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喇嘛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84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喇嘛庙
分类号: D625;D92;F426
页数: 3
页码: 306-308
摘要: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和硕特两蒙部东归时,喇嘛们都在蒙古包里做佛事。在清政府的提倡和资助下,喇嘛昭的数量不断增加。到咸丰二年(1852),喇嘛昭的数量发展到32座。光绪六年(1880),和硕特首领巴格希恩在开都河尾闾修建宝浪苏木库热(也称巴格希恩随木)。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黄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焉耆专区共有大小喇嘛庙46座,其中和静县34座,焉耆县4座,和硕县8座。
关键词: 和静县 土尔扈特 文化大革命 蒙古包 喇嘛庙

内容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和硕特两蒙部东归时,喇嘛们都在蒙古包里做佛事。在清政府的提倡和资助下,喇嘛昭的数量不断增加。到咸丰二年(1852),喇嘛昭的数量发展到32座。光绪六年(1880),和硕特首领巴格希恩在开都河尾闾修建宝浪苏木库热(也称巴格希恩随木)。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黄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焉耆专区共有大小喇嘛庙46座,其中和静县34座,焉耆县4座,和硕县8座。
  1959年,巴州各喇嘛庙都有数量不等的牛、马、羊和金银铜器及活动资金。在宗教改革时,喇嘛庙的大部分牛、马、羊只入社,金银铜器和活动资金仍归合并后的喇嘛庙支配。当年将境内的46座喇嘛庙合并为8座,其中和静县的34座喇嘛庙合并为黄庙、昂嘉恩库热、呼产库热、巴音苏木库热和巴克沁库热等5座;焉耆县的4座喇嘛庙合并为兑纳尔库热。和硕县的8座喇嘛庙合并为扎塔西盖库热和宝浪苏木库热(即巴格希恩随木库热,1970年划归博湖县)。
  【普福寺】位于巴音布鲁克赛里山南麓,为喀喇沙尔办事大臣达色主持修建,是供渥巴锡汗礼佛喇嘛庙。乾隆四十七年(1782)和嘉庆元年(1796)相继修缮扩建,嘉庆五年(1800)庙宇定型,由山门、过殿、正殿和左右钟鼓楼组成,布局与雍和宫相似。由参赞大臣贡楚克扎布咨请理藩院汇题庙额。次年,敕赐普福寺,用满汉藏蒙四体书写。同治年间,阿古柏侵略军入侵,庙宇毁于兵火。
  【昂嘉恩寺】 位于巩乃斯阿尔先沟,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东归的大喇嘛洛桑丹增从伏尔加河流域搬迁而来。当时除附属昂嘉恩寺庙的阿勒巴图1200户外,洛桑丹增的随身喇嘛只剩5人,另有弥勒佛像1尊及部分经典法器。洛桑丹增被乾隆帝留在北京,阿勒巴图也被伊犁将军分散于土尔扈特各部,只剩几百头牲畜和几名满吉。昂嘉恩的主事喇嘛冬季在喀喇沙尔(今焉耆)的乌腾比尔用蒙古包做法事,夏季则迁到伊犁草原的乌拉斯台阿策地方,并在那里修建土木结构的寺庙,作为土尔扈特部做佛事的总庙,直至普福寺建成为止。同治年间,阿古柏侵略军入侵,昂嘉恩寺庙东迁至白杨河一带。三区革命时,又搬迁到巩乃斯的一座小山上,修建寺庙。这时有格林以上的僧侣80余人,有26顶蒙古包和2300多头牲畜。“文化大革命”时期寺庙被毁。1985年和静县人民政府又拨款修建寺庙。
  昂嘉恩寺庙所在地气候温和,水秀山明,有阿尔先温泉及浩腾萨拉瀑布诸名胜,既是佛教圣境,又为避暑浴疗的胜地。
  【巴格希恩随木】 一名宝浪苏木库热,座落在博湖县境开都河东西支交汇处。19世纪末叶,由和硕特蒙部巴格希恩倡导,仿青海塔尔寺格局修建,光绪六年(1880)落成。庙高15米,底边分别为20米的四角雕楼,上下两层,高大宽宏,内有耳房,庙内铜佛由青海、拉萨运来。庙东南100米处有一棵古榆,高20米,胸径2米,绿荫遮地,被蒙古人民视为神树。
  “文化大革命”时期,库热惨遭破坏,经书被焚,铜像和珠宝被抢掠一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清退被劫掠的财物,对寺庙进行维修。198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大师在庙前接见3000多名喇嘛教徒。1986年4月,巴州人民政府拨款1万元将庙宇修葺一新。
  【黄庙】 位于和静县以北老巴仑台沟内。蒙古语为“夏尔逊木”。
  清光绪三年(1877),清军平定阿古柏之乱,次年,土尔扈特女盟长恩克巴图收罗流散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今阿勒泰、塔城一带)的人众7000余人回归巴音布鲁克。经过八、九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实力稍有恢复。光绪十三年(1887),土尔扈特汗王布彦绰克图主持修建黄庙,次年落成,光绪皇帝赐名永安寺。同年,黄庙下设且勒、迦特泼和曼巴三个学部。
  这座规模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由黄庙、却热吉都、曼巴等3部分建筑物组成为寺庙群,主体建筑为黄庙。寺庙群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占地长2.5公里,宽600米。正殿矗立一尊麦德尔佛像,高7米以上,是当年从青海塔尔寺运来的,故俗称青海佛。右侧是藏金洲,左侧为库宗,佛像今已不存,只残余佛座。庙内还绘制有13幅宗教人物的壁画,现多已剥蚀。东距黄庙500米,建有却金库联,大殿有16根雕花大柱,正中的4根,雕有4条蛟龙,栩栩如生。据说这座庙的主神却金,保护弥勒佛佛像有功,蒙部人民立庙纪念他。
  1959年,黄庙有大小铜佛2990尊、银制法器1392件、甘铃22对、铜器7.4万件、地毯740条、绸锻68条,另有金条、珠宝、玉器若干。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黄庙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黄庙宗教人士落实政策,国家投资修缮黄庙,逐渐恢复了宗教活动。至今黄庙仍为巴州喇嘛教活动的中心。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