无暇南顾。
  1955年秋天,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而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正在全国兴起,由战斗队集体转业生产的农二师播种面积只有17.1万亩,由于人员不断增加,客观形势要求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的垦区,于是开发塔里木的计划列入农二师党委的议事日程。这年冬天,谢高忠副师长参加兵团二届计划会议归来,传达了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关于建设塔里木绿色走廊的要求。12月8日,师勘查队派出了第一支勘荒队,踏勘了尉犁孔雀河南岸的12万亩荒地,绘制了地形地貌草图。
  1956年1月26日,农二师党委常委会议研究扩大耕地面积问题,初步规划在和硕乌什塔拉、库尔勒城西和尉犁城南组建三个农场,以便安置即将来师的近万名河南支边青壮年。这时兵团决定在南北疆各建一个机械化标准农场的试点,南疆的点设在农二师,师党委决定这个点放在尉犁,正式定名为国营尉犁第一农场,以此作为向塔里木进军的桥头堡,也是全面开发塔里木的物资中转站。
  2月初,由库尔勒地委书记郭进亭、行署专员吐尔逊,农二师师长刘克明、政委阳焕生等领导组成的地师联合踏勘组亲赴尉犁县,在县委书记张福月的陪同下,骑马渡过孔雀河踏勘荒地,当场拍板定案。随后,地委和行署正式发文划定了农场的边界。师将水利工程处由焉耆垦区解放二渠北干渠南迁至尉犁县城南,承担尉犁农场建设任务。同时师党委任命农五团团长杨有才兼任工程处处长,他与工程处政委杜书魁,副处长杨纪棠、李希贤等共同组成了建场委员会,负责筹建农场事宜。
  2月9日,自治区荒勘局的勘测设计队到达尉犁,立即着手勘定规划开垦工作,2月14日工程处的基建大军进入施工现场,各项工作陆续展开。为转运基建和生活物资,急需在孔雀河上修一座大桥,而当时水泥、钢筋等建材奇缺,只能修建木质桥梁,但建桥所需大量木材一时也难以筹措。县委书记张福月闻讯立即动员城乡群众捐助木料,同时组织人员将县委后院的几十株高大的白杨全部砍倒运往工地,解了燃眉之急。工程处的同志白天晚上加班奋战,终于赶在洪水到来之前完成建桥任务,一座长110米、宽5米、两旁设有防护栏杆的木结构大桥横跨在孔雀河上。大桥承载重量15吨,从此各种物资迅速运往建场工地,各族群众再也不用划“卡盆”过河了。5月1日,建场委员会举行大桥竣工典礼,尉犁县委书记张福月,副书记陈风泗、马木提和各族群众云集桥头,与工程处的同志共庆大桥提前建成。
  1956年5月,国营尉犁第一农场在尉犁县南郊(今塔里木乡)正式成立,杨有才任场长,随后师党委又任命庞德润为副政委。
  大桥竣工后,工程部队又突击修建总干渠和支渠,没有机械,全靠坎土曼、铁锹、三角筐等工具,劳动强度大,生活很艰苦,经过大家努力,总干渠用两个多月时间完工了,可是干渠底大大高于孔雀河的水面,要引水进渠,必须在河上筑一道拦河大坝,来提高水位。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条件下,在滚滚的激流中筑坝谈何容易!水利工程师李希贤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并参照农一师的经验,就地取材,土法上马。从铁门关采运来石料,利用红柳条、胡杨枝和罗布麻扎成直径1米、长10多米的梢捆,里面包上石头增加重量,然后用胡杨木在河中的坝基上,打下两列排桩,再把梢捆推入河水拦在木桩前,压一层石块,再铺一层梢捆……就这样在孔雀河上建起了一道雄伟的拦河堤,使奔腾的河水驯服地流进总干渠,灌溉万亩农田。
  7月中下旬,数千名河南支边青壮年来到第一农场,在老军垦的带领下开始垦荒造田,平整土地,他们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窝子里,吃的是包谷馍和咸菜,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靠手挖肩挑搬走沙包,填平苇坑,修建条田、林带、道路。师党委要求,把第一农场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农场,为随后在塔里木兴建新农场树立一个样板。
  杨有才场长是个老红军,1936年4月,由王震、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长征途经他的家乡云南武定时,他跟随红军参加革命,到达陕北后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1944年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大比武中荣获射击第一名,被称为“神枪手”。无论是带兵作战,还是指挥生产,都以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而著称。他严格按照兵团机械化农场试点的标准狠抓工程质量,为保证条田平整度,他安排技术人员用土制的水平器,采用方格法平地,每个田块内高差不超过5厘米,并逐个田块检查验收,达不到标准的坚决返工,毫不含糊。随后兵团调拨来了各种型号的拖拉机,从日本引进的小型农用机械和粮油加工设备也陆续进场,机械化示范农场的雏形开始显现,使人们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曙光。
