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蔬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87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蔬菜
分类号: F426;F326;D625
页数: 3
页码: 337-339
摘要: 西汉时期,巴州境内的焉耆、危须、尉犁、渠犁、鄯善、且末等绿洲城国,就广泛种植蔬菜。张骞通西域,将芫荽、菜瓜、葫芦、红萝卜等蔬菜引进关中地区、称胡荽、胡瓜、番瓜、胡萝卜。
关键词: 蕃茄酱 博湖县 冬白菜 蔬菜生产 库尔勒

内容

西汉时期,巴州境内的焉耆、危须、尉犁、渠犁、鄯善、且末等绿洲城国,就广泛种植蔬菜。张骞通西域,将芫荽、菜瓜、葫芦、红萝卜等蔬菜引进关中地区、称胡荽、胡瓜、番瓜、胡萝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焉耆专区有蔬菜种植面积5400亩,主要种类有胡萝卜、卡马古、小萝卜、皮牙孜(洋葱)、豇豆、马铃薯、小白菜、芹菜、菠菜、韭菜等,除焉耆城关天津籍的几家菜农设风帐栽培产量较高外,一般均管理粗放,产量不高。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和九军二十七师2万余人进驻焉耆专区各县,蔬菜供不应求。迫于客观需求,焉耆专区积极引进新的蔬菜品种,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各县之间调剂余缺,缓解供求矛盾。唯冬春淡季,蔬菜品种只冬萝卜、胡萝卜和洋葱3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1954年,部队山东子弟兵从渤海湾带进“小包头”冬白菜品种,对缓解蔬菜“春荒”起到了不小的作用。1956年,巴州、库尔勒专区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1959年增加到2.9万亩,其中冬白菜2500亩,亩产5.6吨,总产达到14000吨。州农科所大量引进蔬菜品种,通过栽培试验,筛选出27个品种,经推广颇受菜农欢迎,其中茄子品种有墨茄、大白茄、竹丝茄,辣椒品种有保定甜椒、金黄甜椒、沙湾牛角,蕃茄品种有独州大红、矮性花红、粉红甜肉、桔黄佳辰、卡德大亨,冬白菜品种有大青包、小包头,冬萝卜品种有维县青、心里美、浙大长、洋白萝卜、半春子,黄瓜品种有宁阳刺、北京大刺,此外尚有红薯、马兰菲、苏联甘兰等。在1960年的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蔬菜种植面积猛增至4.27万亩,其中人口集中的库尔勒县增至9600亩,焉耆县增至8000亩。1963年,集中力量抓“粮、棉、油”三大指标上《纲要》,蔬菜面积急剧减少。1964年,全州蔬菜面积下降至1.3万亩,较1960年减少近70%,总产为1.28万吨,只冬白菜面积上升至3100亩。
  1971年,蔬菜生产开始回升,种植面积1.77万亩,到1975年达到2.05万亩,总产2.54万吨,较1964年翻了一番。以后州人民政府组织人员赴石家庄、西安等地学习蔬菜生产供应经验,州农科所、农二师二十八团场又从内地引进80多个蔬菜优良品种在全州试验推广。1979年,全州蔬菜面积2.12万亩,总产7.3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库尔勒市大力推行保护地栽培技术,面积达238亩,其中小拱棚60亩,地膜菜178亩。1984年,全州保护地栽培技术扩大到763亩,其中地膜菜690亩,小拱棚菜73亩,对提早蔬菜成熟,缩短生产周期,缓解淡季供求矛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起了积极作用。
