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面 水位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7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面 水位变化
分类号: F426;F326;F323
页数: 1
页码: 155-155
摘要: 【水面变化】 汉代以前的博斯腾湖由两部分组成,东部呈椭圆形,西部呈球形,库代力克山地的查干哈根及湖西部的方圆几十公里全属湖面,湖西北角到黄水沟以北解放二渠之间,西到乌库公路,西南到紫泥泉,北角到巴尕厄比存以东的沙漠,大湖湖面约3000平方公里。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天山雪线上升,开都河上游水量减少,焉耆盆地耕地面积增加,博斯腾湖面急剧缩小。50年代初,开都河下游河道无岸、无坝、无统一流域,水沟河汊纵横交错,再格森诺尔、哈根诺尔、夏热诺尔、达吾逊库热是一片汪洋。
关键词: 开都河 海拔高度 立方米 博斯腾湖 年径流量

内容

【水面变化】 汉代以前的博斯腾湖由两部分组成,东部呈椭圆形,西部呈球形,库代力克山地的查干哈根及湖西部的方圆几十公里全属湖面,湖西北角到黄水沟以北解放二渠之间,西到乌库公路,西南到紫泥泉,北角到巴尕厄比存以东的沙漠,大湖湖面约3000平方公里。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天山雪线上升,开都河上游水量减少,焉耆盆地耕地面积增加,博斯腾湖面急剧缩小。50年代初,开都河下游河道无岸、无坝、无统一流域,水沟河汊纵横交错,再格森诺尔、哈根诺尔、夏热诺尔、达吾逊库热是一片汪洋。从60年代开始,开都河下游地带逐渐干涸,人们将其开垦,修建公路,种植庄稼,并在塔温觉肯乡、本布图乡、乌兰再格森乡、才坎诺尔乡形成10个新村落。至1990年底,整个大湖水面较1949年减少15万亩,小湖水面减少4万亩左右。
  【水位变化】 水位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1952~1959年,开都河年平均径流量约27.5×108立方米,1958年,开都河的年径流量达44.7亿立方米,年平均湖水水位108.00米。1959年开都河年径流量为41.66亿立方米,湖水位达海拔高度1048.28米。1960年以后开都河持续10年枯水,博斯腾湖水位也随着下降,至1968年降到海拔高度1047.27米,比1959年下降了整整1米。1971年开都河丰水,年径流量达45.75亿立方米,但湖水水位只恢复到1047.83米。1979年湖水降到1046.6米,1980年水位有所回升,但未超过1047.50米。1987年5月,湖水水位1044.73米,与1959年相比,湖水水面缩小132平方公里,湖水储存量减少35×108立方米。1987年夏,开都河洪水较大,湖水略有上升,1988年平均水位1045.21米。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