  1957年春天,农场坚持“边开垦、边生产、边绿化”的原则,从农五团运来树苗,在平整好的林带里植树,建造农田防护林,同时播下了小麦等作物。这时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书记处书记曾涤在师领导阳焕生、刘克明、谢高忠的陪同下,来农场视察,王书记一行参观了农场平整的条田、林带和纵横交错的渠道,感到满意。他说,农场地处风沙前沿,你们把林园建设与农田建设同步发展是明智的,要重视发展林业,除了防护林,还要建果园,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全场干部职工的辛勤奋斗,到1959年,农场胜利建成,耕地面积11万多亩,修渠531公里,植树造林9000多亩,上缴利润64万元。
  1956年6月8日,农二师基建科副科长马毅、师勘测队副队长宋光弼、自治区水利厅工程师何威远、师农业专家邓彬率领32人组成的勘测队向塔里木荒原进发,他们兵分两路,在尉犁县铁干里克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深入阿拉干、英苏、铁干里克、铁曼坡、群克一带,进行踏勘和实地测量工作,历时两个多月,踏勘出新老麻扎、维满克、铁干里克一带的近50万亩荒地,其中约30万亩地的泥灰层在30厘米以上,土质肥美,地势平坦,便于开垦。在卡拉一带勘定近40万亩可垦荒地,大部分属于森林荒漠土,透水性能好,是理想的植棉区。另外勘测队还在爱沙米尔和大西海子两地找到了可建水库的海子。这次勘查为全面开发塔里木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水文地质资料。
  1957年国庆节期间,已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听到尉犁第一农场已建立的消息十分高兴,他召集农一师和农二师的领导赴京,汇报对塔里木的勘察规划,并亲自主持召开农垦部党组会议,审查开发塔里木的规划蓝图。接着以农垦部的名义,作出了《关于开发塔里木,向沙漠进军的决定》。将军对一师师长林海清和二师师长刘克明说,我建议你们两个师一个从塔里木河上游进军,一个从下游进军,在中游会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开出一条绿色长廊,这样我们就为后代,为人类办了一件大好事。由此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发塔里木、向沙漠荒滩进军的序幕。
  1958年在中国农垦事业发展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10万干部转业复员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3月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为了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随后大批转业复员官兵和各地支边青年来到兵团,投入开发塔里木的洪流。
  1月,尉犁第一农场更名为国营塔里木第一农场。成立于1956年7月的乌什塔拉农场因国防建设需要和水源不足,于1957年1月在场长白应林、副场长秦春季、索仪亭率领下搬迁至铁干里克以东的新麻扎,兴建铁干里克农场,此时更名为国营塔里木第二农场,两个农场一东一西相距100多公里,基本确定了塔里木垦区的轮廓。
  2月7日,农二师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以“反右倾,鼓干劲”为指导思想,动员掀起大跃进高潮,将1958年的开荒任务由31万亩增至45万亩。
  同月,由水利工程处部分人员筹建的国营塔里木第三农场在铁曼坡东南约40公里处成立,场长傅炳辉,政委田村。
  3月1日,谢高忠副师长率领近万名屯垦大军,开进了塔里木腹地,自东至西依次放线定点,建设新农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开发工作困难重重。以谢高忠为首的工区指挥部,采取“全面部署,统一指挥,分批施工,水利先行”的方针,展开大会战,从塔三场到塔九场相继成立,大西海子水库和卡拉、爱沙米尔水库,以及所属的总干支渠等工程也先后施工。大家喝碱水,啃窝头,顶烈日,抗风沙,每天苦战十四五个小时。工地上“白天一片人,晚上一片灯,月亮底下放卫星”的跃进高潮一浪超过一浪。各农场、工地经常开展劳动竞赛,组织观摩评比,召开现场会。为加快工程进度、减轻劳动强度,各单位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提出了“变担为推,变推为飞”的口号,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实行车子化施工,全工区的3426辆架子车,有2798辆安装了滚动轴承,提高工效两三倍。挖渠职工担土爬坡,费时费力,他们利用杠杆原理创制的带滑轮的方形吊杆,在各渠堤上树立起来,工效成倍增长。在这样的群众性建设热潮推动下,全垦区仅用10个月的时间,共开荒450411亩,修建引水渠道173公里,大小水工建筑631座。这种高昂的干劲和热情一直持续到1959年。