  1985年,全州蔬菜面积猛增至4.86万亩,其中冬白菜1.1万亩,保护地1607亩,蔬菜总产达到8.8万吨,平均亩产1.81吨,巴州蔬菜生产开始自给有余。1986年,州委、州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库尔勒、焉耆两县市成立副食品办公室,组织专人负责蔬菜生产供销工作,加强城镇郊区乡镇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并大力推广塑料大棚、小拱棚、温室、阳畦保护地栽培,采用单、间、混、套多种播种方法,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使蔬菜生产进入到高速度发展时期。焉耆、博湖两县将冬白菜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到1.88万亩,获得丰收,总产13.36万吨,总收入633万元。博湖县平均单产达到8吨,最高14吨。焉耆县永宁、五号渠、北大渠3个乡仅冬白菜一项就收入443万元。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的冬白菜收获季节,北至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西至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等地都到焉耆县、博湖县采购大白菜。
  1986年,巴州保护性栽培面积达到2974亩,其中塑料大棚44亩,小拱棚531亩,温室23亩,地膜栽培2376亩。焉耆、博湖两县“冬白菜热”继续升温,面积达到2.87万亩。1988年,巴州蔬菜面积扩大到6.65万亩,总产达32.41万吨。1989年,全州保护性栽培面积发展到5013.65亩,冬白菜预产达到18万吨。当年霜害病、腐烂病大流行,菜心霉烂成浆,菜叶由黄渐次干枯,远销无路,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余万元。1990年,州县各级政府选择冬白菜抗病品种,严格进行土地消毒,杜绝连作,全面做好腐烂病的预防工作。但农民种冬白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只种2万亩。全州蔬菜面积下降到5.69万亩,总产25.8万吨,分别较大丰收的1988年下降14.4%和20.4%。同年,巴州在焉耆盆地建立大蒜出口基地,面积5500亩,亩产500~800公斤。
  【附】工业蕃茄
  1976年,巴州果酒制品厂为开拓罐头蕃茄市场,与自治区农科院、州农科所共同协作攻关,从许多引进品种中筛选出8253、红玛瑙140和罗马Vf等3个适宜在州境内栽培的品种,经试种,在库尔勒自然环境下,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最突出的是8253品种,出酱率86.7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5.9%,红色素含量为11.8~12.46毫克/100克,含糖率3.37%,有机酸含量0.501%,居各品种之首。
  1979年,州果酒制品厂直接与农户挂钩,订立产销合同。当年种植蕃茄88亩,亩产0.96吨,总产84.5吨,亩产值240元,总产值2.1万元。农民看到经济效益好,争相种植。1980年,博湖县,库尔勒市上户、兰干、铁克其乡,州阿瓦提农场,种植蕃茄665亩,亩产2.025吨,总产1346.63吨。
  1986年,蕃茄罐头生产厂家增至10个。全州种植蕃茄5113亩,平均亩产上升至2.387吨,总产达1.22万吨。1988年,州、县大部分蕃茄酱生产厂家均自建原料生产基地,种植蕃茄7400亩,亩产3吨,总产2.22万吨。巴州果酒制品厂位于市区,缺乏生产基地,与农民签订3593亩的产销合同,平均单产3.27吨,总产1.17万吨。当年各厂生产的蕃茄罐头制品,红色素含量高,颇受外商青睐。全州1986~1988年3年间,向日本、东南亚国家销售蕃茄酱4900吨,换回外汇392万美元,成为巴州仅次于香梨的拳头产品。
  1989年,巴州蕃茄面积扩大到1.34万亩,蕃茄产量超过了加工和设备能力,造成原料的巨大浪费。由于信息不灵,未能及时调整原料的生产规模,开发蕃茄汁、粉、沙司等新产品,改进包装,疏通流通渠道,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优势。1990年,州人民政府为保证6个蕃茄酱生产厂家的原料供应,下达指令性计划,鼓励农民增加投入,科学种田,增强蕃茄酱生产的后劲。博湖县农民在蕃茄下种前,进行毒土处理,增施化肥,并从北京农科院引进红杂11号、14号、16号高产优质品种,本布图三队大部分蕃茄地都覆盖了地膜。全州蕃茄种植面积达1.77万亩(不含农二师的8400亩),平均单产3.68吨,总产达7.11万吨。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