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代至民国时期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6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清代至民国时期建置
分类号: C55;I267;F426
页数: 1
页码: 40-40
摘要: 清康熙十七年(1678),准噶尔汗国噶尔丹进兵南疆,巴州全境皆归噶尔丹统治。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准噶尔以后,将焉耆定名为喀喇沙尔。次年修建新城,派驻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一员,所属焉耆及库尔勒(包括西尼尔)、布古尔两回庄,实行伯克制。卡墙(今且末)、卡克里克(今若羌)属和田办事大臣辖;罗布淖尔(今尉犁)隶属吐鲁番回王。
关键词: 直隶厅 吐鲁番 办事大臣 喀喇沙尔 库尔勒

内容

清康熙十七年(1678),准噶尔汗国噶尔丹进兵南疆,巴州全境皆归噶尔丹统治。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准噶尔以后,将焉耆定名为喀喇沙尔。次年修建新城,派驻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一员,所属焉耆及库尔勒(包括西尼尔)、布古尔两回庄,实行伯克制。卡墙(今且末)、卡克里克(今若羌)属和田办事大臣辖;罗布淖尔(今尉犁)隶属吐鲁番回王。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及和硕特蒙部回归祖国后,乌纳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南路四旗五十四苏木和巴图色勒启勒图盟和硕特中路四旗十一苏木,被安置在喀喇沙尔以北珠勒图斯游牧,实行扎萨克制,由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兼辖,伊犁将军节制。清同治三年(1864),布古尔、库尔勒、喀喇沙尔农民起义,攻占城镇,焚毁军台,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举家自焚,州境尉犁以北均为起义农民控制。旋为库车“汗和卓”热西丁的东征军占有。同治六年(1867)夏,浩罕匪首阿古柏侵占州境各地,血腥统治达10年之久。光绪三年(1877)九月,清军收复州境各地。光绪八年(1882)七月,督办新疆军务刘锦棠奏请设置喀喇沙尔直隶厅,归阿克苏道管辖。光绪九年(1883)四月,部复准设新疆南路道厅州县各官,刘锦棠即委官署理喀喇沙尔直隶厅事务。光绪二十五年(1899),喀喇沙尔恢复焉耆旧名,直隶厅升格为焉耆府,辖新平(尉犁)、婼羌、轮台三县,仍属阿克苏道。民国2年(1913)4月,改焉耆府为县。民国6年(1917)设库尔勒县佐。民国9年(1920)1月11日设焉耆道,辖焉耆、轮台、尉犁、婼羌、且末、鄯善、吐鲁番七县及库尔勒、七角井两县佐(后者于民国11年划出)。民国19年(1930),设焉耆行政长公署,辖焉耆、轮台、尉犁、婼羌、且末、吐鲁番、鄯善七县及库尔勒、托克逊两设治局(后者于民国25年升县)。民国27年(1938),改行政长公署为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复划吐、鄯、托三县归迪化专署建制。民国28年(1939),盛世才“改土归流”,废盟旗制,置和通县及和硕设治局,库尔勒升格为县。同年12月,改和通县为和靖县。民国35年(1946),和硕设治局升格为县。次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盟旗制恢复,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