  这一年新成立的农场除塔三场外,还有六个。
  1月,水利工程处政委杜书魁、参谋长左兴起一行4人,从铁干里克出发到乌鲁克,筹建新农场。2月,师决定撤销水利工程处,以原工程处部分人员为基础组建的国营塔里木第四农场正式成立,场长兼政委杜书魁,副场长杨廷英,副政委李常智。
  3月24日,兵团共青团第二次全委会提出《跨过孔雀河,进军塔里木,创建共青团农场的决议》,农二师党委建议并经兵团批准,以拟建于群克至英库勒一带的塔里木第五农场为基础,组建国营共青团农场。全师干部、工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响应兵团党委和师党委的号召,捐资兴建新农场。截至5月初,全师捐资64万元,参加捐献人数16745人,焉耆、库尔勒垦区各团场选送1247名青年志愿者奔赴新农场。5月4日,国营共青团农场成立,场长康秉仁,副场长左兴起,副政委夏茂生。
  5月8日,国营塔里木第六农场于库尔木依成立,场长高成连,政委赵伟武,副场长杨和顺、李世强。
  6月,国营塔里木第七农场于卡拉成立,场长张汉龙,政委崔进德,副场长吕希平。
  8月,国营塔里木第八农场于塔七场以西成立,场长胡宗才,政委王久荣,副场长汤伯年。
  12月21日,国营塔里木第九农场于爱沙米尔成立,场长曹德琳,副场长韩林峰,副政委叶颖夫。
  11月25日,爱沙米尔水库建成,库容量为2930万立方米。为了加强水利管理,师在垦区设立了卡拉水管所和铁干里克水管所。
  12月,农二师第二管理处在乌鲁克成立(1962年6月改为塔里木管理处),设有行办、经管、生产、机运、基建、供销、卫生等科室,管辖垦区内的9个农场及2个水管所。处长赵禄,政委杜书魁,副处长白应林、柴玉璞,副政委崔春甫、庞德润。
  此后,陆续建立了塔里木拖拉机修配厂、塔里木农科所(1959年),塔里木医院(1962年9月)等单位,一个新垦区就这样诞生了。
  开发塔里木的成绩是突出的,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动员上万名建设者兴建起七个农场及相关的水利设施。特别是群众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冲天的干劲是可歌可泣的。但由于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进行的,特别是在中央北戴河会议之后,以高指标、浮夸风为标志的冒进思潮催动着人们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片面追求高工效、低成本,而忽视、放松工程质量。从开发塔六场开始,全师推行兵团提出的“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建场、边生产”的“五边”方针,虽然解决了设计赶不上施工的困难,却违反了基本建设程序,给新建农场造成严重“后遗症”。9月11日,农二师在塔四场召开基本建设现场会,重点推广该场压低基本建设投资“破四六、争三五”的经验。每亩投资4至6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还要降到3.5元,其结果只能是降低质量标准,土地不平高低悬殊,开了荒播不下种,播下种浇不上水。两年内开荒种植的477872亩庄稼,灾害面积就达34752亩,小麦平均亩产38.9公斤,皮棉只有8.73公斤。1960年兵团开展“双千万亩”运动,农二师贯彻兵团精神,开展“双百万亩”运动,安排开荒100万亩,播种125万亩的任务,这样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关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粮食亩产下降到20.05公斤,皮棉4.45公斤,最后不得不把开垦出的几十万亩地弃耕、撂荒。
  1960年10月大西海子水库竣工蓄水,总库容量为2.28亿立方米,拦堵塔里木河水,解决了塔一、二、三场灌溉用水问题,但使塔里木河的以下河段水量逐年减少,至上世纪70年代铁干里克至台特马湖340公里的尾段断流(上游阿克苏地区、农一师开荒用水剧增和中游跑水漫灌也是断流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土地开发必须坚持水土平衡的原则是不能违背的。
  从1960年开始,农二师党委对垦区的农场及土地进行调整。
  由于场界自西到东绵延160多公里,中间还穿插有地方公社的土地,因而土地、草场的纠纷就时有发生。1959年12月,根据兵团指示,农二师党委与库尔勒地委共同商定并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将尉犁县城南六公里处的塔一场已开发好的11万亩土地,连同营房、渠道、果树、林带及一切建筑物,与尉犁县铁干里克公社及群克公社卡拉大队的4000亩土地调换。塔一场迁至铁干里克开发建设新农场,尉犁县在塔一场原址成立塔里木公社。
