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养蚕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90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养蚕业
分类号: D625;F426;D92
页数: 1
页码: 363-363
摘要: 巴州宜植桑,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魏书·西域传》有焉耆国“养蚕不以为丝,唯充绵纩”的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在平定阿古柏入侵以后,认为南疆“气候温和,土沃泉甘,环庐树桑,有邠原之风,耕织相资,民可致富”,拨银数万两,指令刘锦棠派员从浙江湖州、陕西汉中,以及勉县、洛阳等地购进桑苗、蚕种及饲蚕器具,并派员赴南疆各地指导农民栽桑养蚕,并允许以蚕抵税。次年,喀喇沙尔境内已有桑10万余株,年产茧30担以上。
关键词: 养蚕业 经济建设计划 产茧量 栽桑养蚕 库尔勒

内容

巴州宜植桑,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魏书·西域传》有焉耆国“养蚕不以为丝,唯充绵纩”的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在平定阿古柏入侵以后,认为南疆“气候温和,土沃泉甘,环庐树桑,有邠原之风,耕织相资,民可致富”,拨银数万两,指令刘锦棠派员从浙江湖州、陕西汉中,以及勉县、洛阳等地购进桑苗、蚕种及饲蚕器具,并派员赴南疆各地指导农民栽桑养蚕,并允许以蚕抵税。次年,喀喇沙尔境内已有桑10万余株,年产茧30担以上。清宣统三年(1911),库尔勒农户有桑9万多株。
  民国3年(1914),焉耆、库尔勒、轮台有400户农民养蚕,年产茧200担。民国22年(1933),焉耆行政长公署从苏联引进极达、挨罗、阿斯科里蚕种。民国24年(1935),有桑树12万株,又从内地引进洽桂、中二九、震泽及华六、华七、华八、华九、华十新蚕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养蚕业已推广到焉耆专区各县,尤其是维吾尔族农民的庭院,户户有桑,且末、若羌已发展成为新蚕区。
  1956~1959年,巴州和库尔勒专署联合进行桑树资源普查,各县共植桑29.04万株,树龄一般在20~30年之间,少数老桑树龄在百年以上。桑树品种主要有白桑、黑桑、公桑,其中白桑占80%以上。库尔勒、轮台多有成片桑园,株产叶量15~20公斤。
  1956年,各县有蚕种1500盒,产茧量510担。1959年,蚕种增至4000盒,当年产茧1171担。
  1960年,州委、州人民政府大力倡导栽桑养蚕,全州植桑21.19万株,年终成活率70%,育苗1368亩,其中库尔勒县养蚕4049盒,产茧481.28担,总收入5.2万元。
  1963年,农村进行“五好建设”,全面规划土地,部分成年桑树被砍伐,幼桑利用率低,一度影响了蚕业发展。
  1970年,轮台县根据多年栽桑养蚕经验,改变以桑树开放1~2片叶时催青的传统习惯,提出“杏花落,催青节”的措施,提前于3月中旬催青,4月中旬养蚕,5月中旬收蚕,整个蚕期都能充分供应适熟和含水量高的嫩桑叶,提高了单产。同时引进产丝量高的东肥、华合及其他杂交蚕种。1973~1980年,蚕茧单产一直保持在15公斤的水平。
  1980~1985年,巴州农业局将桑树发展规划纳入“六五”(1981~1985)经济建设计划,并拨专款扶持农民栽桑养蚕。到1985年,全州零星植桑5240万株,为发展养蚕业奠定了可靠基础。1986年,全州产茧2.65万担。1990年,全州产茧量较1986年翻了一番。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