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865
颗粒名称: 第十卷 农业
分类号: F323;F326;F426
页数: 51
页码: 319-369
摘要: 巴州自古以来是灌溉农业区,罗布淖尔、和硕新塔拉等在距今4000年前即已种植小麦、糜谷。西汉时期,鄯善、且末、渠犁、轮台、尉犁、焉耆等绿洲城国“种五谷、葡萄诸果”,农业生产已初具规模。若羌、戎卢等草原行国都“仰鄯善、且末谷”。汉太初四年(前101),使者校尉率田卒数百人在轮台护田积粟。汉元凤四年(前77),在轮台、伊循等处屯田积谷。汉地节二年(前68)渠犁屯田,“有溉田五千顷”的规模,灌溉、牛耕及铁器农具随军屯传入天山以南地区。
关键词: 土尔扈特 农业生产 耕地面积 喀喇沙尔 库尔勒

内容

巴州自古以来是灌溉农业区,罗布淖尔、和硕新塔拉等在距今4000年前即已种植小麦、糜谷。西汉时期,鄯善、且末、渠犁、轮台、尉犁、焉耆等绿洲城国“种五谷、葡萄诸果”,农业生产已初具规模。若羌、戎卢等草原行国都“仰鄯善、且末谷”。汉太初四年(前101),使者校尉率田卒数百人在轮台护田积粟。汉元凤四年(前77),在轮台、伊循等处屯田积谷。汉地节二年(前68)渠犁屯田,“有溉田五千顷”的规模,灌溉、牛耕及铁器农具随军屯传入天山以南地区。东汉时期,在楼兰地区屯田,“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魏晋南北朝时代,长史府对牛耕技术进行集中考核,并结合灌溉进行中耕除草作业。盛唐时期,焉耆国“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葡萄、梨、柰诸果”。9世纪中期,庞特勤部由中亚楚河流域东迁至焉耆定居以后,吸收当地绿洲文化,由游牧过渡到农耕。宋、元、明时期,州境内农耕情况未见于著录。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以后,采用轻徭薄赋政策,对农业征收什一税,新垦荒地三年内免征。对土尔扈特、和硕特两蒙部的“采邑”(王公世袭领地),免除一切赋税和徭役,并督饬蒙古部无地的牧民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喀喇沙尔(今焉耆)已“果木黍稷,盘空蔽野”。到乾隆六十年(1795),土尔扈特、和硕特两蒙部每年有余粮一二千石。嘉庆年间,内地商民租赁布古尔、库尔勒农民的土地种植棉花,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道光年间,喀喇沙尔办事大臣联顺、全庆,实行“裁屯安户”。林则徐勘察南疆八城期间,规划开垦库尔勒北山根及喀喇沙尔黄水沟一带的土地,扩大耕地面积。因之,道光末年,喀喇沙尔及所属布古尔、库尔勒两“回庄”,“人民日聚,土地日辟,鸡犬桑麻,不殊内地”,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民国时期,新疆督军杨增新,大力发展民屯,安置内地流民,在库尔勒、轮台、尉犁、若羌、且末、焉耆等县开垦荒地10余万亩,土尔扈特森勤五世活佛多布敦策楞车敏为使单一畜牧经济逐步过渡到农耕,相继修建乌兰尕孜渠、盖干渠、斜米尔渠,扩大耕地面积。后因金树仁时期的社会动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至民国25年(1936),巴州境内的农田面积为67.98万亩,粮食总产28.75万石,人均占有粮食2.4石。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实行“改土归流”,撤销盟旗制度,建立县、区、乡政府,将蒙古王公、喇嘛昭占有的土地,分给农牧民耕种,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盛世才又实行两个“三年经济建设计划”,投资扩建斜米尔渠,耕地面积逐年得到恢复。民国时期,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曾设建设局,经管农、林、畜牧业,但农业发展缓慢。至新疆和平解放的1949年,巴州境内的耕地面积只有52.26万亩,生产粮食2.45万吨、棉花8.9吨、油料16.4吨、水果959.5吨。耕地面积只恢复到杨增新时期的76.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焉耆专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通过土地改革,调剂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组织广大农民兴修水利,开荒造田,积施肥料,引进先进农机具,全面提高耕作技术,到1960年,全州耕地总面积发展到167.72万亩(不含农二师,农二师情况见农垦卷。下同),总产粮食6.8万吨、棉花965.5吨、油料1055吨,分别较1949年净增2.2倍、1.78倍、107.48倍和63.33倍。
  1962年,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966年,全州总产粮食11.05万吨、棉花1339.5吨、油料1862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州农业生产徘徊不前。
  1978年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承包责任制,并不断开垦荒地,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采用多项新技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产潜力,积极引导农业由封闭的自给型向开放的商品型发展,由“以粮为纲”向多种经营发展,夺得连续13年的大丰收。
  1990年,全州(不包括农二师)有耕地面积156.86万亩,生产粮食27.32万吨(全州人均占有粮食476.4公斤)、棉花1万吨、油料1.21万吨。全州有果树13万亩,生产各类水果2.57万吨,人均占有水果40.48公斤。农业总产值3.34亿元,占全州社会总产值的31.68%。农民年人均收入690.81元。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