  关于这次调换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国家农垦部副部长、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瀚在1965年4月赴阿尔金山考察途经铁干里克时曾作过解释。他说,尉犁县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却只有万把人,库若公路是新疆到内地的第二条通道,沿线只有群克、卡拉、铁干里克、英苏有星星点点的人家,如果不开发,一旦发生战争,敌人搞空降,这千里戈壁岂不成了他们横行无忌的真空地带?现在我们开了农场,修了水库,已经站住了脚,形势会变好的。张政委的一番话让塔一场干部职工更加明确了开发塔里木的战略意义。
  1962年,农二师对垦区农场进行调整,将塔三场并入塔一场,塔七场并入共青团农场。随后,塔八场也并入共青团农场。当年秋收后,按照兵团指示,撤销塔九场,所开发的两万多亩耕地、6000多平方米房屋及果园、林带、水工设施全部移交给尉犁县,人员及农机分配至其他农场。至1963年,垦区保留五个农场。
  各农场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导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补课,加强盐碱地改良和培肥工作,重视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江苏、湖北、上海等地的支边青年和复员转业军人陆续来到各团场,为垦区增加了生力军。1966年底,全垦区人口达到3.1万人,开荒造田33.24万亩,播种面积20.7万亩,工农业总产值624.43万元,粮食、棉花单产分别比1960年提高2.2倍和1.6倍。
  正当塔里木人满怀信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场之际,“文化大革命”的灾难降临到垦区干部、职工的头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被打倒,派性争斗势成水火,为农场开发出大力流大汗的领导干部和先进分子遭批斗,长期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破坏,生产下降,效益滑坡,1968年全垦区粮食、棉花亩产分别下降到31.25公斤和4.35公斤。职工全年有7个月吃返销粮,财务亏损高达715万元,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1969年,兵团和师党委派工作队进驻塔里木垦区,整顿、恢复生产秩序,安定职工情绪。7月10日,兵团下达命令,统一整编单位番号序列,共青团农场更名为三十一团,塔四场为三十二团,塔六场为三十三团,塔一场为三十四团,塔二场为三十五团,塔里木水利工程支队和铁干里克、卡拉水管所合编为农二师水利工程团,塔里木修配厂更名为农二师第二拖拉机修配厂,塔里木医院为农二师第二医院。
  期间中央军委派遣的部队现役干部到达垦区,主持各团场工作,对稳定局势、落实政策、恢复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在“文革”初期被造反派揪斗,“靠边”的老干部陆续获得“解放”,回到领导岗位,主持团场生产工作,使农垦经济开始复苏。
  塔里木垦区在1958年建场时,没有同时修建场外总排水系统,大面积灌溉后,地下水位上升,盐渍化趋势日益严重,致使作物产量下降。1970年9月,副师长赵明高在垦区“蹲点”,以“农业学大寨”为契机,组织5个团和水工团的4000人进行会战,疏通塔里木总排渠。总排西起三十一团二支干中段,经乌鲁克、通古斯巴、铁干里克,至齐文阔尔河,最后汇入塔里木河。全长290公里,除利用部分老河道,实际施工长度183公里。次年又修建了全长56公里的卡拉北干排。70年代,塔里木河来水锐减,干旱严重威胁各团农业生产。1976年冬水工团及5个团场兴建库塔干渠下段工程,引孔雀河水至卡拉水库,补充垦区用水,从此垦区灌排基本配套,来水有源,去水有路,各团场大搞渠道防渗,节约水资源,把水稻播种面积扩大到5万亩以上。
  1974年三十三团在副团长蔡康主持下,集中人力机力,结合渠、田、林、路综合治理,将条田改建为标准化条田,缩短排灌间距,进行工程性平地,取得良好效益,该团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团。这一做法很快在垦区推广开来。
  1975年5月,兵团被撤销,农二师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成立农垦局管理各农牧团场。垦区各项事业在巴州党委领导下继续前进。1978年粮食总产2160万公斤,使垦区成为巴州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开发塔里木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曾引起非议。1979年夏天,有人在报纸上批评在塔里木开荒种田是破坏了生态平衡云云,一时在农垦系统的干部职工中引起争论。这时已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将军对这场争论十分重视。他和王恩茂同志约见自治区农垦总局的史骥同志请他撰文澄清事实。