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592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426;F323;F326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巴州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山前平原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棉花、甜菜及其他农作物生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库尔勒香梨不仅含糖量高,而且香味浓郁,果肉细嫩,酥脆多汁,香甜可口。自70年代开始,库尔勒香梨大批销往国外。1990年,全州香梨结果面积9.76万亩,香梨总产2.28万吨。境内种植的蕃茄红色素含量为全国之首,生产的蕃茄酱红色素达68毫克/百克。
关键词: 农林牧渔 生产积极性 灌溉面积 农业生产 库尔勒香梨

内容

巴州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山前平原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棉花、甜菜及其他农作物生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库尔勒香梨不仅含糖量高,而且香味浓郁,果肉细嫩,酥脆多汁,香甜可口。自70年代开始,库尔勒香梨大批销往国外。1990年,全州香梨结果面积9.76万亩,香梨总产2.28万吨。境内种植的蕃茄红色素含量为全国之首,生产的蕃茄酱红色素达68毫克/百克。1990年,全州种植蕃茄2.61万亩,蕃茄总产量9.61万吨,生产蕃茄酱和整蕃茄罐头1.82万吨,产品大量销住国外市场。焉耆盆地生产的甜菜含糖量达17%,1990年,全州种植甜菜19万亩,甜菜总产量52.33万吨,生产白砂糖4.72万吨。塔里木盆地绿洲生产的长绒棉纤维长、强度好、色泽白,外贸免检销往国外市场。1990年,全州种植棉花36.79万亩,棉花总产量2.74万吨。
  巴州自古为灌溉农业区。罗布淖尔与和硕新塔拉等处距今4000年前即已种植小麦、糜谷。汉代,楼兰、鄯善、且末、渠犁、轮台、焉耆等城国已种五谷和葡萄诸果。西汉征和年间,已使用中耕铁器,在渠犁、轮台置校尉屯田,有灌田5000顷。东汉王朝在楼兰地区屯垦,《水经注》称,“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大唐西域记》说焉耆国“土宜糜、黍、宿麦,多葡萄、梨、柰诸果”。清代,境内对新开垦的荒地三年免征税,采用轻徭薄赋政策鼓励农耕,同时开挖水渠扩大灌溉面积,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民国时期,境内有大小渠道101条,长3244公里。1949年,灌溉面积52.26万亩,年生产粮食2.45万吨、棉花89吨、油料164吨、水果959.5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驻焉耆专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改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二师,在万古荒原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同时帮助焉耆专区各县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组织农民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道路,依靠集体的力量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引进新式农机具、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推动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巴州农村相继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向土地增加投入,增施化肥,改良土壤,选用良种,地膜栽培,精耕细作,科学种田,调整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经过41年艰苦奋斗,巴州基本形成了灌排渠系配套,机械化作业,以粮为主,棉花、油料、甜菜、蕃茄、水果等多种经济作物和园艺齐头并进,农林牧渔工商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村经济格局。1990年,全州耕地面积239.76万亩,粮食总产40.25万吨,油料总产1.38万吨,牲畜存栏262.44万头,农业总产值55225.58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乡镇企业总产值2.34亿元。全州有大型拦河水利工程11座;蓄水工程18座,总库容4.43亿立方米;有大型扬水站1座,小型扬水站115座;灌溉干渠1.97万公里,其中防渗干渠3013.2公里,干渠建筑物2.07万座;支渠3008.54公里,其中防渗支渠1007.12公里;斗渠3569.46公里,其中防渗斗渠806.76公里;农渠1.13万公里,其中防渗农渠300.35公里;农田水利配套建筑物2.1万座;有排水渠1.31万公里,地下水利用机井1263眼,农林牧渔机械总动力35.63万千瓦,人工造林保存面积69万亩。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