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88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土壤改良
分类号: F326;F426;F323
页数: 4
页码: 340-343
摘要: 巴州境内实有已开发的耕地239.76万亩,其中各县市156.86万亩,占65.42%。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灌淤土、灌漠土3种。
关键词: 和静县 有机质 焉耆县 有机肥 库尔勒

内容

巴州境内实有已开发的耕地239.76万亩,其中各县市156.86万亩,占65.42%。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灌淤土、灌漠土3种。
  各县市有潮土面积91.5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17%。潮土分布范围广,以开都河下游的焉耆盆地最为集中,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有机质平均为2.24%,全氮平均0.12%,碱解氮平均50ppm、全磷平均0.075%,速钾平均9ppm,全钾平均1.5%,速钾平均354.7ppm,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过多,潮湿板结,盐渍化威胁较大,影响土壤肥力的发挥和生产效益的提高。1980年,焉耆县有轻、中强度的盐渍化面积1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26.84万亩的55.89%。
  各县市有灌淤土面积24.99万亩,占总耕地的10.42%,以轮台、且末、若羌等县面积较大,库尔勒市的库尔楚河、和静县的黄水沟有小面积分布。灌淤土土层深度适中,沙壤、重壤质土,疏松易耕,土壤含水含盐量和PH值较低,各种养份含量偏低,有机质平均1.1%,全氮平均0.07%,全磷平均0.08%,速磷极度缺乏,比值和供氮能力低于潮土。
  灌漠土是优质土壤,各县市共有15.5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和静县、焉耆县、和硕县、库尔勒市,以和静县面积最大,壤质土为主,质粗,地下水位低(5米以下),土壤透水率19.77%,生物活性强,有机养份分解利用率高,固液气三相基本协调,矿化度更小,盐化更低,熟化程度及养分较灌淤土高,有机质平均1.72%,速磷平均7ppm,速钾平均227ppm,宜耕性和宜种性较好。
  这些土壤虽经历代耕作有了一定的改良,但由于过去只顾扩耕扩种,不重视培肥改良,特别是在潮土上长期采用“平川跑野马”式大水漫灌,不搞排水设施,不施肥,不除草,粗放耕作,掠夺经营,结果造成垦而不能种,种而少收或无收,弃垦撂荒频频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县市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发展生产时积极探索改良土壤的新办法、途径。50年代初,焉耆专区就开始以兴修水利和积肥施肥为中心的增产竞赛运动。1964年,推广农二师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灌排结合、深耕翻肥和治水改土的经验。在农村开展“五好”建设,全州农田逐步向条田化、林网化、灌排配套方向发展。80年代,贯彻以提高单产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和粮、棉、糖、果、菜基地建设,科技兴农,培肥改土的内涵不断丰富,水利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相互结合,使全州土壤改良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一套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综合性土壤改良方法。
  【灌渠配套,排水洗盐】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在开荒造田、修建灌渠的同时,注重兴挖排碱渠,实施灌排配套,排除农田盐份,降低地下水位,取得良好效果。1964年,焉耆县推广这一经验,开挖团结干排,渠长35公里,使12万亩土地受益。1966年,又开挖东风、胜利2条主干排,渠长38公里,受益面积15万亩。70年代以后,动员几万农民大搞挖排平地工程,社队投资334.13万元,国家拨款31.15万元,投入223.28万个工,挖土方734.8万方,挖干、支、斗、农排753条,控制排水面积7万亩,受益面积5.45万亩,占当年耕地的45.6%。博湖县跃进公社一大队1975年以前由于地下水位高、盐碱重,粮食单产只有218斤,总产161.8万斤。全队集中力量大干5个冬天,挖排水渠26.5公里,平整土地8000亩,修建2个扬排站,1980年全队引水量1250万方,排水量410万方,地下水位由1974年的1.2~1.3米下降到1.7~1.8米,粮食单产197.25公斤,比1974年提高80.9%,总产167.64万公斤,比1974年翻一番。