他说,搞开发生产应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但不能认为开发塔里木就是破坏生态平衡,因为我们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发展畜牧业,是对自然的积极利用,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原来的塔里木除了沙漠戈壁滩,只有一些零星的红柳、梭梭、骆驼刺,现在把它开发成为现代化农场,遍地种上庄稼、建起果园和农田防护林,使它的林木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不知比原来增加了多少树木,这怎能说是破坏生态平衡呢?自然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如果我们永远保持原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能动,那就等于说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那还谈什么农业现代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总是新的平衡打破旧的平衡,社会才能进步。总之,生态平衡是需要注意的,要重视环境的保护,但不是什么也不能动,什么都要保持老样子,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处理问题。1979年9月9日,由王震审阅修改定稿、史骥执笔的《要以发展观点处理生态平衡》在《人民日报》发表,垦区广大干部群众争相传阅,深受鼓舞。
  垦区农业的发展为将军的观点提供了充足的论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垦区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1979年4月,巴州革委会副主任刘双全兼任农垦局长,突破“以粮为纲”的方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幅度调整种植业结构,将植棉面积扩大到10万亩以上,同时推广地膜栽培等新技术,到1981年垦区皮棉总产达300万公斤。财务开始扭亏为盈。
  1982年4月,兵团体制恢复,垦区各团场在农二师党委领导下,结合企业整顿,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干部华士、陈吉良、葛政法、郑洪尧、刘际鲤、刘璋根、杨耀华等陆续走上团场领导岗位,带领干部群众锐意改革,开拓奋进,根据团场实际和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使垦区逐步形成种植业以棉花为主,林园业以香梨为主,畜牧业以养鹿为主的经济格局,建成全国最大的塔里木马鹿人工饲养基地。同时广泛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使产量和效益跨上新台阶。
  1990年,塔里木垦区总人口36216人,耕地面积22万亩,粮食总产2.96万吨,棉花总产1.235万吨,牲畜存栏5.63万头,实现社会总产值2.17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1983元,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垦区在开发时就按照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瀚“建设塔里木绿色走廊”的要求开始植树造林,自1978年,各团场将农田林网化建设、果园建设和次生胡杨林的抚育管理,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的轨道,加速了垦区的绿化进程,每年春秋两季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大改善了塔里木的生态环境。截至1990年,垦区林园总面积达6.2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4.3万亩,香梨1.6万亩,耕地覆盖率为22.11%,五个团场的农田林网化工作都通过了兵团的验收。同时各团场还对垦区内5.6万亩次生胡杨林和灌木林实行抚育管理,使塔里木绿色走廊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塔里木,这沉睡千年的荒原,如今已成为粮棉如山、瓜果飘香、鹿鸣呦呦、绿树成荫的沃野绿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将呈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知识出处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尉犁县委员会

出版地:2003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较详细介绍了兵团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各单位的历史变迁、发展变化以及老军垦回忆录、支边青年在塔里木等情况,它向我们再现了五、六十年代老一辈军垦战士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