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战天斗地活水来——特克斯“五大灌溉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特克斯·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1373
颗粒名称: 5|战天斗地活水来——特克斯“五大灌溉渠”
页数: 4
页码: 188-191
摘要: (1)友谊渠——杜斯提克渠;杜斯提克渠,意为“友谊渠”,又叫“贺富渠”,因设计施工规划者为锡伯族人贺富而得名。位于八卦城以东20千米的喀拉达拉平原上,宽5米,深1.5米,长40千米。该渠从喀拉达拉镇的加尔阔拉开始,一直延伸到喀拉托海乡以西,是特克斯县最早的人工引水渠。1958年组织人力扩建,深挖和延伸到喀拉达拉的主干渠。东部平原的喀拉达拉镇、喀拉托海乡,以及已被水库淹没的喀拉达拉牧场共用此渠。;(2)幸福渠——巴合特渠;巴合特,即“幸福”之意,位于八卦城西北4千米,宽4米,深1.2米,长22千米,灌溉面积4万亩,控制面积6万亩。1965年县城机关职工、居民、学生义务劳动建成,是围绕八卦城的“龙脉水系”,为城镇居民、托斯坝农牧业用水。;(3)团结渠——恩特玛克渠;恩特玛克,意为“团结”之意,位于县城东南13千米,宽4米,深1.5米,主、支渠长90千米,分三条支渠,一条通往阔克苏乡,一条通往马场,一条贯穿喀拉达拉平原,直达巩留的吉尔格朗。灌溉面积6.8万亩,控制面积10万亩。1957年动工,1958年10月完工,引用阔克苏河之水,军民共用一渠水,故为“团结之水”。;(4)难挖渠——那瓦渠;那瓦,意为“渡槽”,因此渠要经过无数的沟壑,用掏空的木头渡水过沟而得名。位于县城19千米,宽4米,深1.5米,长28千米,灌溉面积2.1万亩,控制面积4万亩。1916年,由维吾尔族人司马义百户长组织人力,柯尔克孜族人吾孜别克设计,引用阔布河水浇地千亩。因为该渠修建时难度特别大,老百姓又叫作“难挖渠”。分别于1965年扩建、1993年修建了龙口、2006年防渗,灌溉面积增加了20倍。;(5)科桑渠——乔拉克铁热克干渠;因科桑风景区而得名,引用格桑河中的水。当地老百姓习惯性称之为乔拉克铁热克干渠,意为“秃杨树”,因1954年百年不遇的大雪,为救牲畜过冬,砍光了河谷中的胡杨,保全了牲畜,却秃了杨树而得名。位于科桑沟口,县城南20千米,始建于1958年,分为东、西干渠,分别由7条中小型渠道组成灌溉网。

知识出处

特克斯·风物志

《特克斯·风物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6

《特克斯风物志》全书共设风华篇、风光篇、风土篇、风味篇、风俗篇、风情篇、风云篇、风流篇、风韵篇、风采篇和附录,篇下设目,目下设子目。各篇均以“风”命名,全书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记述特克斯境内的人、物、事和各类文化现象。辑录了全县范围内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内容外,还对风景名胜、文物景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形象等作了重点记述。

阅读