  1980年,采用挖掘船疏通黄水沟排水干渠,长18.4公里,使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和农二师二十二团场、二十三团场、二十四团场的35万亩耕地受益。1985年,全州兴修支渠2185.8公里、防渗渠601.75公里、斗渠3137.83公里、农渠1.27万公里,灌区内配套建筑物共2.1万座,挖排碱渠9983.99公里。1990年,全州共建有支渠3008.54公里、防渗干渠1007.12公里、斗渠3569.46米、农渠1.13万公里,配套建筑物2.1万座,挖排碱渠1.31万公里,基本形成了灌排结合、水来有源、水去有路、盐随水走、灌排畅通的局面,加上以水定地,合理配水,小畦灌、沟灌、喷灌,按照水盐变化规律推行洗盐脱盐等技术,全州239.76万亩耕地的灌溉得到保证,62万亩耕地盐渍化程度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盐碱危害逐渐减轻。
  【增施肥料,培肥改土】 巴州农区土壤养分的总平均含量为:有机质2.13%,全氮0.11%,全磷0.08%,碱解氮49ppm,速磷8ppm,速钾319ppm,属于富钾、缺氮、低磷的状况。各地养分含量不平衡,差异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县大搞积肥施肥运动,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增肥补肥、培肥改土。1950年3月,焉耆专区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动员全区军民掀起兴修水利、积肥施肥运动,把广积农家肥、种植绿肥作为改良土壤、增加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库尔勒农户除攒积牲畜肥还田外,播种豆类709.3亩、苜蓿4961亩。轮台县种植苜蓿50.8亩、焉耆种豆类3295亩、苜蓿7207亩,若羌种苜蓿787亩。以后各地均大力提倡广开肥源,积肥造肥,宣传“肥多粮多”的好处。1954年,焉耆县30多万亩耕地,平均亩施肥3000公斤(丰产地4500公斤以上,最少1000公斤)。1955年,若羌县明确规定“小麦不施肥不下种”,库尔勒县、轮台县平均亩施肥4~6车。1957年,各县积制肥料形成高潮,肥料种类也逐渐多样化,有厩肥、草肥、土肥、土化肥、细菌肥、秸秆肥等。施肥方法除冬春季施基肥外,还采用拌种和在作物生长期追施,以大水大肥促高产。轮台县在玉米拔节前亩追有机肥一大车,尉犁县小麦追肥面积达20%,且末县棉花追肥面积7200亩(占棉花播种面积98.83%)。1958年,全州种植蚕豆7595亩、黄豆9976.9亩,积施有机肥21亿公斤,生产和使用土化肥(磷)2950吨、细菌肥料41.65万吨,并首次推广使用化肥81吨(硫酸铵)。1960年,各公社的大队、小队普遍成立积肥专业组,把常年积肥与临时突击积肥结合起来。在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作物地上,普遍用过磷酸钙作基施种肥,作物生产期追施硫酸铵,亩用化肥10~15公斤,共施用化肥452吨。1961年,全州冬麦追肥4.71万亩,占冬麦播种面积的72.6%,种植黄豆2889亩。1962年,巴州推广草木樨、油菜、箭舌豌豆作为夏播绿肥,挖泥炭垫圈,沤肥、堆肥。为了推广化肥和支援农业生产,8月22日州人委决定将化肥厂积存的230吨化肥,其中钙、镁、磷肥166吨、过磷酸钙64吨,无偿调拨给库尔勒、轮台、尉犁、焉耆、和硕使用。1964年,州人委下达粮、棉、油丰产田技术规程,规定丰产田亩施优质厩肥1500公斤,深耕翻入土里;用2.5~4公斤硝酸铵或硫酸铵作种肥,并用速效肥料在作物生长期分期追肥。是年,库尔勒小麦施基肥3.1万亩,占春麦播种面积的76.6%;棉花施基肥2.8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9%。亩施量750~1000公斤,丰产田亩施基肥1250~1500公斤,其中4.02万亩春麦、棉花,都施了追肥。焉耆县10.35万亩粮食作物每亩平均施基肥1250公斤,其中8.78万亩每亩追施化肥4公斤。全州年施用化肥1104吨。以后,全州年施肥量逐年增加,粮食产量也随之增长。
  从1967年开始,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施肥量逐年减少,农业产量下降。1973年,州、县限期改变生产落后面貌,全州小麦施肥面积上升至33.29万亩,平均亩用化肥4~5公斤,玉米混播黄豆8962亩。库尔勒、焉耆、农二师二十四团场,生产腐殖酸肥料5406吨、菌肥2000吨、复合肥1111吨。州人民政府将这一经验推广后,当年全州粮食作物亩产首次突破100公斤大关,达到101.55公斤。
  1974年,和静县上游公社把玉米套种黄豆作为用地养地、提高单产、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重大改革连年推广,一般玉米单产250公斤,黄豆单产22.5~30公斤,两项混合单产272.5~280公斤。1977年,全州粮豆间作面积达12.57万亩,种植绿肥15.76万亩,其中草木樨6.64万亩,苜蓿9.11万亩。是年,全州积有机肥29.5万吨,制腐植酸肥2.87万吨,使用化肥5043吨。1978年,全州积施有机肥333万吨,拉风化煤3.83万吨,制腐植酸肥料1.58万吨、磷肥222吨、磷矿粉509吨。和静县10万亩小麦均用磷肥作种肥。是年,全州施化肥超过万吨。
  1982年,焉耆县七个星公社乎尔东大队种植绿肥草木樨4000亩,秸秆还田3440亩,保留苜蓿1400亩,3项合计占耕地面积67%,据固定地块调查化验分析结果,3年培肥改土条田有机质由原来的1%上升到1.35%,全大队小麦单产由1979年的193.5公斤提高到1982年的274.5公斤。大队制定以填闲绿肥为主体的绿肥、农家肥、秸秆还田及粮豆间作等培育土地肥力的措施。1983年,全州20万亩小麦播种地翻压了绿肥,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小麦施底肥面积27.1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3.3%,平均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小麦带种肥45.1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55.5%。全州化肥用量1.94万吨,比1978年增加近一倍。1985年,全州混播草木樨、苜蓿和复播绿肥17.77万亩;使用化肥4.22万吨(其中氮肥2.59万吨,磷肥1.04万吨,钾肥820.51吨,复合肥5073.97吨),并开始在各地示范推广配方施肥新技术。
  1990年,全州化肥施用量增加到7.19万吨(其中氮肥4625吨、磷肥1.55万吨、钾肥359吨,复合肥9790吨)。冬麦、春麦、水稻、玉米(正播)、棉花等作物两次追肥面积达到105.77万亩,平均亩追肥量15.7公斤。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料、甜菜、苜蓿等作物带种肥面积达到95.37万亩,秸秆还田面积22.1万亩,配方施肥面积80.6万亩,施微肥(锌、锰肥)18万亩,施固氮菌13.6万亩,施喷施宝面积45万亩。农作物连续13年取得大丰收。粮食亩产平均251.39公斤、棉花74.85公斤、甜菜2681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农林牧结合,协调发展】 50年代中期,州县各级政府就积极倡导农、林、牧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但由于全州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因此,直至60年代末,农业生产“以粮为纲”,集中主要力量抓粮食生产;畜牧业依赖天然草场,发展草食家畜,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林业发展的速度十分缓慢。农、林、牧之间长期处于不平衡、不协调状态。1971年,在北方农业会议的推动下,为短期改变生产落后面貌,提出发展大农业的战略构想,推行农林牧并举协调发展的方针,增加林牧业方面的投入,使林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985年,实行近田养畜,扩大饲草饲料面积。当年全州玉米面积扩大至24.85万亩,混播草木樨、苜蓿面积15万亩,人工林营造面积6.91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面积2.8万亩,分别较上年提高73.7%和31.13%,农田林网化起到了生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碱危害的效果,还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牲畜头数发展至229.81万头。农林牧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使广大农村出现了林多、肥多、粮多、收益多的综合效益。1990年,全州累计造林69.57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35.15万亩,农区牲畜头数88万头(占牲畜总头数33.53%),积造有机肥178万吨,农作物施有机肥面积89万亩,粮食平均亩产达到251.39公斤。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